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授骑上了“三轮”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张燕丽 记者 袁玮)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不少人挺身而出,冲锋一线,在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助力抗疫的同时,他们也有不少“独家收获”。

当教授骑上了“三轮”

虹口区供图(下同)

“我学会了骑三轮车,去医院配药也熟练了。”说起这一个多月来参与社区抗疫工作的点滴,同济大学副教授黄世泽说,自己收获满满。黄世泽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挂职于虹口区科委。3月底,黄世泽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下沉到广中路街道株洲路居委会,支援社区抗疫工作。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黄世泽就对社区工作人员说:“一切听您指挥,哪里需要就安排我去哪儿。”核酸采样是社区抗疫的重点工作之一。黄世泽主动请缨担任核酸采样“扫码员”。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在接受了统一培训后,黄世泽又给自己“加课”,观看视频反复学习准确穿脱防护服的要领,在网上搜索扫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当教授骑上了“三轮”

4月1日,黄世泽“上岗”了。虽然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还是遇到了不少“小插曲”。有老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尽管排队时已有志愿者帮忙把核酸码截屏保存,但到了扫码时,老人却找不到了。“老人家不急,有我呢,我帮您!”黄世泽耐心安抚老人,帮老人找到核酸码并完成扫码。一个多月来,黄世泽化身“大白”,累计完成核酸采样扫码任务7000多人次。随着扫码“技能”越发娴熟,黄世泽还向新来的志愿者传授经验,带出了一支“扫码铁军”,在社区里,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黄师傅”。

除了“扫码员”,黄世泽还是社区里的“配药员”。他联合其他下沉志愿者组成配药“小分队”,收集好居民的配药需求,穿梭于医院、药房、社区。“特殊时期,医院人手也紧张,我有时候一早赶过去,等配好药出来已经傍晚了,最长的一次在医院等了7个小时。”黄世泽说,因为工作原因,以前自己孩子生病去医院,他常常只是充当司机的角色,极少踏入医院,但在社区的一个多月,黄世泽“光顾”了医院几十次。

当教授骑上了“三轮”

“配药员”黄世泽发现,许多居民不太了解各医院开设的互联网医院“线上配药”功能。在黄世泽的号召下,4月9日,配药“小分队”推出了《线上配药操作指南》,引导居民线上配药。之后,黄世泽和志愿者们又结合居民实际的操作体会,在总结前一版经验的基础上,于5月初推出了《线上配药操作指南2.0版》。黄世泽介绍,新版中增加了上海健康云公众号的配药说明。

居委会工作人员“男少女多”,在为居民发放保供物资时,黄世泽总想着要多分担点,卸货、搬运,平时文质彬彬的副教授成为主要劳动力。经过不断学习、实践,他还学会了骑三轮车的技能。“三轮车看着简单,其实不太好驾驭,现在分发物资时,我就可以多干一些了。”他说。

在社区忙完,作为本科生班主任,黄世泽还利用晚上的时间主动了解班上同学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作为研究生导师,黄世泽也会每天和研究生交流,每周召开一次所有研究生参加的组会,详细了解学生们的科研进度并给予耐心指导。黄世泽在社区抗疫一线奋斗着,还要兼顾学校里的工作,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对此,他只是淡然地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是要站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39 字。

转载请注明: 当教授骑上了“三轮”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