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功业理想注定无法实现。因为他在追求功业的同时,又极端地坚持了人性之另一面,即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当李白意识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时,把建功立业与精神自由放在人性的天平上衡量,他毅然决定放弃前者,于是上疏请还。功成身退的美妙人生理想遂成泡影。
青少年时代,李白在故乡蜀中接受了多种文化的教育熏陶。他尝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还曾从赵蕤学习属于纵横术的《长短经》。这些内容总括起来,无非儒、道二家。
儒家文化引导李白积极用世,作赋、学剑术、学《长短经》,都是用世的准备。为了谋求政治前途,李白在出蜀前就开始了干谒活动,他曾向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苏颋“路中投刺”,又谒见过渝州刺史李邕。道家文化则引导李白出世而向往仙界,实质是引导他超越世俗功利而追求精神自由。儒、道二家文化相反相成,相互辉映,构成了李白的“人生观”。他以《庄子》中的大鹏形象来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企望乘运而起,并顺时而行藏。大约在二十五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向蜀中之外的广阔天地,踏上了为实现理想人生的奋斗历程。
李白出蜀后,漫游江汉、吴越,于开元十五年、二十七岁时来到安陆(今湖北安陆)。高宗时故相许圉师家“见招,妻以孙女”(《上安州裴长史书》),由此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据研究者考证,李白之妻并非许圉师嫡孙女,而是许圉师安陆老家的一位他房孙辈。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对其人生理想有具体表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即首先建功立业,然后归隐江湖。这种“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前半是儒,后半是道,实际上是儒、道二家观念糅合而成。
李白于开元十八年“西入秦海,一观国风”(《上安州裴长史书》),即“初入长安”。他本欲通过干谒王公大人,扣开君门。但在长安遭到以卫尉卿张垍为代表的权贵的排斥,铩羽而归。初入长安的经历,是对李白天真而充满诗意的人生理想的严重打击,但他毕竟涉世未深,所以,对未来仍满怀期望。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李白携女平阳、子伯禽移居东鲁,许氏夫人去世应是诗人离开安陆的直接原因。在东鲁,李白与韩准、裴政、孔巢父等结为“竹溪六逸”,隐于徂徕山。
经故交元丹丘及玉真公主荐举,天宝元年(742)秋,李白奉玄宗诏入朝,为翰林供奉(天宝年间,翰林供奉也可称翰林学士)。入朝之初,玄宗对李白恩宠有加,“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序”)当年十月,李白在《从驾温泉宫醉后赠杨山人》诗中写道:“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在诗人看来,“功成身退”的美好人生理想距离他似乎只有一步之遥。据“李序”和“范碑”所记,李白在朝确曾担任过“潜草诏诰”、“专掌密命”等机要事务,李白自己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也说当年“既润色于鸿业,或间草于王言,雍容揄扬,特见褒赏”。但身为翰林供奉的诗人,其主要职分乃是以其诗歌才能侍奉玄宗的风流生活,《清平调词三首》的创作即是典型例证。生性爱好自由的诗人很快厌倦了这种类似俳优的生活,再加上宫中奸佞之徒的谗毁,李白渐被疏远。
当他意识到建功立业的理想不可能实现时,遂于天宝三载上疏请还。“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李序”)“魏序”云:“许中书舍人,以张垍谗逐,游海岱间”,应是当时实情。供奉翰林既给李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也使他的从政理想经历了一次大幻灭。
去朝之初,李白一度被出世思想支配,他履行了加入道教的仪式,并沉迷于求仙幻想之中。但事实上他并不能放弃从政的理想。“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况之秦》)“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他仍期盼着君王的再顾。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报国无门,暂在庐山隐居。十五载(即至德元载)岁末,奉永王李璘征召,下山入幕。“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永王是接受了玄宗的任命,为江陵大都督,在南方经营水军,并沿江东巡。李白怀着“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同上诗)的报国热忱入幕,却没有意识到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与险恶。已经在灵武登基的肃宗,认为永王有异志,发兵征讨,永王于至德二载(757)二月兵败丹阳,李白因从璘而获罪陷狱。虽经江南宣慰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营救,一度出狱,但朝廷最终还是判处李白流刑中最重的一种,即流放极为边远的夜郎(今贵州桐梓)。“魏序”云:“宗室有潭者,白陷焉。”李白乃是宗室斗争中无辜的牺牲品。李白于乾元元年(758)踏上流途,次年春行至巫山,朝廷因天旱颁发赦令,因而被侥幸放还(研究界也有认为李白是到达夜郎后遇赦的看法)。
