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利用无人机巡线,保障丹江口库区电力安全。(通讯员 郝金鑫 摄)
在电力服务之余,义务帮果农运送柑橘。(通讯员 郝金鑫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杨波 毛富涛
阅读提要
5月22日,十堰市郧阳区,月亮湾生态农场。
雨后,天空湛蓝。几公里外,汉江仿似玉带,自西向东缓缓流过,两岸青山如黛。
薛陈林顾不得欣赏风景,只埋头在大棚间穿梭,查看电路、电源,检查滴灌、喷灌设备。“一到夏天,瓜果要喷水降温,片刻缺不得电。”他是国网郧县供电公司柳陂供电所员工,也是“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队员,利用周末巡查。
大棚闷热,农场负责人周虎递过一杯水。上月,葡萄大棚的卷帘门门扇抖动,薛陈林发现是电压不稳,当场处理。“卷帘门关不上,一季收成都受影响。”周虎说,党员服务队一周来一趟,“马上就到采摘季,看见他们,我这心里就踏实!”
给污水处理厂加上“双保险”
“自从接通双回路电源,再不担心停电!”在位于郧阳区茶店镇大岭山村的十堰市神定河水质净化厂(A区),技术员张璐介绍。
神定河发源于十堰市鸡鸣山,全长53.3公里,上接十堰城区,下连汉江,曾是十堰水质不达标的“五河”之一。神定河水质净化厂是神定河治污的“守门员”工程,共有80多台污水处理设备,日处理污水量3.5万吨。该厂建于2014年,2017年又提标扩容,采用强化絮凝沉淀+人工快渗工艺,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6月,国网郧县供电公司“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走访发现,该厂仍使用单电源供电系统。“没有备用电源,一旦停电,污水处理设备停摆,将影响整个下游水质。”党员服务队队员龚旭起草书面材料,由公司报送神定河河长制办公室。随即,神定河水质净化厂“双回路电源改造”项目迅速启动。
国网郧县供电公司组织农电、基建、运维、施工等部门通力协作,从110千伏纸坊变电站引入电源点,翻山越岭架设43基杆塔、3.5千米架空绝缘线,新建第二条电源线路。施工持续20多天,龚旭和同事们一手抓进度、一手保供电,使用应急发电车确保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
当年7月8日,施工完成,神定河水质净化厂实现“停电切换、来电复位”不间断供电。目前,神定河水质成功消除劣Ⅴ类。
“服务队取名‘南水北调’,就要承担起保水护水的责任。”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负责人陈维立介绍,党员服务队立足本职,在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化保护等方面积极作为。
去年4月,武当山景区琼台变电站升级改造,国网丹江口市供电公司增加投入2000余万元,将沿线89基铁塔平均升高约10米,有效保护植被。“以前,铁塔高约12米,树长高了,就得‘剃头’。”党员服务队队员吴明估测,铁塔升高后,每年少砍伐树木2万多株。
郧阳区有大批候鸟“落户”,党员服务队针对喜鹊、布谷鸟等的体型制造人工鸟巢,目前已在铁塔上更换100余处,解决鸟类栖息、繁衍、保护的难题。“鸟儿筑巢,会衔来铁丝头、螺丝钉、湿树枝等导电物体。用原木制成鸟巢,既让鸟类有家可归,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队长夏冬说。
2015年4月20日,国网十堰供电公司第一支“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在郧县供电公司柳陂供电所成立,队员13人;如今,已发展到12支分队,共331人。
6年来,他们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电医生”,为一库清水持续北送源源不断贡献电力力量。
护航集装箱生态养鱼
10个硕大的绿色集装箱并列成排。打开1个集装箱顶部,只见鱼群在约15平方米的水面游来游去,十分自在。
在丹江口市均县镇寨河村,许柳经营集装箱精养鱼场已经3年多。他原是渔民,在丹江口水库网箱养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洗脚上岸,去外地考察后,决心发展集装箱生态养鱼。“集装箱旁就是池塘,但水流循环,集中投喂。”许柳介绍,1个集装箱相当于2亩水塘,他养了2万多尾翘嘴鲌,年产值近200万元。
流水养鱼,电必不可少。该养鱼场有一台250千伏安变压器、20台抽氧机和8台水泵,每月用电量超过4000千瓦时。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为用电设备做“体检”。“上个月就查出不少隐患,你看,这儿还有一份‘体检报告单’。”许柳拿出一张表,上面注明“变压器高低压桩无绝缘罩、配电柜电缆出线未封口”等问题,并一一处理,落款是“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邓飞。
