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离开斯里兰卡前往亚丁湾
8月9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码头,“和谐使命-2017”任务领导向前来送行的中方人员握手告别。江山 摄
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在任务指挥员管柏林少将、政委金毅大校率领下,于当地时间8月9日10时许(北京时间8月9日12时30许)离开斯里兰卡科伦坡,前往亚丁湾为我护航编队官兵进行医疗巡诊。
8月9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码头,斯里兰卡海军军乐队队员以和平方舟为背景合影留念。江山 摄
和平方舟被誉为和平之舟、友谊之舟、生命之舟,它停靠斯里兰卡引起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斯国防部常务秘书瓦伊迪拉提、斯旅游部常务秘书安萨拉・维拉昆、总统外事秘书柯莉桑q・维拉昆和陆军训练部部长拉维浦里亚少将、海军作战部部长席尔瓦少将、海军卫生部部长塞那罗帕・加亚瓦达那少将、海岸警卫队司令威迈尔斯少将等10多名斯军政要员纷纷前来参观、体检或诊疗。“和平方舟的各种事迹和行动,向世界捎去的是健康、幸福与和平,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第一次登上和平方舟,柯莉桑q・维拉昆在与管柏林交流时感慨地表示,“非常欢迎和平方舟停靠斯里兰卡,就像远方亲戚来了一样,希望下次来访时间更长、交流更丰富。”
8月9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码头,中方人员拉着“传承中斯友谊 深化交流合作”横幅前来为和平方舟送行。苏岗 摄
停靠期间,任务指挥员管柏林少将分别拜会了斯海军司令维杰古纳拉特中将、斯海军西部军区司令阿提盖尔少将,宾主进行了坦诚、友好会谈。“斯中两国关系非常亲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人们印象最深的可以追溯到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维杰古纳拉特说,“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斯里兰卡的好朋友,当我们遇到麻烦事,是中国在鼎力支持、无私帮助我们。上世纪50年代,斯中两国进行米胶交换,那时斯里兰卡只有胶,没有米,如果没有中国的相助,我们就会遭受饥荒;三个月前,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访问斯里兰卡时,正值我们遭遇水灾,中国朋友立即提供很多援助;这次和平方舟停靠斯里兰卡,不仅为军民提供免费诊疗,还与斯方医护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业务交流,手把手传帮带。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帮助,斯里兰卡不会取得现在的发展。”
8月9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码头,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右一)等送行人群向和平方舟任务官兵挥手告别。江山 摄
“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共同的使命。”在斯期间,和平方舟积极开展双向医学交流,组织专家医疗队一行15人,赴斯海军总医院与斯海军医护人员开展联合查房活动,进行心肺复苏等专题授课、实操培训;同时,在和平方舟为斯里兰卡军队医生、国防大学医学院学员以及斯里兰卡地方大学医学院学生等150多人进行卫勤组织指挥、医疗设施设备、救治流程等展示教学,传授中医诊治技术;中斯两国海军还开展了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演练,进一步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此外,和平方舟组织了舰艇开放日活动,接待斯军政要员和部队官兵、当地民众、华人华侨等共63批1160人次登船,为斯军政官员、当地民众和我驻斯使馆、中资机构人员及华人华侨体检87人次、诊疗506人次,CT、DR、B超等辅助检查575人次。
8月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缓缓驶离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码头。江山 摄
连日来,停靠在科伦坡的和平方舟已成为斯里兰卡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地主流媒体均予以大幅报道,真诚发出和平友善的“中国声音”。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军队是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和平方舟停靠斯里兰卡进一步促进了中斯两国两军传统友谊,深化了交流与合作。”
据悉,和平方舟将于8月17日抵亚丁湾与我护航编队会合。(江山)
央视网消息:8月1日,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17”赴非洲八国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在航渡期间举行升旗仪式、组织海上立体救援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庆祝建军90周年。
