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李明君查看树苗长势。图②:魏路吉在塞罕坝展览馆进行讲解。图③:袁中伟正在操作无人机。本报记者 张腾扬摄底图:塞罕坝风光。孙 阁摄
初秋的塞罕坝,天高云淡。蓝天下,浩瀚林海连接广袤草原,叠翠流金。清风徐来,光影变幻,呈现一幅色彩绚烂的画卷。
“90后”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技术员李明君正沿着森林边缘,走向斜坡上新栽种的树苗。他蹲在半米多高的树苗旁,摆弄观察、认真记录。他背后的森林高大茂盛、铺满山坡,多年来为这片土地遮风挡雨;眼前的小树苗,正沐浴阳光,茁壮成长。“这些树苗长势很好,用不了多久,它们将会长成大树,长成一片林。”李明君说。
1962年至今,一代代塞罕坝务林人餐风啮雪、艰苦创业,将荒坡变成百万亩林海,建成世界上最大一片人工林。如今,年轻的“80后”“90后”林场职工成长起来,在前辈引领鼓励下,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阴河分场技术员李明君:
不怕苦,将奋斗精神传承好
李明君从小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长大。他的父亲是林场里的老职工,一辈子都在山上造林、营林。在他记忆中,童年时父亲每天很晚才回家,身上总是一身土。
2016年,李明君大学毕业,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工作。次年,他被调到分场生产股担任技术员。一到岗,他便下沉到一线——阴河分场红水河营林区,从事营林造林工作。红水河营林区在大山深处,那里职工不多,方圆几十公里无人家,职工们工作、吃饭、居住都在一排平房里。
一次和家里通电话,李明君描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没想到父亲却说:“我当年在营林区住的是黑土房,窗户是塑料布,四面漏风……”李明君一下子觉得很羞愧,心里暗暗下决心:“前辈们为了林场吃了这么多苦,我也要克服困难,鼓起干劲,把林场建设好。”
2018年冬天,李明君接到进山伐木的任务,结果突遇大雪封山,被困在营林区。一天晚上,他突发高烧,但营林区里没大夫,吃完了随身携带的感冒药,只能硬挺。那几天,李明君几次想给家人打电话说“不想在林场工作了,太苦太累了”,但拨通电话后,他还是选择了报平安。
就这样,李明君硬挺了一个星期,烧终于退了。他自我反思,一是意志还不够坚定,身体素质还需锻炼;二是工作准备不周全,“药品纱布等重要物资,应提前备好并检查,以防意外”。之后,李明君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平静地说:“事非经过不知难,苦难磨练意志,苦难也增添智慧。”父亲的教诲,李明君一直牢记在心里。
过去,林场攻坚造林需要用骡子驮着苗上山,或者人力背筐,顶着风雪运上山,每人每次只能背十几株容器苗。一名职工受“景区缆车”启发,提出架设索道,用缆车来运苗上山下山。索道架起使用后,大大提升了效率,节省了人工。
“咱林场的前辈们,既不怕吃苦,又会动脑筋、使巧劲,我要向他们学习,把奋斗精神传承好。”李明君告诉记者,今年他的主要任务是在红水河营林区附近一片干涸沼泽地上造林一百亩。他给自己定下小目标:争取树苗成活率98%,造一片活一片。“我会盯紧整个造林过程,认真检查经手的每一棵树苗,同时创新思路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李明君信心满满地说。
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魏路吉:
下决心,将精彩故事讲述好
上世纪90年代,经过林场大规模造林,塞罕坝地区森林面积已成规模。
以前,总场周围几乎没有休闲娱乐场所,学校老师就经常组织孩子们到山上“寻宝”、做游戏、画画,他们常常看到鹿、野鸡、狍子等动物。这一片片山林,给孩子们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1984年出生的魏路吉从小在林场长大,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总是不在家。“塞罕坝的孩子们从小看着老一辈务林人上山忙碌的身影长大,大家都以植树造林为荣。”她说。
后来,她去县城上中学,才发现很多人对塞罕坝不太了解。“那时,我就暗下决心,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塞罕坝是个好地方,这里有很多默默奉献的林场人。”魏路吉说。
2010年大学毕业后,魏路吉回到塞罕坝,成为一名展览馆讲解员,向人讲述塞罕坝的峥嵘岁月。
魏路吉刚上班时,展览馆以图片、实物、模型为主,很多细节内容需要靠讲解员耐心讲解。为此,她刻苦练功:上网看视频学习播音主持方面的技能,早起站在窗前说绕口令苦练嘴皮子;没事的时候,对着镜子背解说词,掐着表训练表情和语速。几个月下来,魏路吉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明显。她声情并茂地讲解出塞罕坝的今昔变化,让人点头称赞。
然而,做好讲解员,不只是背背解说词、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2012年,一位老大爷来参观时问,防治病虫害为何要凌晨3点上山?魏路吉当时没答上来,觉得很尴尬。于是,她请教了病虫害防治专业人士,又将准确答案用短信发给了老大爷。老大爷回复:“谢谢,向塞罕坝人致敬!”
