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夏新界(前排左一)站在“巨型稻”中间。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新华社长沙10月16日电(记者屈婷 周勉)何亮是湖南益阳市南县有名的“种粮大户”,选种是他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决策。用过不少种子的他今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型稻种“迷住了”。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是这种“巨型稻”的发明人,方圆百里的农民多闻其名。但听说“夏博士”种出2米多高的水稻,稻田像小森林一样,他们还是不敢相信。

  好奇的人们几乎踏破了长沙县金井镇“巨型稻”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示范综合基地的“门槛”。眼前的30亩稻田让人仿佛置身“巨人国”:它们的根系能深入30厘米的土层,是普通杂交水稻根系深度的3倍。这使得如指头粗细的稻茎最高能长到2.2米,而且格外坚挺,即使在狂风中也不会轻易倒伏。

  由于植株巨大,它们的种植密度相比普通水稻疏朗不少。在这片“森林”里,稻秆里泥鳅穿梭,盛夏时分稻丛间有蛙声唱和。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吴金水说,这代表了中国亚热带地区农业典型的“种植+养殖”模式。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在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的谷物遗存显示,这里人们稻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

  今天,这里依然是中国最为重要、集中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吴金水说,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现代化、高强度的农业系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抗生素滥用、农田污染、水土流失等。

  一边是巨型稻培育的“湘巨1号”,一边是普通杂交水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所供图。

  夏新界16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这种水稻新种质——“巨型稻”父本材料所培育的水稻“森林”,要破解的正是现代农作系统中的“两难”:提质增效与生态安全。

  一方面,“巨型稻”通过突变体诱导、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了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巨大提升。以它为“父本”,中国科学家筛选、培育出了较为高产的杂交新稻种,并试种在湖南、广东、海南等亚热带农作区,均取得了成功,单季产量可超过每亩800千克。

  巨大的生物量为未来的高产量带来了可能,更难得的是,它还保持了良好口感。吴金水说,现有水稻品种在个体产量上已经接近了植物生物学家认为的“极限”,“巨型稻为中国水稻生产的提质增效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巨型稻”非常适合发展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立体化的种养系统。夏新界说,“巨型稻”株形高大、叶茂且冠层高、淹水深度大,加上稀植模式和较长的生育期,可以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更适宜种养结合。

  试验田中放养的泥鳅。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目前,夏新界带领的科学团队通过试验,正在不断调整养殖动物投放数量和种类。他的设想是:在稻田里创造一个更加平衡的生物圈小循环,水稻为动物提供养料和微生物,而动物的排泄物又反过来供养水稻,最终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

  何亮想得很周全,除了种养的收入,稻子成熟时,“巨型稻”田的景色还能吸引城里人来旅游,全程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还能给农产品提升“附加值”。

  但是,也有人质疑“巨型稻”是否会损耗地力?没有养殖系统的支持,会不会更依赖大剂量的化肥?对此,吴金水回应说:“虽然它们所需养分确实比普通水稻要高,但实际上,发达的根系会让其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因此两者对化肥的消耗基本是一样的。”

  何亮希望“巨型稻”尽快通过检测、审定。夏新界把这些需求细心地记录在一个本子里,“每到这时候,我心里真的很高兴。”他说,科学研究结果再好,归根结底还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28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预期”,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米粮仓,如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将能养活8000万人口。

  如果说杂交水稻让中国人填饱肚子;耐盐碱水稻,则在有限耕地外打开了新的增收可能。将粮仓建在不毛之地,让沧海变为桑田,曾经的梦想,正变为可能。袁老,这些年您为国家增了多少粮,人们的敬意就有多重!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2017-09-29)


  前一段时间回老家,正好是家里收稻谷的时候,当时就想到了销售和种水稻的关系,其实做销售就和这个种稻谷是一样的。种稻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农田里播种,给秧苗施肥,松土,打药,灌水,收割水稻,筛选出适合明年的种,然后到了来年,又是这个过程,不断循环,这样年年就有粮食。