晚年,李白在江南飘流,景况十分凄凉,但仍期待着见用于朝廷的机会。宝应元年(762)秋,李白作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可知李白有一次请缨从军的行动,只是因病半途而废。贫病之中,李白来到当涂(今安徽当涂),投靠县令李阳冰。当年十一月,李白于“疾亟”之时“枕上授简”,将编集及作序的后事托付给李阳冰。旧说以为李白这年冬即病逝,但李白《游谢氏山亭》诗开首即云“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显然是指代宗广德元年(763,即宝应二年)正月“安史之乱”彻底平定的时事,诗中又写了大病稍起的景况,所以,可以判定李白的生命延续到了这一年。广德元年冬,李白逝于当涂。次年初,朝廷尚不知李白死讯,曾为其授官,“范碑”记曰:“代宗之初,收罗俊逸,拜公左拾遗,制下于彤庭,礼降于玄壤,生不及禄,殁而称官,呜呼命与!”李白初葬于龙山,范传正为其迁葬谢家青山,成全了他的“终焉之志”。青山李白墓留存至今,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白诗歌传世约千首。李白的优秀诗篇之所以不朽,说到底,是因为它张扬了人性。人性是永恒的,而在人类历史上,只有相对文明、进步的盛世,才能为人性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有才有志之士,其人性的核心,是实现人生价值。对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步入仕途,将自己的才智贡献给朝廷,建功立业,济苍生,安社稷。这种家国情怀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实具有人性的合理内核。
李白本分是诗人,他十分清醒地知道诗的久远价值远甚于现世功业,正所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但他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头等大事。李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个时代纠正了此前数百年间朝廷用人选官唯豪门世族是举的“九品中正制”,而代之以“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制。李白那个时代的科举制度虽然尚不完善,而且每年录取的名额甚少,远不能在实际上解决士子们的出路问题,但毕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提高了读书人的用世热情,给他们带来了人生向上的希望。
晋代诗人左思在《咏史》中曾无奈地感叹:“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李白则满怀解放感、幸运感地回答了“左思之叹”,他在《送杨少府赴选》诗中朗声高咏:“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时代既然给了士子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当然就要一显身手、踊跃攀上人生事业的高峰。李白正是这个时代广大士子的代言者。他之所以有资格担任这个代言者,是因为只有他把人人追求的功业理想发挥到了极致,他要做“辅弼”之臣,即姜尚、管仲、鲁仲连、谢安那样的人物,建立不世功业。
李白企望的建功立业方式和途径是“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梁甫吟》)、“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古风》其十)、“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李白终身未参加科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是经由科举的上升途径与李白期望的“虎变”式进身有很大不同,此即“范碑”所说:“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弘大,声闻于天。”这种绕过科举常规的“超现实”理想明显带着幻想性,但李白却并不觉得虚幻,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终生为其“大鹏之志”的实现而奋斗不舍。
李白的功业理想注定无法实现。这是因为他在追求功业的同时,又极端地坚持了人性之另一面,即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他追求无拘无束、快意自在的生活。这里有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体现了道家文化以自然为宗的精髓。道家精神同样具有人性的合理内核。士人一旦步入仕途、或如李白那样进入朝廷,他便处在了皇权笼罩之下,进入了官场的人际“关系网”中。为了实现功业理想,他必得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独立人格、削减精神自由。然而这却是李白所不堪忍受的。他蔑视权贵,“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他甚至在皇帝面前也要保持平等的身份,居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不妨设想,李白入朝之初受到那样的宠遇,他如果能稍稍委屈、约束自己,功业理想当不无实现的可能。然而,他的态度却是“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当李白意识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时,把建功立业与精神自由放在人性的天平上衡量,他毅然决定放弃前者,于是上疏请还。功成身退的美妙人生理想遂成泡影。
李白终生都在追求建功立业与坚持精神自由的矛盾中跌荡拼搏,这种矛盾无法调和、克服,所以李白的遭遇始终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由此造成了他的“万古愁”,造成了他满含悲壮色彩的诗意人生。“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李白那些悲慨豪纵、震撼人心的饮酒诗,有着共同的主题,就是宣泄人生之“愁”,或如范传正所说“取其昏以自富”。
