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在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东战区中国二级医院,有7名维和勇士是两次以上参加海外维和行动。他们之所以再次踏足这块土地,是因为他们对马里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让我们听听他们的维和故事。

王亚军:最为忙碌的“多面手”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黑黑的脸庞、憨憨的表情,这位极为朴实的战士,就是曾参加过一次利比里亚维和、两次马里维和的王亚军班长。马里中国二级医院,对他来说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着他辛勤的汗水。在轮换交接时大家还在忙着熟悉环境,他第一时间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电站地基有待修缮、男厕要增加一个、晾衣场要换个场地等等,上次维和没有实现的目标都被他一一列入了今年维和的工作计划之中。每天他都像一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起早贪黑,永不嫌累,不是在这个地方填填抹抹,就是那个地方修修补补,对讲机里“王亚军”永远是呼叫频率最高的词,不管是公共区域的排水、用电问题还是宿舍的空调、装饰问题,只要是日常生活的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这个“多面手”被战友亲切称为任务区“最忙的人”。

陆时金:化悲为力的“维和通”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谁也不曾想到,在维和封闭集训期间就突然遭受父亲去世的沉痛打击,但咬咬牙关,他没有停下二次维和的脚步。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来到马里不足三个月,他的二叔、堂弟又相继离世,对他这个家族亲情浓厚的中年汉子又是一记重拳。他心里满是伤感,但只能默默流泪,化悲痛为力量,满腔的热血洒向马里这片热土,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因为他曾来过马里维和,有经验,队里安排他负责总协调,“有不明白的找老陆”成了队员的共识,医疗救治、外事接待、营区规划、防疫防控甚至包括植树种菜等这些琐事都来咨询。大家对这位“维和通”不辞辛劳的帮助,十分受用,获益良多,因为在这位主心骨的“唠叨”下,队员们省去了诸多的困惑,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了维和生活,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魏捷:心细如发的“眼博士”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来过马里维和,经验足,我最合适。”这是分队组建之初在各单位普选队员时,这个主动申请、拥有博士学位的医学大咖最简单而直接的答复,从而维和分队多了一位女将,联马团东战区多了一位“博士眼医”。女性的特质,让她火眼如炬、心细如发。为了应对疫情,她预见在先,提前申请配备全视网膜镜,极大减少了新冠等传染病的感染风险。业务上的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没有想到最大的困难是自己,身穿防护服长时间接诊,对她的体力确实是个考验,本就弱小的她每天都在与自己战斗,但她一直坚守着,从未言弃!

刘振永:攻坚克难的“老中专”

刘振永,第二次参加马里维和任务,担任第八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的“本土”法语翻译。当你知道他第一学历只有中专时,是不是会感到很诧异,当你知道他还会用流利的英语、俄语进行交谈时,你是不是感到更加惊讶!对于这位很多战友口中的“老中专”,他们没有一丁点贬义,而是打心眼里充满了敬佩。早读半小时晚背十页书,集训期间和维和期间,无论多忙他都不忘这个雷打不动的铁律,就这样他成功掌握了三门外语。在队员中,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而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法语基础,是第一次马里维和经历让他深感交流不畅带来的不便,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法语,还要在下一次维和中用上,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很多母语为法语的国家维和官兵和当地联合国雇员来就诊时,都能够与他进行有效沟通,连他们都不由得露出惊讶和佩服的表情,连连竖起大拇指。

谢星宇:车辆保障的“急先锋”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听听发动机的声音就知道车辆好不好,摸摸制动鼓就知道刹车灵不灵,他就是第二次参加马里维和的蓝盔勇士谢星宇。因为马里维和车辆装备都已经使用八年,故障较多,这次谢星宇是有备而来,备足了不同任务性质不同突发状况下的易损零部件,打算让这些“铁疙瘩”焕然一新。在第一次联合国装备核查前的例行自检中,15号救护车突然无法启动,职业本能让他立刻切断电源查找原因,经验老道的他很快就在发动机舱下主线束上发现了火源,避免了一场事故。有苗头就要除隐患,顶着炎炎烈日,忍着高温灸烤,他对分队12台车辆逐一进行了排查。那段日子,队员们每天都能看到他“灰头土脸”的样子,但换来了是那些“铁疙瘩”们的“精神抖擞”。自轮换交接来,出动车辆装备执行任务近百次,无一次出现车辆故障。

李艳达: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时隔6年,这位“二维马”跨越14000多公里,再次来到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从第一次的护士长到第二次的普通护士,她转变角色,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用她的话说“虽然时间变了,营区位置变了,自己的身份变了,但维护任务区和平的初心未变。” 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风防护眼镜、口罩和面屏,对付着新冠病毒的同时也挑战着当地40度左右的高温,常常是一上午下来,防护口罩勒的头皮发麻、满脸是印,汗水常常是像无数条小溪顺着身体流淌,头常常是晕晕的。这种日常对于年轻的护士都是一种挑战,对于护理团队年龄最大的她来讲,就是一种煎熬。但她从未说一声苦、喊一声累,而是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把每项工作都完成得有板有眼。

庄鹏:维和营区的“小灵通”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作为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唯一的无线电操作员,是队里名符其实的“小灵通”。程控电话、车载电台、监控摄像、网络设备、通信线路、通信话机等联通与维修这都是庄鹏的工作日常,特别是第二次维和赶上营区更换板房,所有的线路都要重新整理联通,麻烦的是通信只有他一人,往往需要两头跑好几个来回才能找准一根线,他需要不停地查线找线,一边清理没用的线一边标出有用的线,一边还要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线,忙得他连做梦都是满脑子线。为了让这些线都能正常通联,他不是在烈日下的房顶接线就是在狭窄的板房后面捊线,爬上爬下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当队里执行机场转运、备勤任务时实现了四种通联手段、队员们看上了卫星电视、宿舍间通上了电话、局域网上共享了电影时,“小灵通”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接续的故事还将更加精彩,期待他们再接再厉,再续荣光!

(摄像:黄松)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14 字。

转载请注明: 多次维和,是什么让他们再次踏足这片危险的土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