有了“电医生”,许柳信心倍增。他计划在周边两个村再建设1000亩精养鱼池,带动渔民转型增收。
近年来,十堰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电网一头连着能源生产,一头连着能源消费。在生产端,国网十堰公司积极服务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构建智能、绿色电网;在消费侧,以电能替代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凸显环保效应。
“成本低,见效快,种香菇是个好门路!”2018年,朱有福从郧阳区大柳乡杠子沟村搬进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种了6棚香菇。他说,香菇一年产4茬,“以前香菇烘干用柴,时间长、火候难掌握,如今用电,方便多了。”
香菇生长过程中,大棚控温、菌棒注水、鲜菇烘干同样离不开电。党员服务队队员王永明在园区张贴自己的联系方式,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随叫随到。
青龙泉社区又名香菇小镇,容纳郧阳区4200余户1.5万名贫困人口,是全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国网郧县供电公司在社区设置首席服务官,申请专项资金2000万元,打通高压线“主动脉”,建立“毛细血管”,确保每户香菇大棚的生产、照明用电。
“年替代电量850万千瓦时,环保节能,又推进了香菇产业发展。”国网郧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肖勇说。
“隔空诊断”惊呆企业负责人
“你们怎么知道厂里灯泡最近亮得耀眼?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厂的保险隔三差五就烧坏?”5月10日,面对上门服务的党员服务队队员雷雄飞,丹江口市交达砂石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乐一脸惊奇。
当日,雷雄飞使用电稽查系统,远程跟踪客户用电情况,发现交达公司用电数据异常。“之前计量正常,电压电流稳定,4月24日开始出现电流波动,功率因数突然下降,客户并未增加新设备,要么是电容烧坏,欠补偿;要么电容投入太多,过补偿。”他来到厂区低压配电室,不出所料,电容柜自动投切控制开关损坏。
“电压升高,设备面临过电压危险,影响使用寿命。”雷雄飞讲解道。此时,陈乐才恍然大悟。
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党支部书记宫强也有类似经历。
去年3月,铸造二厂刚复工不久,党员服务队队员孟虎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发现该厂4个关口的电量信息消失,立即赶到现场。当时,厂里生产一切正常,孟虎说明来意,宫强一头雾水。
10分钟后,在仪器辅助下,孟虎锁定故障原因: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高压熔断器C相断相。看着换下来的烧坏的熔断器,宫强一阵后怕。
近年来,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建立市级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县级指挥分中心、供电所前端执行三级服务平台,依托电稽查、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手段,大幅提升“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技术水平。
“余老板,最近店里没跳闸吧?”5月23日,党员服务队队员蔡俊走进武当山脚下的本来民宿,询问老板余华丹。
上月中旬,蔡俊通过数据监测,发现这家民宿的用电量与实际负荷不匹配,上门检查发现空气开关出了问题。“当时临近‘五一’假期,预订房间的客人不少,用电问题不解决,对生意影响就大了。”余华丹笑着说,更换空气开关后,用电正常,“这个假期,收获不小。”
国网丹江口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尚涛介绍,“五一”前夕,党员服务队将远程监控与上门排查相结合,重点针对景区民宿、农家乐,共排查安全隐患65处。
“有了大数据,也离不开‘大脚板’。”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栾杉表示,“南水北调”党员服务队将弘扬服务、创新与奋斗三种精神,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打造具有水源地特色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