李白遇到的人生矛盾其实具有普遍性和恒久性,普通人也会遇到同样的矛盾,李白与普通人的区别,正如李长之所说:“就质论,他其实是和一般人的要求无殊的,就量论,一般人却不如他要求得那样强大。”(《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所以,李白的诗篇就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李白就成了从古到今人们心中的精神偶像。当然,李白也有许多饮酒诗并非“举杯消愁”之作,这些诗篇抒写饮酒之乐,充溢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生活热情,这是对人性之另一侧面的表现,即人在世间总是希望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李白那些表现乡情、友情、亲情和爱情的诗篇,从本质上说,也是对追求生活幸福之人性的表达。
李白属于“主观之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是以“我”为主体的抒情诗。李白做人崇尚本真的人性,他的诗歌同样崇尚本真,绝去人工,绝去雕饰,追求天然真率之美。他抒写情感,一任真情流注,没有任何顾虑,不受任何成规约束,甚至看不出艺术上的追求而独臻大匠运斤之境。他最擅于歌行与绝句这两种利于自由抒写的诗体。他的歌行随手挥洒,恣意铺张,浑灏流转,起落无迹,正所谓“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可及”(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绝句脱口而出,信手而成,清澈如水,流转如珠,正如李攀龙所说:“盖以不用意得之,即太白亦不自知其所至。”(《选唐诗序》)李白的诗无从效仿,无法复制,真正是自由的艺术,解放的艺术,高度人性化的艺术。
李白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性的人物,人们将他与杜甫并称“李杜”,又被人们誉为“诗仙”。李白诗历来为人传诵,经典作品家喻户晓,这本诗选以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为底本,共选李白诗歌289题343首,将李白诗之精华囊括无遗,较好地体现了李白精神和他的艺术风貌,也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诗人的生平经历。这是一部较好的李白诗歌选本。(文/薛天纬)
有河流流过的地方,便有了文明。
水源带来了人类的足迹,也带来了作物生长的养分。于是人类停止了迁移定居在了河流的附近,种植耕作,然后农耕文明就一步步进步衍生,其中不能不提的便是酒文化。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情感乃至政治历史和社会的演进都能从中找到印痕。
无论是以西方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索斯为代表,主张着回归原始的欢悦与浪漫;还是以道家哲学为源头,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 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 无何有之乡”。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都将酒与文化情感交织起来。
在古希腊文化中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着生命的欢悦与酣畅和美的浪漫精神,象征着春天的自由与活力;而在中国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文化中,酒则代表着庄重与丰收,《诗经·幽风七月》中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祭祀庆典、年余节庆酒自然也就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更是表达了酒在农耕文明中的重大地位与它庄重的仪式。除此之外酒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饮中八仙歌中书: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诗人们的旷达纵逸、洒脱不羁描写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也写下了湖中与人饮酒看雪之事。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一杯佳酿成就多少佳话美谈。
酒,是甘甜柔情的水、是万种风情的美人;酒,是炽烈滚烫的火、是见血封喉的利刃,一念成魔。是酒和解争端、成就天下,也是酒燃烧理智、误事亡国。但美酒本无错啊。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与众兄弟赏花作诗、金谷罚酒叹下: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好酒难得,唯有好的酒德或是好景,三五好友又或独身一人,微醺即好算不负如此佳酿与酿酒人的一片冰心。人生得意之事怕也莫若此时。
它不仅仅是中国人日常饮食当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一部分。他伴随着中国的诗词书画,也缓缓的融进了数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之中。
(2017-10-16)
家乡美诗词十首
刘仕应
我赞美我的家乡。
四川达州开江是我的家乡。
那里很美。
有梅家的云龙桥峡谷,宝塔坝的廊桥油菜花海,峨城山云雾缭绕,白岩河沿河美景,兰草沟的天池山……
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任市陶瓷牌坊,唐朝修建的金山寺禅院,沙坝的古县衙老街……
有深山的泉水酿造的老酒,新农村傍晚时的院坝舞……
十首诗词能写什么?一颦一笑,喜怒哀乐?不能,只能是写她短暂的一瞬,她的秀发飘飞的一丝!