  如果水稻种子扔到土里就不管了,等到秋天去收割,这样能有好的收获吗?肯定没有,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拔苗助长。

  这个故事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道理。这一寓言故事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尊重自然规律。

  同样的,做销售也是一样,农田里播种就相当于寻找新客户,给秧苗施肥,松土,灌水,打药就相当于建立信任,收割水稻相当于成交,筛选出适合明年的种子相当于让客户转介绍。如果没有建立信任,你就想把产品卖给他,就同等于拔苗助长。少了这个建立信任的环节,成交率不高,并且转介绍也很难。

  举一个例子,前段时间装备去买个庆床,看了3家,都留下了电话号码,有一家加了我的微信,当于有点于犹豫,没有决定,回来后,第二天,就有1家给我打电话,问我考虑好没有,我说还没有,我然后就挂电话,还有一家没有联系,还有一家就是加了我微信的,第二天给我发了一些选择床的资料和其它类型床的对比,并给了我一些建议,后面有什么问题我就微信和他交流,过了几天,最后我决定在他们这里买了。

  希望通过这个分享,能让你清楚销售的过程。不要着急,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关于销售这个过程可以看下销售的金钥匙。

  (2017-10-08)


  9月28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工作人员对取样的海水稻进行手工脱粒。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收割耐盐碱水稻。

  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测产专家组专家在对取样海水稻进行面积测量。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甜到忧伤”:好消息

  网友“卩丶棱佧丿”:发财

  网友“万里山川任我行”:别出来害人了

  网友“保卫太阳”:太振奋人心了,中国走在世界的巅峰!

  网友“qzuser”:海水稻不是湛江市的陈日胜先生发现的么?怎么又变成袁隆平先生的了?

  (2017-09-29)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我国作为世界上水稻播种面积第二大的国家,水稻又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基本上维持在3000多万公顷。老话说的好:“树下好乘凉”,但现如今,由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禾下乘凉梦”已经不再是梦,成为了一个既定事实。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8月11日,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负责人王化永,站在田间与“水稻巨人”比高矮。说到“这巨型稻比我1.65米的个子还高,接近2米”。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发出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水稻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就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百亩高产巨型水稻的示范田里,放眼望去,这些巨型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杆状,穗长粒多,平均株高超过1.8米,最高达到2.23米,中等身材的成年人进入稻田,不一会儿就被“淹没”在稻穗中。

  巨型水稻今年4月份开始实验种植,它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大50%以上,比现在的水稻可以增产15%~20%;经测算,一蔸巨型水稻平均有35个左右的稻穗,每穗有800粒左右的稻谷,每千粒的稻谷重28克左右,预计亩产可达到1000公斤左右。

  袁隆平当年领500万科技奖的时候,就说有这样一个梦想,可以坐在稻子下乘凉,10多年了,终于快成功了,这是中国人的福气。记得上初中时,那时的课本上称其为杂交水稻之父。

  除了巨型稻的研究,9月7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表的《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主题演讲备受关注。这位已经87岁高龄的老人,不管走到哪,讲的是充满泥土气息的水稻,始终如一。

  袁隆平介绍,海水稻是在滩涂生长,海水的微量元素较高,海水稻的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的含量要高。此外,海水稻在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其抗病性较强,加上其盐碱度和耐盐基因,可以说是天然有机食品。

  海水稻是海水杂交水稻而不是海水常规稻,这一技术正趋于成熟,目前已经审定的耐盐碱的水稻品种有七个。据悉,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目前青岛海水稻研发试验基地播种的海水稻长势喜人,预计今年11月份第一代海水稻将收获。

  对于巨型水稻的研发出世咱农民怎么看?在小编看来,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能够帮助农村稻农提高生产产量,增加收入。

  下一篇:

  村民注意:扶贫政策来了,农民可领这8项现金补贴!

