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9年后 他们的家何时开建?

西中和路位于郑州火车站附近,因为历史原因,沿线曾有很多居民自建的老房子。为了改善周边环境,政府于2012年对该区域进行了拆迁。但9年过去,改造项目迟迟没有动静,原本的居民区,已经变成杂草齐腰、树比人高的荒地。

不过,据拆迁区域所在的郑州二七区蜜蜂张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域将在6月底开工。

河南商报记者韩忠林

黄金地段,却有一大块地荒芜

郑州京广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东南角,毗邻郑州火车站,与郑大一附院只有一路之隔,周边还有优质小学、中学,从各种层面上来说,这里不说寸土寸金,至少也应该是黄金地段。然而如今这里却有一大块地处于荒芜状态。

5月19日,穿过一栋富有年代感的老楼,河南商报记者来到了这块荒地上,地面上杂乱无章,有不少垃圾。

荒地上的树木长得比成年人要高许多,杂草也能轻松超过人的腰部。

“已经9年了,原来这里没有树木杂草,都是自己长的。”附近居民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里曾经是居民区,一场拆迁后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块荒地处于京广路和西中和路之间。靠近西中和路一侧,被铁皮围挡围住,而靠近京广路一侧,则用围墙围住。“这围墙是一块‘遮羞布’。”附近一位居民称,以前这里没有围墙,又紧临车流量很大的京广路,十分扎眼,后来就用围墙围住了。

所在区域,曾多是居民自建房

老徐家以前的房子,就在这块荒地上,“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自己祖籍江苏,几十年前,父母逃荒至郑州,便在这里扎了根。“那个时候,我父亲靠打零工养活一家人,攒了很长时间钱才买了一块地,在这里盖了个房子。”老徐今年已经60岁,他见证了自己家房子从土房变成瓦房,然后再变成砖房。

老徐称,原来在这里居住的老一辈,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到郑州的,以捡废品、拉架车、打零工为生,渐渐地在这里盖起房子,融入这座城市。

“相较于家属院、小区,我们这边的居民总体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老徐表示,正因如此,直到拆迁前,这里的房子大都是居民自建的,“跟农村那样,两三层的那种。”

“虽说是自己建的,但都是有房本的。”老徐说。

和老徐相似,58岁的老梁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自己父母是几十年前从河北逃荒到郑州的。“我们这里,跟城中村差不多,但不是城中村。”老梁说。

9年等待,一些老人租房困难

生活的改变从2012年的一场拆迁开始。“居民自建的老房子,一家一个样,确实不好看。”老徐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西中和路沿线与附近的北工房进行了拆迁。

“当时说是3年内安置,大家都可高兴了。”老徐称,因为当时政府要提升周边环境,而且大家可以住进新房,所以都很支持。

然而,让居民们没想到的是,第一个三年过去了,之后三年又三年,大家依旧没有等到安置房。

“现在大家都只能到处租房住。”老徐表示,原来的街坊邻居,如今有的住在郑州北郊,有的住在南郊,到处都有。

“我们这个地方比较特殊,住的老人很多。”老徐称,9年等待中,很多老人已经过世,还有不少老人因为年纪大,租房很困难。

“上了年纪,谁敢把房子租给你啊,大家都怕有意外。”老徐表示,无奈之下,一些老人只能掏更高的房租,或者去亲戚朋友家租房。

“过渡费倒是没有拖欠过。”老徐称,只不过,大家更想早点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不想一直在外“流浪”。

“如果说我们的安置房现在开始建了,也不会这么着急。”老徐说,看着原来的家园荒废9年,迟迟没有丝毫动工迹象,大家心里十分难受,“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

回应

预计下月底开挖地基,11月开建地面部分

拆迁区域所属的蜜蜂张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坦承,该区域的确从2012年开始拆迁,至今没有妥善安置,老百姓的心情能够理解。

该负责人介绍,西中和路与北工房拆迁区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蜜蜂张村城中村改造,另一部分是旧城改造项目。此前通过货币补偿、异地安置等方式,已经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安置问题,目前还有大约700户未解决。

该负责人称,拆迁区域建设原来是由开发商进行的,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开发商没能如期建设。目前已经由区级国资平台介入,进行融资并寻找建设单位。

“一些居民只有房产证,没有土地证。”该负责人表示,拆迁区域涉及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目前正在解决部分土地确权问题,之后就可以收储,然后进行招拍挂。

该负责人称,经过多方努力,拆迁区域安置房建设有了新进展。按照计划,预计6月底开挖地基,11月开始建设地面部分。

作者:韩忠林

来源:河南商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64 字。

转载请注明: 漂泊9年后 他们的家何时开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