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列!1月29日,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成都城厢站,开往德国纽伦堡。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到5万列。几年间,这支“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铺画了78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国180个城市,运输商品扩大到5万余种,成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一道靓丽风景。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虎年新春,广大中国外贸外资企业正以蓬勃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逆水行舟,连上台阶
一年跨上两个大台阶——2021年,中国外贸成绩单亮眼。
全年货物进出口规模6.05万亿美元,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的8年后,年内接连迈过5万亿、6万亿美元大关,实现历史新高。全年外贸增量1.4万亿美元。
不仅规模大,结构质量也在提升。2021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0.4%,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3倍。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
外贸“朋友圈”更大了。2021年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9.7%、19.1%和20.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创8年来新高。
外贸稳中有进,得益于更加开放的大环境。2月14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泰国经销商Yontrakarn宣布成立合资企业。这是柳工深度布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市场的最新举措。“在泰国,我们的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起重机、叉车等设备非常受欢迎。去年,柳工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仅向泰国就出口了400多台设备!”柳工国际业务中心亚太公司副总经理向冬生说,RCEP成员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RCEP生效将为企业出口业务带来更多利好。
外贸稳中有进,背后是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湖南南方安美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消防泵机组系列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国际销售部部长刘宇嘉透露,去年企业出口逆势增长近40%。“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外竞争对手交货期普遍延长。不过,我们所在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着大量优质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稳定性高、抗冲击性强,这给我们增加了底气。”刘宇嘉说。
佳绩的取得,离不开稳外贸政策。支持传统外贸业态、拓展外贸新增长点、扶持外贸小微企业,一项项稳外贸实招接连落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该公司实现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两年平均增长16.7%,支付赔款18.7亿美元,服务支持客户16.2万家,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0.3%,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
抢抓机遇,深耕中国
吸引外资“开门红”!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这意味着,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之后,中国吸引外资继续向上攀升。
外资加码,是用行动对中国有效应对疫情点赞。“我们很幸运!由于中国采取了非常有效的防疫措施,我们在华业务所受的影响比在其他国家小得多,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表现十分亮眼。”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田中健一说,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远程办公和健康护理需求不断增加,使富士胶片膜材料相关产品的效益获得提升,“未来我们将推动更多新产品在华落地。”
外资加码,是对中国经济、中国市场持续看好。“去年,汉高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将现有的上海张江办公园区打造成我们在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为各行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谈起一年来在华业务发展,汉高大中华区总裁荣杰很欣慰。他表示,中国去年GDP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汉高将继续对华投资,加快推进创新。
外资加码,更是在拥抱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亿滋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介绍,去年,亿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多款新产品赢得消费者喜爱。其中,亿滋在华工厂为全球“双碳”目标作出的贡献尤其令他骄傲。“与2018年相比,亿滋所有在华工厂产量增加了20%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还降低了13%。我们推出的包装塑料薄膜可循环解决方案,使超过96%的产品包装实现了可回收。”范睿思预计,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将让亿滋在华业务持续稳增。
中国市场的引力波还在强劲释放。“近期问卷调查显示,30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中,94.9%的企业对未来经营前景总体持乐观态度。”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说。
开放发展,劲头正足
2022年中国外贸外资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不容小觑。不过,外界依然看好中国开放发展的前景。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说,中国具有庞大且充满潜力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齐全的产业配套等优势,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有着完整而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伊朱表示,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对于尼日利亚企业非常重要,特别是考虑到尼日利亚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未来几年尼中两国相关合作将继续提升。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国多措并举稳外贸——
新政策接连出台。4方面举措“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15条新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性强、含金量高,为企业加油助力。
面对部分重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供应短缺,中国更明确将支持外贸企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衔接,培育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各类平台,缓解外贸企业国际物流压力,持续推进结算畅通。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开放平台“越来越优”、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今年将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把更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和更多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纳入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还将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作用,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稳定外商对华投资的预期和信心。
以开放促发展,人们劲头十足。春节刚过,齐鲁制药集团就一派忙碌:实验室,科研人员端坐在仪器前,分秒必争;办公区,电话声此起彼伏,外贸团队积极推进同美国客户的合作订单。“我们有18种产品在海外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提起外贸业务,齐鲁制药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刘强兴奋地说,“国家出台了这么多促开放的好政策,咱自己也得加把劲儿!”
国内大循环牵引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中国对外开放的生动景象,正为世界经济带来一股温暖的春风。(记者 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25日 第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