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全:在利他精神指引下稳健前行

  稳健医疗口罩生产车间的所有工人都没想到,2020年的春节,他们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当时大家忙了一年,就盼着春节回家团聚,可是突然接到了紧急生产任务。

  “现在情况特殊,特别是(武汉)医院情况比较严重,急需大量口罩、防护服。如果不做一些库存,不能保障市场供应,肯定会有大麻烦。这个时候我们不冲在前面谁在前面?”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全没想到,听了他的话,全体员工没有一个人请假,工厂24小时运转,在物资紧缺疫情最紧急的时刻,抗疫防护用品支援到各地。在熔喷布价格暴涨的时候,稳健做到了防护用品不涨价。

  后来,稳健收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医疗机构的20多封感谢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称赞稳健是当之无愧的抗击疫情“军工厂”,为打赢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9月,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一年后,做客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直播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李建全依然感慨:“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我们不带头谁带头?我真的非常感激稳健医疗的所有员工,他们非常了不起。”

  “利他精神”源于母亲的人情味儿

  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利他精神”在少年李建全的心里就已埋下了种子。

  20世纪60年代,很多人的温饱难以满足,李建全也经常挨饿。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有得吃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了,母亲却总把仅有的食物送给讨饭的人,自己饿肚子。

  当时,母亲的做法让李建全大为不解。后来,他才发觉,母亲的人情味儿、宁可苦了自己也要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伟大。“所以(在创办企业时)我宁愿放弃高速发展的机会,也要把品牌做好,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在‘非典’、汶川大地震,包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稳健始终走在前面,为抗疫、救援提供物质支持。”

  2020年春节将至时,稳健发现口罩等防护产品售卖得特别快,本来能保障供应到2月底的库存,在1月就全部售完。稳健还发现医院里不少医生有疑似感冒的症状。

  李建全敏锐地察觉到情况不对,觉得必须多做一些库存保证市场供应,因此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在社会需要时我们出手,需要我们‘卖命’时,我们总是挺身而出,不讲任何条件,不讲价钱,不讲利益,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好。”李建全说。

  严把质量关,甩掉“垃圾”的帽子

  在李建全看来,“利他精神”的另一种体现是把好质量关。为此,他曾两次冒险——砸掉“铁饭碗”、下海经商,自己开工厂。

  1978年,李建全从湖北省外贸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湖北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当外销员。

  当时,我国企业做国际贸易要通过外贸公司。李建全就成了中国第一批做外贸出口的人。

  随着一些大企业慢慢有了进出口权,李建全发觉自己的工作势必越来越困难,而且贸易公司很难管控产品的质量,交出去的货物经常遭到投诉,有外国人说“中国产品是rubbish(垃圾)”,这些言语深深刺痛了他,也激发了他的民族情结,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变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地位。

  “改革开放了,特区会不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产品质量会不会好一点?”带着这样的期待,李建全抛掉“铁饭碗”,辞职来到珠海,又辗转到深圳,创办了现在的稳健公司,生产医用敷料,包括做手术的一次性材料和感控防护材料。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甩掉rubbish(垃圾)的帽子。”为了目标,李建全再次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工厂,自己供应原材料。“只有自己说了算,才能严把质量关。所以,我们才能在10年间超过很多公司,成为小小领域的No.1(第一名)。我始终觉得思路决定出路,如果只想着赚钱,可能也不会有稳健的今天。”

  李建全总结了经营企业的三句箴言:质量优先于利润,品牌优先于速度,社会价值优先于企业价值。“一个企业要想做得强大,首先是质量。没有好的质量绝对成就不了一个品牌;当质量和利润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放弃利润,坚持品质;当企业发展的速度与品牌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不能再去追求速度了。”他说。

  让棉制品成为“新国潮”

  从生产医用敷料、棉签、口罩等产品,到相继推出全棉时代、津梁生活,稳健的发展都离不开“棉”。

  李建全认为,棉能够为人们的全生活场景提供健康舒适的解决方案。比如,如果常年卧床的老年人使用纯棉的床单被罩,躺在床上会感觉更舒服透气,不容易让皮肤溃烂。加一些抗菌消毒的成分在纯棉的床上用品、衣物里,长期卧床老人的褥疮好得更快。还有很多婴儿用品、越来越多年轻人使用的棉柔巾都是纯棉的。“棉制品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美丽生活方式的需求。”李建全说。

  李建全对棉非常着迷,他曾多次去新疆考察棉花生长环境,看到棉花的种植让戈壁、干旱盐碱地重新焕发生机,极为震撼。他形容棉是一种“正能量的纤维”,“棉花是一朵阻止地球流浪的花”。

  他举了一个直观的例子:2011年,新疆棉花的种植量为550万吨左右,这些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约3750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了我国0.3%的碳排放。“这是多么伟大的贡献,而这只是从棉花种植的角度去测算,棉花做肥料也可以减排,这有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李建全介绍,现在市面上70%的衣物、用品都是化学纤维制成的,棉、麻、毛、丝4种天然材料只占30%。“化学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的,会造成大量碳排放,给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这是不可持续的。在研究棉的几十年中,我发现棉的透气性、舒适性、保暖性以及健康性都是一流的。棉花摘下来就可以直接纺纱织布,废弃的棉制品埋在地下就成了肥料,没有任何污染。”

  他相信,随着科学家对棉的种子技术和基因技术研究的发展,未来,棉制品将兼具更多性能优势,更为消费者喜欢,更能促进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更能推动绿色消费模式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391 字。

转载请注明: 李建全:在利他精神指引下稳健前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