上午8点,官兵们整齐着装,精神抖擞,在甲板列队,随着雄壮的国歌响起,鲜艳的国旗缓缓升起,执行任务的全体官兵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地宣誓。随后,官兵们举行了“牢记军人使命,争当和平使者”主题签名活动,还在甲板上排成“八一”、90字样,以海军独有的方式,表达喜悦之情。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 李海燕:“作为一名军人护士,可以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赴非洲八国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感觉非常的光荣,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使命的神圣。”
当天下午,和平方舟医院船组织了一场海上立体救援演练,此次演练模拟距和平方舟20海里处一艘地方大型货轮起火,部分人员受伤,需紧急救治。和平方舟医院船接到求救信号,迅速调整航向,救援直升机紧急起飞前往出事海域,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船员顺利转运到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医务人员在检伤分类区对伤员的各种伤情进行分类后送往各个科室,医院船救治工作全面展开。随着最后一名“伤员”送进ICU,所有“伤病员”得到了有效救治。按计划,和平方舟医院船将于8月6日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港技术停靠,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2017-08-02)
7月30日,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南沙某海域组织了一场全员额、全要素、全流程的海上应急救援实兵演练。这是医院船贴近使命任务开展“航行一路、学习一路、训练一路、提高一路”活动的一个练兵举措。
此次演练背景是:距和平方舟20海里处,一艘地方大型货轮起火,现火已扑灭,部分人员受伤,需紧急救治,向医院船求救。
15时整,警报声骤响,演练正式开始。笔者在现场了解到,“遇险货轮”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后,任务指挥所迅即下达指令,启动海上应急医学救援预案。在医院船信息中心,海上医院马上召开会议,按照批量伤员收治预案,指挥组、分类组、救治组、保障组等迅速展开,115名医务人员各就各位,做好供气、供氧、供水、被装、给养等一切救援准备。
15分钟后,救护直升机腾空而起,搭载4名医护人员紧急飞赴“出事”海域。15时38分,5名“伤员”被转运至医院船。笔者在现场看见,这些“伤员”有的“头部严重烧伤”、有的“胸腹缠着绷带”、有的“四肢打着石膏”,不同程度出现“休克、窒息”等症状。医护人员迅速将“伤员”转运至检伤分类区,经分类后紧急送往手术室和烧伤病房。整个演练,前出、接收、分类、包扎、抢救、手术等,各个部门无缝连接、各项流程紧张有序地进行。
演练圆满完成后,任务指挥员管柏林说,在庆祝建军90周年之际,和平方舟航行在和谐使命的征途上,全体任务人员一定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不辱神圣使命。(军事部编辑)
(2017-08-01)
2003年4月26日,一艘威海渔船经过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时,发现一艘漂浮着的失事潜艇。这艘解放军潜艇上70名官兵全部牺牲,无一幸存。
这是新中国潜艇部队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更让人奇怪的是,在渔民汇报之前军方竟然不知道这件事。
这是海军四大悲惨事件的第二件!2003年4月24日,一艘威海渔船经过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时,发现一艘漂浮着的潜艇。
这里的平均水深只有20米至40米之间,天气晴朗的时候,一眼可以看见海底。渔民们发现,潜艇距离海面不到10米,隐约可以看到潜望镜伸在水上。
这个海域是渤海的咽喉要道,也是解放军潜艇经常出没的地区。渔民们早已见怪不怪,就没有当回事。
4月26日这艘渔船再次出海经过同一个海域时,仍然发现这艘潜艇漂浮在原地。照常理来说,潜艇不可能长时间在这么浅深度动也不动。渔民们觉得可能是出事了,回港以后立即向解放军海军基地报告。
接到这个报告以后,海军方面派人赶到现场。这艘潜艇果然只有潜望镜露出水面,艇身上的361号字样清晰可见。根据训练计划,361号潜艇已经出港训练10天时间,目前位置绝对不是在内长山群岛附近。看来,真的是出了事!
经过批准,救援人员设法进入361号潜艇舱内。他们看到的是非常悲惨的一幕!潜艇内部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爆炸火烧或者碰撞痕迹,但全艇官兵70人都已经牺牲。
解放军海军自建军以来,除了1959年418号潜艇事故只有1人幸存以外,还从没有过如此严重的事件。军委高层对此非常震怒,命令将361号潜艇立即拖回旅顺基地,将烈士妥善安葬并且追查事故原因。
经过反复分析,很快确定了烈士死因。这70名烈士没有任何外伤,也没有内伤,死前没有剧烈挣扎搏斗迹象,甚至神态都很正常。根据尸检,他们都是死于窒息,死亡时间很短暂,没有什么痛苦。
对航海日志的分析,可以断定事故发生在4月16日,从这天开始日志就没有更新过。根据仪表和其他线索,军方很快确定了361号潜艇失事的原因。
361号潜艇就是大名鼎鼎的035明级潜艇,为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常规动力潜艇,70年代开始服役。实际上,明级潜艇借鉴了苏联R级潜艇的主要技术!