  文、贵州中公事业单位(小编:菊菊一见宗琴)

  (2017-09-09)


  在分享优质高产水稻施肥技术之前先讲一个真实的事:与一个安徽种植朱湖珍珠糯米的农友交流,他分享种这个品种能有1500-1600斤,一般的种植户1100-1200斤就不错了,1300-1400斤很少.说起种植要诀是:精准科学施肥管理即使用有机肥+化肥+菌肥+中微量元素四合一的科学配比。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此项施肥技术可解决水稻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控氮增磷增钾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促进生长和抗性,提高产量。那么优质高产水稻种植施肥有哪些基本方法?

  1,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施肥原则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5% ~30%。土壤有机质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其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量度。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不但能提供水稻所需的部分养分,而且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使水稻高产稳产。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长期单施化肥,土壤变得板结,土壤养分水平不稳定,不利作物稳定高产。氮、磷、钾、硅平衡施用,水稻优质高产需要各种养分元素,养分的短缺和过量对其都是不利的,因此,各种必需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和某一种植物必需元素的数量充足同样重要,这一概念的应用就是平衡施肥方法。氮、磷、钾、硅是水稻营养的四大要素,这四大元素各有其特殊功能,不能相互替代。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并非独立的,而是通过有机物的形成与转化得到相互联系。只有当大量元素供给已经满足,产量和品质才能提高到高水平上。由此可见,养分平衡是保持水稻超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

  精确定量施用氮肥。水稻对化肥,特别是氮肥反应非常敏感.因此按超高产优质水稻形成的需肥规律进行精确化施氮尤为重要,而且精确合理施用氮肥,不仅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前提,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的基本,并能保护环境,实现水稻的可持续生产。

  2,优质无公害水稻和绿色水稻的施肥技术肥料施用与否、施用量、施用时期等,不仅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而且还往往由此而影响病虫害的轻重, 导致农药用量和次数的变化,无疑增强了优质水稻清洁生产综合指标的控制难度。因此,优质水稻清洁生产施肥原则、类型、品种、时间、用量与常规水稻生产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1) 水稻施肥量和肥料运筹水稻吸收的养分,除由土壤供给外,主要通过施肥来补给,但所施用肥料的养分只有部分被水稻当季吸收利用,肥 料利用效率因肥料种类、气象因素和栽培条件等不同而不相同。因此,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采用平衡施肥的方法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应根据水稻对养分的需要量、土壤养分的供给量和利用效率等因素确定总施肥量。

  基肥是水稻插秧之前施用的基础肥料,也包括面肥。其主要作用是:供应水稻前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有效分蘖早生快发、还可以改良土壤,造成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吸收的耕作层。水稻除了吸收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以外,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铁、镁、硼等微量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 过去施农家肥料如猪厩肥、草塘泥等有机肥料,肥分完全,不注意氯、磷、钾肥的搭配施用,更考虑不到微量元素的使用, 现在化学肥使用量增多,有机肥量减少,因而必须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和微量元素的利用。有机肥要腐熟后才能施入田里,要耕翻入土,土肥相融。

  基蘖肥与穗肥配比一般为13:9。基肥用量因地力、茬口和秧苗移栽叶龄不同而异,地瘦、小麦茬或移栽秧苗叶龄小的基肥量要多些,占总施肥量的50%~60%;地肥、绿肥茬、油菜茬或移栽秧苗叶龄大的基肥量要少些.占总施肥量的40% ~45%。按以上原则运筹肥料,既可促进早活棵、早分蘖,又能确保拔节期前后对养分的需要。

  (2)适量施用硅肥,提倡秸秆还田硅来源于土壤和灌溉水。水稻植株体内硅酸含量在11%以下时,施硅肥效果显著。补充硅可施用含硅量较高的稻草或土杂肥,也可亩施硅肥10千克,分别与基肥和分蘖肥两次施用,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都有好处。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通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通过使用秸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水稻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据统计,水稻一般可增产5%~10%。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水稻活棵返青期推迟,甚至发生僵苗现象。因此,秸秆还田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才能得到良好的效应。

  很多农民朋友看到文章会觉得这原理很枯燥,能不能来个具体的方法,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虽不同,但总体的配比基本是没有问题.现在种植要么高产,要么米质优,像种植朱湖珍珠糯米的农友,既高产又优质,市场价能卖到三四块,一亩田收益是一般种植户三四倍,但品质要求相当高.

