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观察报告:今年女性压力比去年大

齐鲁晚报记者 任磊磊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前程无忧发布《职业女性工作与生活平衡观察2022》(以下简称《观察》),通过调查与在线访谈结合,聚焦职业女性在后疫情与数字化变革世代下的职业选择、家庭投入、情绪压力等方面,旨在呼吁和推动更好的职场平衡。

《观察》显示,职业女性在STEM领域的人才占比仍是相对低位,而在同等条件同等职级的内部晋升中比男性更容易遇到阻力,今年女性的压力比去年大。

职业“宽度”与“深度”仍相对狭窄

国家统计局《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为6779.4万人,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女性就业人数稳步增长,但同时,女性寻求实现自我职业价值的过程中也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压力。

尽管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中女性已经超过半数。参加前程无忧《2021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中女性占比也超过了男性。但受到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传统择业观念影响,职业女性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人才占比仍是相对低位,这也使得离校后占比更高的职业女性倾向选择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院校、快速消费品等对专业技能没有严格需求的行业,或行政、运营、市场等岗位,诸如图像识别、架构师、AI智能等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相关岗位的从业女性占比仅两成左右。

此类就业的结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大了职业女性面对因受复杂的经济环境、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变革、部分行业退潮下的存量市场竞争等带来的初中级管理岗位的持续减员缩编的可能性。但同时,《观察》也发现向好的一面,随着90后、Z世代在职场崭露头角,年轻职业女性也开始涌入高级/专业技能、产品、数据、管理等岗位,从而获取比前辈们更“宽阔”的职业发展可能。

《观察》显示,近七成的职业女性所在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总监及以上)男性居多,这一占比基本与2021年的调查持平。近半数职业女性在访谈中表示当自身成为行业内的“前辈”后(通常是工作5年往后的职场中后期),在同等条件同等职级的内部晋升中比男性更容易遇到阻力。长期无变化的岗位与职级也令职业女性更易产生职场焦虑感。

家庭投入时间较去年同期平均增长32分钟

《观察》显示,在除周末外的日均投入家庭(家日常务、子女/老人抚养、子女教育等)的时长方面,近半数的职业女性每天投入在3小时以上,去年同期这一占比为41.5%,另有超过三成每天投入2-3小时。以调查均值来统计,受访职业女性家庭投入时长相较去年同期平均增加了32分钟。考虑到超过半数职业女性的每日工作时长仍处于8-10小时区间内,同时根据《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数据,全国主要城市总体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这就意味着职业女性把除去工作和睡眠外的多数时间投入到了家庭中。通过访谈发现,家庭投入时间同比增长的职业女性群体中,导致增长的最大因素是疫情的不确定性打乱了原有的家庭生活节奏。

除时间外,收入是另一大家庭投入。《观察》显示,48.9%的职业女性的个人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3成,37.6%的个人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5成。考虑到职业女性整体平均薪酬低于男性10-15%,这一家庭总收入占比贡献已然不低。

职业女性观察报告:今年女性压力比去年大

近六成职业女性的压力水平高于前一年

《观察》显示,以十分制来打分,受访职业女性的平均压力指数为7.27分,而同一群体为前一年的打分为6.74分。58.3%的受访职业女性表示自身压力感高于前一年,主要归因于在完成家务/家庭照料事务上所花费的时间比疫情前更多,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更难以被重新定位。这一点符合国家统计局《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所述,即使不生育,女性的家庭投入时间是男性两倍或以上的时长。除此以外,四成的受访职业女性认为自身社交关系质量不如以往,超过半数的表示花在个人兴趣上的时间有了明显减少,这也导致了职业女性压力的上升。

基于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职业女性最期望得到的支持是“给予适当的弹性工作制”(60.9%)、“给予应享受的福利”(36.8%)、“给予平等的晋升空间”(34.7%)、“给予更多的生育假期”(26.2%)等等。其中,选择“给予适当的弹性工作制”的占比比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高了9.1%。《观察》认为,虽然近七成中国职业女性所在企业已设立或正在完善针对女性的晋升制度标准、灵活工作机会、亲子福利、关怀措施等,但面对女性焦虑的心理健康疏导支持不足两成,中国企业可以对此采取更多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72 字。

转载请注明: 职业女性观察报告:今年女性压力比去年大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