R级潜艇是苏联50年代设计的老式潜艇,在2003年早已过时。明级潜艇长76米,水下排水量2100吨,动力为两台柴油机,另有两台电动机,乘员58人。
潜艇装备8个鱼雷发射管,可以携带18枚鱼雷。明级潜艇总体是比较落后的!从80年代开始,我军引进西方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在噪音控制、武器系统和水声设备上有较大进步。此次361号潜艇,就是进过改进后的型号,
361号潜艇是常规动力潜艇,也叫做柴电潜艇,依靠柴油机和电池保证动力。在4月16日当天,361号潜艇电池电力逐步耗尽,必须上浮进行充电。
常规潜艇的充电需要启动柴油机,而汽柴油机需要大量氧气才能够运作。361号潜艇上浮到潜望镜距离,将潜望镜和通气管伸出海面,开始例行充电。在柴油发动机运行期间,通气管却出人意料的突然关闭,造成严重后果。
事后分析,这是当时海面有一定风浪,海水进入通气管,导致管口阀门自动关闭防止潜艇沉没。
这本身倒是没什么,关键在于正在运作的柴油机却没有停止,仍然在大量吸收氧气。此时潜艇和外界已经隔绝,消耗的只能潜艇内部的氧气。潜艇能有多大?在短短2分钟内,艇内所有氧气消耗一空。70名官兵,瞬间就遭遇了可怕的窒息。
这种氧气瞬间消耗殆尽的窒息,不同于掐住脖子的机械性窒息,是静悄悄的杀手。人在突然失去氧气后,最开始1分钟左右,会出现气闷的状态,也就是喘粗气。如果身体特别好的军人或者运动员,可能延长到3到5分钟。
随后的1到1.5分钟,人会感到严重气闷和心跳加快,却难以发现是出了什么事。
之后约1分钟,人迅速昏晕、意识丧失、筋肉痉挛,出现休克症状。
最后的1分钟到几分钟内,人就会因为严重缺氧导致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大脑活动停止,最终死亡。
以上这些过程,均发生在短短几分钟内。从窒息开始约2到3分钟后,人已经难以扭转,基本必死无疑了。
361号潜艇的惨剧,就发生在几分钟内。全体官兵短时间内出现气闷、昏迷、休克、最终停止呼吸死去。这个过程很短很快,又是从昏迷到死亡,70名官兵没有挣扎迹象,也没有什么痛苦。
以上就是对该事件的分析。那么,为什么潜艇在4月16日失事,直到4月26日由渔民发现汇报后,军方才知道这件事呢?
原因也不复杂!当时361号潜艇执行训练任务,无线电是静默的,并不和基地互动。而361号潜艇属于70年代中国仿造的老潜艇,缺乏国外先进潜艇的联络定位装置。
基地压根就不知道361号潜艇出了事,认为它还在进行日常训练。
此事发生以后,我国海军并没有藏着掖着。
新华社北京2003年5月2日电:据海军提供的消息,近日,我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在内长山以东我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军委、总部和有关部队领导对事故处理高度重视,对遇难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现潜艇已拖回港口,善后工作正在妥善处理。
出了事,就有人要承担责任,责任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潜艇自身技术缺陷。
对于常规潜艇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这是各国军方都清楚知道的事情。作为这种隐患的防备技术,在研发上难度并不大。
只要简单的对艇内氧气检测,一旦低于危险标准就自动关闭柴油机或者至少进行报警就解决了。遗憾的是,老旧的361号潜艇压根没有这种设备。技术上老旧,就必须依靠人来规避危险。
第二,潜艇官兵有失误。
正常的充电期间,只要启动柴油机,就务必确认通气管是否打开。柴油机工作时,最好将机舱密封,防止危及全艇。
如发现情况,操作员就要以最短的时间使柴油机停止工作,并且尽快浮到水面或者通气管状态,进行通风换气。但361号潜艇却并没有严格监视通气管情况,机舱也没有关闭。这导致短短2分钟内,潜艇就遭受灭顶之灾。
此次事故毁掉了70个家庭!原本潜艇的编制为58人,从训练考虑搭载了青岛潜艇学院的12人,最终全部牺牲。
牺牲烈士马臣杰入伍已经10年,在361号潜艇上服役5年。遇难时,马臣杰刚刚结婚半年。因多次紧急执行任务,这对新婚夫妻真正相处的时间只有不到20天。他的妻子曾经说:我真的很想为他生个孩子的愿望,可惜都没法实现!
马臣杰烈士去世时,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妻子刚刚下岗在社会上做临工,弟弟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马臣杰牺牲后,军队和当地政府妥善解决了他的家庭问题,也让烈士在天之灵有些安慰。
声纳业务长刘玉龙时年28岁,是家中的独子。家里人都知道潜艇上当兵是很艰苦的,一份资料中这样描述:潜艇一出行往往就是一两个月。由于空间有限,生活供给十分严格。
尤其是水,在编制为40到50人的潜艇上,每人每天只能得到500毫升淡水,在那种“先军事后生活”的设计方案下,潜艇的铺位只有不到40厘米宽,卧室里没有空调。在这种状况下生活数十天,艰难,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
家人曾经劝刘玉龙不要这么苦,早点回地方找个工作。刘认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坚持做了下去。牺牲时,刘玉龙烈士刚刚结婚不到半年。
此次事件后,海军进行了严肃整顿。
新华社北京2003年6月13日电:海军361潜艇失事原因已查明,是由于指挥操纵不当造成的。
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给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陈先锋行政降职处分,同时分别给予其他8名有关人员以行政撤职、降职等纪律处分。
除此以外,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海军政治委员杨怀庆都被免除职务!
(2017-07-01)
在建军9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利用训练间隙专程从母港某军港起航,为浙江省岱山等多个舟山海岛的军民开展义诊活动,并看望慰问了部分守岛英模、军属、退伍老兵。图为岱山县军队干休所的老人登船时受到官兵列队欢迎。
江 山摄(人民视觉)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