(一)五律五首
1、云龙桥峡谷
涧水清深绿,
叮咚乱石泉。
低头幽径草,
仰首唳声鸢。
魄动山飞土,
心惊白菊鲜。
岩花悬一朵,
只可梦魂牵。
2、廊桥花海
阡陌黄金海,
廊桥一眼穷。
揪心蓝叶暗,
醒鼻蕊香隆。
浪蝶招摇舞,
狂蜂任性疯。
琼花人醉语,
玉艳满双瞳。
3、峨城山雾
壁立群山远,
腰间白雾清。
悬崖云戏石,
空谷鸟嬉樱。
缝隙青松扎,
巅峰紫气迎。
人烟稀静处,
养性自然成。
4、河滩小院
河滩孤小院,
岸上竹林森。
鹭怯泥田恐,
猫嬉树下禽。
樱桃梨杏绽,
紫燕雀莺吟。
炒蛋春芽赋,
厨姑露小襟。
5、天池山谷
壁立深山暗,
腰间白雾清。
悬崖云戏石,
峡谷水嬉莺。
缝隙青光洞,
巅峰紫气迎。
人烟长绝处,
野趣逗幽情。
(二)词五首
1、清平乐院坝舞
月辉青瓦,
梁祝伦巴雅。
村媪扭臀翁嗟讶,
狐步翩翩潇洒。
宫廷懿贵觞弦,
皇室歌舞震天。
院坝而今众乐,
山村社稷同欢。
2、浪淘沙任市陶瓷牌坊
圣旨敕牌坊,
节孝流芳,
张家妻妾氏刘姜。
德固坤维陶土砌,
意欲光芒。
眼下立街旁,
游客凝望,
赞陶雕举世无双。
枷锁遗魂冥府去,
睹物情伤。
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任市镇,有一座陶雕节孝牌坊,系清光绪8年(1882年)清庭诰授五品奉政大夫、邑人张九封之妻、妾所建。在牌坊正中牌楼上刻有“德固坤维”,下牌楼上刻有“诰授奉政大夫张九封之妻刘氏、妾姜氏节孝坊”。
3、清平乐金山禅院
禅院藏柏,
飞鹤翔清逸。
钟鼓梵音幽心魄,
隐隐禅林塔迹。
佛光洗浴苍生,
忏悔向善禅庭。
香雾青烟袅袅,
群鸽碧空和鸣。
4、滴滴金山泉酒
鹤烟缭缭碧山莽。
叶悬珠,石溪唱。
山泉涓波一路欢,
酒乡水唯上。
三杯仰首诗胆放。
骚情赋,气豪爽。
纵使身态醉如泥,
拍胸吞惆怅。
5、高山流水古县衙老街
老街坐落小溪桥,
煮山泉,
佳酿醇醪。
墙屋露微情,
楼台吊脚残雕。
风霜厉、石板磨槽。
房檐破,
商铺当年接踵,
马迹铃逍。
现倾斜木柱,
负重苦难熬。
风萧,
衙门废无影,
街冷落、众追新潮。
迁徙远东南,
闹市搏击狂涛。
叹而今,
老屋飘摇。
固坚守,
真善民风美德,
假恶沙淘。
酒香飘荡,
自沙坝,
透云霄。
文学原创平台诗词轩
本平台所发诗词,皆为个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晓轩策划:云图
校对:冷月指导:碧岩雨音
欢迎诗友赐稿
(2017-05-14)
五绝·中秋
一:
丹樨香满院,玉镜碧空悬。
辗转佳期近,秋风又一年。
二:
月满中秋至,天涯共举觞。
今宵人尽望,好梦总留芳。
七绝·中秋
一:
白露泠泠湿桂花,冰轮璀璨耀银华。
此身只恨关山远,谁寄乡思到故家?
二:
梧桐夜苑露华浓,满径樨香送晚风。
独伫天涯乡梦杳,秋思万缕寄蟾宫。
三:
蟾天辉冷映江州,何事西风感赋秋。
慢说年年花月好,客城野旅有人愁。
四:
谁把江南故曲讴,西风万里舞沙州。
举头遥问团圝月,可解羁人此夜愁?