  粮价依然不高不低,成本越来越高,赚钱越来越难,但出路只有不断追求优质高产获取高收益,很多走在前路的农友开始赚钱了。关注我们平台,快速学习最新水稻种植技术,向更好的生活迈进!

  (2017-10-06)


  近日,各大媒体先后爆料了许多关于范冰冰和李晨的甜蜜恋爱史和求婚时的场景,各种秀恩爱着实让小编吃了一把狗粮。可是小编突然看到范冰冰获得金鸡奖的时候,那颗硕大的婚戒森森的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力。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当年章子怡带的戒指人们称为“鸽子蛋”大小,而如今范爷的戒指却被人们称为“鸡蛋”大小,并且机关重重,具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婚戒拆卸法,被称为“变形金刚”。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范冰冰的婚戒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戒面一个是钻戒,并且有多种戴法。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36岁的她,还保留着青春般少女的气息,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范爷经常用青春优养生物纤维面膜的原因,导致皮肤细腻有光泽。就连李晨为范爷准备的生日宴会,以及求婚宴会上都是充满着浪漫的粉红色。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嫁给爱情的女人,那个时候是最美的。在李晨的面前范爷也是一个具有少女心的妹子,相信李晨也会好好对待范爷的,确切的说应该是“李夫人”“李太太”更为恰当点了。

  希望他们能够永远永远在一起,幸福快乐的,小编突然之间特别期待范爷和“大黑牛”的婚礼呢!!!你们认为呢?

  (2017-09-19)


  据长沙晚报报道,由中科院研究员夏新界在长沙县进行的巨人稻生态种植试验成功,亩产突破1000公斤,也就是亩产过吨。

  这种“巨人稻”的特别之处在于:个头高,平均高达1.8米,最高2.25米,比人还要高,堪称巨人;水田里可以养鱼、泥鳅、青蛙,而鱼、青蛙、泥鳅等又可以为水稻提供肥源,真正实现了立体农业。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种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高,其所产稻米每斤价格可以达到20元左右,稻谷加上养殖等各项收益,一亩稻田收益达5万元左右。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不断增加亩产还有必要吗?

  中国人一听到“水稻亩产突破XXXX”的消息,好像就会突然敏感起来,之所以对这么一个普通的数据“特别有感觉”,只因为历史上的闹剧。在大跃进中,湖北麻城县早稻亩产36956斤,广西环江县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这种放卫星消息曾经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媒体上。所以,如今只要报道哪个地方“亩产XX”,人们不免还是要心头一紧,其实,理性地想一想就知道,和其它数据相比,今天水稻亩产并没有更多的夸张动机。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们对粮食产量,特别是亩产很关注,也是正常的。毕竟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直到改革开放后,通过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才得到缓解的。亩产3.6万斤甚至13万斤,诚然是吹牛,但中国农业通过不断地改良技术单产不断上升也是事实。

  粮食单产提高,不外乎几个因素,一是种子,二是水利,三是肥料,四是种植技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终于吃饱了饭,就是靠的上述四项不断改良,特别是袁隆平搞的杂交水稻种子,为中国人吃饱饭作出了特别的贡献。当然,在吃饱饭之后,中国人并没有停步,还在不断地想方设法提高水稻的单产。目前,南方水稻低产田一般单产在300-350公斤,高产田500-600公斤。袁隆平自己也在不断地尝试,据媒体报道,他的超级稻亩产已达900公斤。2013年,农业部还宣布启动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攻关。

  有人说,现在吃饭不是问题了,再不断提高单产有必要吗?

