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进入盛期 今年的梅雨会更“暴力”吗?

每年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将进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么特点?它会变身成“暴力梅”吗?梅雨是否会引起流域性洪水?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五月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复杂,极端强降水频发,部分地区出现了阶段性干旱、高温等天气。周兵分析称,主要有四个特点:降水总体偏多、暴雨过程频繁;降水集中期偏早,阶段性强;强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重叠度高;阶段性区域气象干旱明显。

梅雨是东亚季风的重要产物,从目前来看,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已经先后入梅,我国的梅雨省份都相继宣布了入梅信息。入梅的标准是什么?周兵告诉记者,梅雨标准具有复杂性和科学性,梅雨的监测指标与入梅情况与梅雨到底在哪些地方出现是密切相关的,入梅的标准一直是业务和科研中的难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展了有关梅雨问题的大讨论,历时了两年时间,最后以气象台为代表的注重环流因素来考虑梅雨,以气候和研究部门为主的注重气象要素来考虑梅雨,所以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2008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始准备制定梅雨的监测指标,历时10年,在2017年5月12日正式颁布了梅雨监测指标。

针对梅雨阶段降水的各种特点,机智的网友们纷纷给梅雨季冠上“暴力梅”“二度梅”“空梅”的称呼,它们分别都代表了什么?周兵解释称,“暴力梅”即指强度非常明显,暴雨频繁的意思;而进入梅雨期后,第一个雨期确认结束,出现梅雨期中断,随后又出现持续性降水,进入第二个满足条件的雨期,称之为“二度梅”;“空梅”又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尽管梅雨在我国每年都出现,但在某些特定的区域,由于雨带可能会出现南北摆动和东西进退,因此降雨不是很明显,去年气象部门监测到江淮区域出现了“空梅”。

那么,今年长江中下游何时进入梅雨期?周兵表示,根据梅雨监测指标,江淮流域的梅雨区主要被划分为三个部分:江南区梅雨、长江中下游梅雨、江淮区梅雨。目前,江南地区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原因是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夏季风爆发以后华南、江南等地的降水明显增强。长江中下游一直是梅雨的“主战场”,经过分析研判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9日已经入梅了。

此前,南方地区经受了一轮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多地出现灾情,今年梅雨期降水量较常年是否偏多?周兵说,长江中下游地区从6月12日开始将要进入一个强降水极其明显和频繁的阶段,有可能在梅雨季出现极端强降水情况。通过中期预报来看,6月下旬副热带高压位置在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又会有一次南落的过程,势必导致梅雨持续时间可能变长,总降水量将会增多,所以今年防汛形势较不容乐观。

在风调雨顺的岁月里,梅雨季是常年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平均梅雨量343毫米。周兵指出,入梅的早晚与梅雨量有密切的关系,梅雨量最多的三年分别是1954年(789毫米)、2016年(662毫米)和1998年(596毫米)。综合分析发现梅雨强度最强的三年分别为1954年(强度指数2.7)、1996年(1.7)和1998年(1.3),都出现了传说中的“暴力梅”。其中,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暴力梅”举世闻名。1954年长江流域有76%以上区域出现过大暴雨,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安徽安庆,达262毫米,出现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性大洪水。8月18日,长江汉口站最高水位达29.73米,比历年最高水位(1931年)高1.45米。

专家建议,在防灾方面,作为公众,可以收听天气预报,尤其是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同时还要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对洪水来临和地质灾害发生都有规律性的认识。

周兵提醒,梅雨季节由于湿度高,因此很多用品等容易因为潮湿而发霉,同时对身体兼有也有影响,梅雨天是皮肤病和关节炎等疾病高发期,潮湿天气会增加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家庭要经常除湿和更换干燥剂,女性尤其要做好皮肤健康保护。

日常生活应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梅雨天衣服要常洗常换,最好选择易干且布料滑爽的衣物。梅雨天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期,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房间通风透气。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67 字。

转载请注明: 梅雨进入盛期 今年的梅雨会更“暴力”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