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姚雨璘、谢昊、吴文诩)故宫太和殿前开阔的广场上,消防员全副武装,手中的水枪笔直地射向天空。降下的水雾远远避开宫殿的红墙黄瓦、飞檐翘角,像是存在一层无形的“金钟罩”。
11月5日,故宫特勤消防站的消防员在故宫内负重训练。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26岁的北京市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故宫特勤站消防员郑浩介绍,为了防止水流压力突破建筑承重极限,同时避免打落琉璃瓦等文物,故宫的消防演习格外“温柔”,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精确的事前测量和踩点。
“紫禁城已经跨过600年历史,就像人的身体,随着年龄增长,机能不可避免地降低,因此需要我们好好保护。”郑浩说。
故宫建成于1420年,曾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各国游客所仰慕神往。
11月5日,故宫特勤消防站的消防员在故宫内训练。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这座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巨大的可燃物,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令人扼腕叹息的火灾。原位于延禧宫内的灵沼轩,曾是故宫唯一一处西洋建筑,在清朝一次火灾中被烧毁,现仅存部分遗迹。
“‘贼偷一次不穷,火烧一把精光’,故宫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故宫特勤消防站政治指导员蔡瑞说,以前出火警时最大的追求是快速地把火灭了,在故宫则需要把所有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故宫大小宫殿数十座,房屋数千间。早在明清时期,宫内就有“春除草、夏注水、秋清叶、冬凿冰”的防火传统。如今这套承载古代智慧的消防体系仍为消防员们所用。
春秋两季,消防员会对各宫殿屋顶及院落的杂草、落叶及时进行湿化和清理;夏季,未开放区域的防火缸内注满了水,是扑救火灾的“第一桶水”;冬季,金水河结冰后,每隔数米凿出冰窟窿,确保危急时刻可以就近取水。
“明清两朝防火意识还是非常高的,但当时的防护措施大多是风水学寓意上的防火,没有真正的效用。”郑浩介绍,“比如文渊阁以黑色瓦片覆盖建筑,是因为在五行当中黑色对应水。还有过去避雷靠屋檐上的一对脊兽,因为它们取形于雷震子。”
11月5日,故宫特勤消防站的消防员夜间在故宫内巡逻。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如今,借助烟感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以及避雷针等自动监测设备和技术,故宫博物院已形成一套可供日常监测的大数据系统,针对雷雨天气等可能导致火情的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前准备、实时监控,防火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为了不漏死角,消防员还进一步将故宫细分为10个区域、55个单体,每天分区域检查消防设施,记录漏水、生锈等情况。每位消防员对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行车路线更是如数家珍,通过每天的例行训练,确保能够在背负消防水带、空气呼吸器等设备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跑步前往失火地点。
一年到头,消防员们24小时驻勤备战,与故宫朝夕相伴,即使请假外出也必须在宫门关闭之前归队。在后厨,炊事班禁用明火做饭,只允许使用电热锅,处处为这座古老文化宝库的安全着想。
基于这样的严格管理,消防站入驻故宫5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努力确保故宫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我们的50年在故宫600年的历史长河中实在短暂,我们都始终保持对它的新鲜感和敬畏感。”蔡瑞说,“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它在历史的一瞬中不受伤害,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