  其实还是有必要的,想想看,如果单产提高一倍,同样的产出只需要一半的水田,那么其它一半水田就可以用来休耕,或干脆废弃以作生态修复之用,房地产开发的土地约束也就不必那么严格了。当然,如果保持种植面积不减少,人吃不完的部分可以用于养殖业的饲料,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目前,中国这块主要靠进口。总之,产量高绝对是好事,不是坏事。

  “巨人稻”靠什么赶超“超级稻”?

  当然,听到长沙这个亩产过2000斤“巨人稻”的消息,很多人在感到振奋的情况下,也有一丝担心。

  其中之一就是,这么高的产量,米好吃吗?按报道这一消息的媒体的说法,这米是生态米,20元钱一斤,比现今一般米要贵上3-5倍,肯定好吃啊。如果媒体没有吹牛的话,这巨人稻,产量质量应该都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个忧虑就是,“巨人稻”是如何达到这么高的产量的,是不是通过转基因啊?毕竟中国水稻行业的元老袁隆平在1970年代功成名就,之后一刻也没有闲着,不断地在突破自己,但。袁隆平一直在全国各地搞试验田,但他将单产提到700公斤的目标花了4年,到800公斤花了4年,到900公斤,花了7年;但他的“超级稻”目前离亩产2000斤还要差一点。为何10年才从美国回来的首席研究员夏新界这么快就搞出2000斤以上的“巨人稻”?并且从这种水稻的形态上看,极其高大,接近2米,似乎通过一般的杂交办法是搞不出来的。

  “巨人稻”是不是转基因水稻,新闻报道中没有提及,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对待转基因。据小编了解,现在中国社会一提到转基因,就马上分成两大阵营,一派坚决反对,一派支持。这两派完全没有交集,甚至在网上展开激烈骂战。

  如果这个“巨人稻”真是转基因成果,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

  转基因作为一门技术,它确实提高了某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转基因到底有没有危害?这个需要继续研究。如果有危害,当然要谨慎,能克服的危害就克服,如果克服不了,某些尝试就要暂停。所以,尽管小编不是生物专家,但对转基因并不是一概抵制,总之,持开放和求证的态度,没必要谈转色变。

  有的人把转基因视为某些企业、某些团体,甚至某个国家的阴谋,小编觉得这个东西不存在什么阴谋。科技的东西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科技的成果,当然,任何人也可以通过试验,证实或证伪某项科技产生的问题。如果怀疑这项科技有缺点,有风险,就要多试验,以逐步验证他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一旦陷入阴谋论,连试验也不去搞了,直接肯定某件事或否定某件事,就无法讨论问题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甚至世界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本人对转基因就是持开放态度的。2011年时,他对媒体说,他的超级稻不是转基因,但对转基因不应该有片面认识。2014年,他又向媒体透露,正进行转基因水稻相关研究。

  有人评论说,袁隆平清醒地认识到了,目前我国的水稻育种技术在世界上还基本处于领先地位,但基因工程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不搞分子育种技术,我国的水稻迟早都会落后。这里的分子育种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小黑”:如果是真的就是天大的好事,农业技术重大突破,无论如何都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的选择。

  网友“巨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了,至于转基因我只抱着一个态度。我吃现在的能过的好好的不出问题我为什么要担着可能存在的风险去吃转基因的。

  网友“illumination”:亩产上去了… 但米价一直没降过 以前1块、1块3的米,现在2块都少见了,至少2块半3块,还有什么五六块的泰国香米、富硒米… 现在这个亩产这么多价格还翻3-5倍,想闹哪样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508 字。

转载请注明: 稻浪蛙声鱼影: 中国科学家种出水稻“森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