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方克森(汕头经济特区规划局首任局长)
从荒芜到繁华的一段黄金岁月
光明日报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陈文兰、依洁采访整理
汕头
大美汕头,不惑特区;南海之滨,千帆竞进。改革开放的浪潮在这里奔涌不息。
40年前,汕头人怀揣梦想振奋而起,在荆棘丛生的滩涂上高高抡起填平沙丘的第一锄,由此掀开了汕头经济特区的新一页。
40年来,汕头经济特区从最初的1.6平方公里,扩容到市域全覆盖2199平方公里;昔日的“省尾国角”边陲小城,发展为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汕头人民破题破冰、善作善成……一连串的“中国首创”“全国率先”,展示了特区的担当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汕头篇章”。
汕头港今昔对比
如今,当我漫步迎宾路,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树木挺立在笔直宽阔的道路两旁,迎宾路南侧的广场,绿地空间得到进一步优化,成为中心城区又一处精品园林景观,让市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出门即公园”。时光往前追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特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后,这里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3年,我调往特区管委会,任特区规划局第一任局长,不久,我被任命为分管特区规划建设工作的特区管委会副主任。这对于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读了6年书的我来说如鱼得水,为此,我一直对这份工作很投入。特区建设热火朝天,用人方面唯才是举,不论资排辈,凡事放手让年轻人去闯。
一张白纸,从零开始。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年轻的汕头特区迫切需要实施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规划方案。立足全局、创新理念,特区迈出画美图的一步,结合区域特点、空间资源、居民诉求等,推进街区整理,把特区划成43个街区。
保护生态、极简审批等等,都是特区精神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效果。“一张蓝图绘到底”,解决了现有一些规划缺乏衔接协调的问题,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当年在一些规划上有不同观点,我坚持认为我们的眼光要投放到几十年以后,让规划引领建设的作用更加突出。最后,我的方案被采纳。时隔多年后,当我看到当年坚持把土地留下来,为后来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储备了空间基地,我就倍感欣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特区建立之初的真实写照。当时,资金非常有限。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尽量节约开支,减少支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平整土地时,大家就想出一个办法,自制沙袋,先把路填平,整出一条便道,方便运输车和搬沙运土的民工行走。
工作地点简陋,环境艰苦,但是大家苦中作乐。至今我还记得,我们顶着严寒酷暑,踏遍达濠半岛和珠池肚沿海的沙丘荒原,对着两个片区的土地权属、地质、人口、经济进行调查研究,做出投资概算。
就这样,在艰苦卓绝的环境和条件下,汕头经济特区的“开荒牛”们肩挑背扛,以“特区效率”完成了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如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平整土地的任务。
这40年,有幸在这个历程中成长,是我一生的荣耀。这段平凡而特殊的工作经历,不仅拓展了我的见识,充实了我的人生,更见证了汕头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华的一段黄金岁月。很感恩这个时代,感恩特区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