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姐姐一家出去吃了顿饭,姐姐家的孩子彤彤特别活跃,我们在餐厅落座后,她挣扎着要下地玩,姐姐没管她,让她自己玩去,她就如脱缰的野马围着我们跑来跑去,在差点撞到端着菜的服务员后,
姐姐意识到他这样不行,于是严厉制止她在跑来跑去的行为,姐夫把彤彤捞起来放在他和姐姐中间,但是彤彤一心只想着玩,即便是坐在椅子上也不好好吃饭,右脚不时的踢踢凳子,爸爸只好用一条腿挡在了椅子外面,为的是不让彤彤再跑出去。
我觉得很有趣,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来说,应该已经懂事了,可她为什么要做明知自己做错了的事呢?
在彤彤不听爸爸的话的表现中,能看出平日里家长的管教几乎是无效的。姐姐对她的行为完全没办法,爸爸说教和强压令她抵抗,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很到长大成人的孩子,他们的诸多举动很让人不能理解,其中这背后就隐藏着幼年时的家庭教育问题。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偏离了正向的成长轨迹呢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会令孩子受用一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书中对于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说、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全著者,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家长课的意义让数以千万计的家长学会了"不骄纵不惩罚""和善与坚定"并行的育儿方法!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极其细腻的,简·尼尔森的女儿玛丽在教育部论坛上作为发言嘉宾说的一段话让我特别的认同。玛丽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中感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
管教孩子不应该是痛苦的,可能有人会说你管教孩子就不会生气吗?要知道生气和痛苦是两回事,生气是短期的情绪表象,痛苦是把孩子当成了一块心病,觉得没有办法和孩子相处了,孩子诸多的问题令父母感到抓狂。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正面管教》就刚好适合。
这本书主要是分析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有些妈妈说也尝试过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可是孩子习惯了之前的教养模式,一旦采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就会更严重的呈现出来。有时候父母困惑于怎么越是努力管教,孩子越是远离自己的期望,呈现出诸多不能接受的行为,
比如顶嘴,愿望不满足时大喊大叫、情绪失控,甚至动手打父母。这本书的第一章就回答了这些让父母头疼的行为是如何激发的?作为父母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切?等问题。
是谁按下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开始键?家庭教育中的规则为什么一次次被孩子巧妙的打破?
在孩子管教的挑战面前,父母一次次使用或惩罚或纵容、或表扬或打击、或引诱或放弃等等貌似"管用"的手段解决了眼下的尴尬,可为什么情况似乎一直在变坏?为人父母的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在正面管教的最重要的概念里,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的内心参与制订的规则。正面管教要达到重要的长期效果是父母和孩子互相都不造成羞辱,
"孩子和我顶嘴,我仍然用了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你知道吗,过了一个小时他主动到我的房间向我道歉。"一位妈妈这样和我谈起他和孩子的改变。有些时候,对于和善不好把握尺度一不留神就到了娇纵的边缘。孩子和家中顶嘴,妈妈可以先走一会儿,去了另一个房间,让你的情绪平静下来。
稍后,你可以找孩这么说:"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