七绝·秋节感吟
急患侵身暗胆惊,桂秋何处话凄清。
更阑卧听西风卷,明日黄花应满城。
七绝·秋节随感
(一)
凉露无声湿夜帷,满阶香桂影离离。
终朝勤事难闲逸,圆月方知秋节时。
(二)
脉脉秋风送晚凉,漫街灯火映辉煌。
豪情欲探蟾宫桂,邀与嫦娥共舞裳。
七绝·中秋快乐
中庭露白漫樨香,秋月明妍揽玉光。
快意良宵轻举盏,乐偕亲友话衷肠。
喝火令.中秋
桂雨飘香砌,冰轮璨九州。广寒仙子敛云羞。荏苒流光如水,不道又中秋。
玉笛传幽意,清风载梦柔。天涯此际最情稠。每忆亲朋,每忆思乡愁。每忆兰舟诗话,一醉拟方休。
菩萨蛮·月夕
蟾辉脉脉笼城碧,滨河桥畔人如织。圆夜独登临,幽怀谁共吟?
桂香浓似酒,遥忆南乡柳。游子意如何,凭阑离恨多。
水调歌头·秋夕
秋夕月如水,脉脉照清川。人间今夜应是,长醉伴无眠。独自凭栏凝睇,风舞婆娑香桂,灯火万家妍。蓦有飞鸿过,缥缈影阑珊。
此时际,千里思,旧乡园。依稀南岸,亲众把酒叙婵娟。荏苒流光逝远,辗转北疆寻梦,何日共团圞?犹愿平生志,不负似当年。
(2017-10-14)
中国网娱乐10月23日讯上周六晚,由四川卫视倾情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综艺《诗歌之王》第二季播出第七期,战队间讨教精彩继续。导师杨立新与赵子琪各自邀请到“重磅”嘉宾助阵,他们是著名演员李琦和实力派男星李乃文。两位嘉宾曾以多部家喻户晓的影视剧作品为观众熟知,此番他们切换到导师身份,两人现场各抒己见、“火花”不断。
学员合诵难分胜负 “重量级”导师揭开神秘面纱
本期节目是导师杨立新与导师赵子琪战队间讨教,高手过招难分胜负,每组学员的精彩表现都让导师们难以抉择谁去谁留。首先登场的是高颜值“鲜肉”组合:厉家兵与耶尔凡,两人抽中了一篇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文《丰碑》,深情朗诵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另一组学员陈姝余与许晋墉,则为大家诵读了颇有难度的清代散文《口技》。口技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组为此邀请到口技传承人海洋配合两位学员演出,为大家呈现了传统文化的深远魅力。
除了学员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半决赛席位,本期节目的一大悬念就是两位神秘助阵导师的“庐山真面目”。上周六晚正式揭晓,他们是曾以《东北一家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李琦,和出演过多部国民剧的实力派男星李乃文。两位导师为学员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朗诵建议,但因各自支持本战队学员,二人时有“矛盾”产生。每当学员朗诵完毕,李琦便抢先发表意见:“我认为我们组这位朗诵得很不错”,李乃文则反驳道:“我刚好和你意见相反”。不仅学员之间竞争激烈,助阵导师的花式讨论更是不断推动现场气氛进入高潮。
学员激燃朗诵《中国话》正能量满满获高度点赞
本期节目中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学员李婧与刘佳为大家奉上的一篇爱国诗歌《中国话》,两人的朗诵跌宕起伏动人心弦,将对中华文化的骄傲与自豪展现得淋漓尽致。助阵导师李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只用了短短的十分钟准备时间,就能表达到如此地步非常的好!”
学员即兴合诵结束之后,助阵导师李琦也按捺不住自己对朗诵的热情,主动上场为大家带来了自己的原创作品《我就是中国》,在慷慨激昂的演绎中将骨子里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意真挚呈现,现场也响起了经久不绝的掌声。不少观众看完节目动情留言:“这期节目简直燃爆了!”
(2017-10-24)
原创诗歌|读睡诗社 配图|网络
《一朵花开的时节》
文/小白
一朵花开的时节,竟是我回眸的瞬间
兴许是太久的寂寞,也或许是过度的孤独
.
黑色的眼珠里 除了你
都是琐碎
生死对于二十几岁的我们来说 太过于遥远
羞涩的爱情 看一朵花开都脸红
.
琴声在旷野里 攥紧一些音符
给时钟放假 让一朵花开不会凋敝
零红 铺满我爱穿的白色衬衫
.
你就那样站着 那样站着就好
可以微笑 可以噘嘴
也可以开花
《风吹芦花》
文/风景如画
1
隐忍,从春天站到秋天
从懦弱站成倔强
从绿瘦青衣站成浩浩荡荡
.
风一吹,漫天絮语
占水为王的王国里
全是虾兵蟹将
.
