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岸青
2021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共销售乘用车2145.6万辆,同比增长6.6%,虽然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在节节攀高,但也随之爆发了产能不足、交付难等问题,不少车企纷纷开始多地选址,准备壮大工厂布局。
而同时芯片供应不足,库存车辆不够交付又成为一大难题,“减配交付”“延期补偿”等方案层出不穷,但在产能告急当下,却有数百家车企工厂面临闲置、资源浪费的现状。
3月4日,人大代表王凤英于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建议》议案。她指出,在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但市场销量仅为136.7万辆,后续面临着更多新能源项目规划落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一方面延迟交付产能不足,一方面机器落灰产能过剩,车企们是在“故弄玄虚”,借机抬价吗?
实则不然,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爆发出了高速增长形势,但对于整体车市来说,仅仅是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和一二阶梯的车企获得了收益,面临着交付量不足的烦恼。对于末流造车新势力来说,订单量寥寥无几是经营的常态,严重过剩的产能利用率便是最好的证明。
据乘联会统计,截止2021年底,有汽车销量统计的车企仅有86家,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而且这86家车企的发展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性。据数据统计,目前16家车企年销量超过60万辆,6家车企年销量在20至60万辆之间,这22家车企在2021年总销量为1906.6万辆,总产能为2499.4万辆,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6.2%。
另外,还有不少车企年销量低于一万,高达29家,2021年总销量为9.96万辆,总产能为492.2万辆,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2.02%。整体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
一边疯狂扩张,一边产能过剩,车企在闹哪样?
其实还要归根溯源到几年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几年前,部分车企对于车市发展的预期过于乐观,对于自我产品竞争力过于自负,于是疯狂扩张,增加工厂布局,而随着“内卷”现象不断,车企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不少竞争力不足的车企销量开始下滑,便造成了大量的产能浪费。
此外,新能源市场的火热也使得不少人纷纷走向了跨界造车的道路,曾经300家车企纷纷“下海”,想要搏出一片新天地,然而中国市场再大,也容不下几百家整车厂一起分蛋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存活下来的注定只有强者,不少车企选择破产退出新能源赛道,而还有少部分车企依旧守着几百的月销量苦苦坚持。曾经大肆扩张的工厂和机器在没有销量的前提下只能落灰,便造成了当下一些车企产能不足,而另一批车企产能过剩的矛盾现象。
写在最后:
其实长远来看,这对于整体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补贴退坡、竞争压力增大,车企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下,强者愈强将成为未来市场格局变化的核心规律。
市场固然是残酷的,但同样也是公平的,想要抢占市场蛋糕,便只能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经过洗牌的新能源市场带给大家的将是更为健康、欣欣向荣的市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