是死于一把大火,还是倒在一张镰刀
都是一场诈降
.
下一个春天里,将会霸占四面八方
.
2
一阵秋风吹来。石头暗藏心事,河水摇了摇头
芦苇则侧下身子,给天空让出高度
.
恰巧阳光正好。照在河堤花木,照着炊烟袅袅
也照见大朵的蓝和辽阔,还有仓遑出逃的鸟鸣
让人不再心生悲悯,选择原谅
.
虚伪和谎言在这里不宜生长
.
多么美好。风再吹来,也吹进我的诗行
一个个文字也随着芦花,漂漂扬扬
(2017-10-20)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北京诗歌节15日在北京闭幕。期间举办了高校诗歌与刊物研讨会、“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等系列活动,芒克、树才、余秀华等二十余位当代诗人莅临现场。
本届北京诗歌节的一大特色,是对大学生校园诗歌命运的关注,不仅邀请十八所高校文学社团共同参与,集中研讨高校诗歌与刊物的生存现状,还评选出了最佳高校诗刊奖。
“高校诗歌与刊物研讨会”上,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已经三十年的诗人树才,正是在校园诗歌活动中爱上诗歌,结识了诗人芒克,从而生命中拥有了一段绵延三十余年的友谊。
“大学校园一直是诗歌的萌发之地。”树才表示,大学生诗人在那场诗歌大潮中人才频出。面对正在度过大学生活的校园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诗人陈东东、伐柯等也对纷纷回忆了当年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往年的校园诗歌状况。在诗人祁国看来,一所大学有没有诗社,是衡量大学品质的指标之一。“在校园里传播出诗意和情怀,对一所大学也很重要,滋养校园,甚至反哺到老师。”
“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汇聚了芒克、树才、宋琳、陈东东、高晖等知名诗人,女诗人余秀华也首次登上北京诗歌节的舞台,带来《别宜昌》、《何须多言》两首诗歌的朗诵。
从第三届开始,北京诗歌节首度专设金葵花奖,奖励优秀的原创诗人。在“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上,诗人树才、杨卫从北京诗歌节发起人芒克手中接过了金葵花奖章。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未名湖》,在第三届北京诗歌节上获颁“最佳高校诗刊奖”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铁狮子坟诗选》、中国人民大学《静思》、国际关系学院《先河》&《麦芒》、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刊》、中国石油大学《喧嚣之外》《海燕诗集》《海燕文学》分别获颁 “最佳高校诗刊奖”二等奖。(完)
(2017-10-15)
《湖春即景》(平水韵)
作者:梁福之
(一)
幽梦掀帘雨雾朦
柳芽飘曳榭亭风
通幽曲径湖心岛
啼茑清音入耳中
(二)
岭南三月桂花香
出翠穿云洒淡黄
放蕊举微轻且旺
连开数月羡君长
(三)
润雨如油柳绽芽
翠湖雾漫洒轻纱
岸边闲步观春水
斜挂天丝赏桂花
(四)
三月春风初试剪
鹅黄翠蕊欲新飞
柳君吟唱千年醉
独爱今朝嫩叶微
(五)
幽径尽铺金地毯
湖榕涅槃盼新妝
暖风润雨花开落
树老披金又卸黄
(六)
湖风曳动绿丝扬
斜雨摧芽绽翠黄
垂影戏鱼衔小浪
燕刀裁柳万千行
(七)
润雨多情嫩叶长
落了金甲翠衣妆
落黄满地何足叹
绿玉常披靠水乡
红黄恋
文/梁福之
红黄依恋似鸳鸯
通透鲜黄诉热肠
盛放如丹剖赤胆
世间真意落花廊
立夏
文/梁福之
斗指东南迎立夏
春诗未作入泥花
热风拂面和音韵
草木繁荣亦艳华
美丽五月
文/梁福之
芳菲落幕走匆匆
翠绿浓稠伴夏风
遍野百花才谢去
盈池菡萏已涂红
村中小伙齐憋劲
河底龙舟待起弓
劳动人民迎五月
举国鼓舞建新功
注:珠江三角洲一直保留着一项独特的端午民俗活动:“起龙舟”,即将上年龙舟赛结束后沉于河涌底的“藏龙”重新挖出“喚醒”。
文学原创平台诗词轩
本平台所发诗词,皆为个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晓轩策划:云图
校对:冷月指导:碧岩雨音
欢迎诗友赐稿
(2017-05-12)
十月怀胎,方一朝分娩,一个生命的诞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相比之下,制造一个“差生”却容易的多。
俗话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为人父母几乎都这么想,即使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傻子,但在父母的眼里也是宝贝,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差生的专利制造者是老师。何谓差生?差生就是表现差、学习差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上课不专心听讲,贪玩,甚至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对着干,向老师提一些老师回答不上来的复杂问题,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名次靠后,尤其在班级评定名次中扯了后腿,等等等等,这类的学生,通通被老师贴上了标签:差生。对待这类学生,大部分老师采取的,要么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么是恶语相加,百般嘲讽,那种眼神,那种腔调,足以让每个“差生”自卑自弃,其结果只能是使学生离课堂越来越远。可以想象,这群庞大的“差生”队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将有多么可怕。
一九九九年,我“有幸”成为一名差生的家长。那一年,孩子上三年级。有一天,孩子的班主任把我叫去(这已是不知多少次了),当着孩子的面,郑重地多少带点蔑视地告诉我:你的孩子智商低下,要么是脑子有毛病,还是想办法留级吧,上二年级也许能好些,否则,三年级都是底子,到了四年级还不是准差生?听了这番话,我头都懵了,再看看站在一边吓的呆呆的、两眼发直的儿子,我的心里真是打翻了一个五味瓶,我真不相信这些话语出自一个据说是一名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之口,我也搞不明白,儿子一、二年级还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怎么一下子就掉到了差生的队伍里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自从我第一次被叫到办公室,我的儿子就已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根源就是贪玩。上了三年级,孩子入学时对学校的新奇,陌生甚至恐惧感已经消除了,学习环境适应了,调皮贪玩的心眼也长了许多,比如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老师讲课,看小人书,玩铅笔,玩橡皮……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不是想方设法改进教学,而是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孩子身上。一方面对孩子当面斥责、挖苦,一方面把“皮球”踢给家长,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孩子越玩越劣,厌学,逃课,不完成作业,撒谎等所有缺点就会接踵而来,如果家长也不懂什么教育学、心理学,只会一味地责备,接下来真的就是所谓的准差生了。事实证明,我的儿子不是什么差生,在五年级的毕业考试中门门都是优秀,可我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仅调整儿子的心态,消除老师的影响就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我想,如果老师对这一部分学生加以引导,把孩子的兴趣引到学习中来,用活泼的而不是死板的,直观的而不是抽象的,图文并茂的而不是喋喋说教的教学方法,又将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是一名家长,对“差生”这个问题极为反感。儿子的问题使我对从事教师这门职业有了一次新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早已对此诠释得很清楚了,今人李圣珍,北京通州第二中学的优秀教师,成功地将50多名被定为“差生”、“傻子”、“白痴”、“精神病”的“问题孩子”送进了高等学府,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吗?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真诚地赞扬他们的优点,用创新的方法教他们知识,用父母的爱心体贴他们的心灵。我认为,没有不称职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信奉的职业格言。
后记:
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少打击挖苦,多理解孩子少道听途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挫折,但只要家长始终把温暖的大门向孩子敞开着,我相信他们会鼓起勇气一路前行。不苛求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但一定要成为一名好家长。
(2017-10-16)
风过,瘦成一季的忧伤
文/孙树恒
1
放下,心中一片蔚蓝
轻轻挥动,手中长出绿绿的枝
青翠的叶子,有几滴露水
映着飘起的彩云
眼泪,蕴满疼痛
爱情,所包藏的瘟疫
与空气一样消遁了
一场风景鲜活地生长出来
我可以蹲在角落里
凝视佛的慈祥
开一朵圣洁的莲花
2
凝泪的石头,晶莹的心
愁绪缠绕束于樊笼
藏在梦里
一弯明月,清辉洒落
翅膀早已折断,虽不能飞翔
依旧想,做一只鹰
展翅,放飞
爱曾经是我飞翔的理由
却一次次地失去,转身
承诺,跌落在嫣红的心曲
3
一杯红酒,让前尘蒙羞
银河黯然,醉倒
喜鹊踩掉
那块莫须有的石头
红灯之后,欲望之门
封闭,失语
所有的守侯,是一场虚幻
对岸无边的黑,苍白的星河
深不可测
没有了桥,没有了水
回头,身后的万家灯火
风过,瘦成一季的忧伤(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供职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
(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