这给了魏路吉极大的鼓舞。为了给大众讲好塞罕坝精彩故事,魏路吉和其他几名讲解员联系林场林业科、气象站、消防等部门,搜集各类关于塞罕坝的资料、老职工的事迹典型;将答不上来的游客提问记录下来,找专业人士解答。“我们花了将近5年时间,积累大量的图片文字材料,总算可以从容应对。”魏路吉告诉记者。
经过数次翻修扩建,塞罕坝展览馆现设有四大展厅,陈列图片、实物、模型及视频影像资料。如今,魏路吉和其他讲解员配合声光电设备并精心设计路线,不断提升讲解效果,展现塞罕坝务林人的艰苦创业历程、英雄事迹以及林场建设情况等,让广大游客更好地了解塞罕坝、了解务林人。
2017年以来,展览馆共接待全国各地600余批次、约10万人次来此参观学习。“把我知道的塞罕坝故事讲给全神贯注倾听的观众,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事儿!”魏路吉说。
森防站技术员袁中伟:
勤钻研,用科技将林场事业发展好
“80后”的袁中伟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技术员。说起森林病虫害防治,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背着沉重的药箱,举着喷头,漫山遍野地穿梭在林子里喷洒药物,杀灭病虫害。实际上,林场病虫害防治要复杂辛苦得多。
防治病虫害主要是防治幼虫病。如落叶松毛虫会在春天苏醒上树,吃大量树叶来储备能量进行羽化。因此,森防人员需要爬上树枝、捆上黏虫胶带,定期查看数量,判断幼虫高峰期。“以前,人防就是喷烟或者喷雾防治,喷烟须选择气压低、无风的天气,且喷药过程中众人要并排前进,所以每年春夏之交,森防人员凌晨3点就得起床背着机器上山,趁天亮前作业。”袁中伟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进步,飞机防治开始广泛应用。直升机速度快、载药量大,覆盖范围广,一个机次可以携带800公斤液体药、覆盖2000亩林地,两三天便可完成全林场病虫害防治任务。
今年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组织进行无人机洒药防治,一次防治十几亩地,特别适合树林茂密、地势陡峭等人进不去、直升机不易覆盖的地方。今年6月下旬,袁中伟操作无人机,在三道河口分场周边林区起飞,高空悬停,通过机上的高清摄像头,巡查树木病虫害防治情况。
袁中伟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首批持证上岗的无人机操作人员。去年夏天,他和林场其他部门几名业务精通的年轻同事一起前往北京,接受封闭式培训,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资质。
“驾驶无人机,既要学习高度、风向等操作知识,还要上机模拟飞行,练习手感,比如‘悬停’等动作。”他发现,这比学开车难多了,无人机在空中可不是说停就停,而是上下飘浮、左右摆动,除了操作,方向感、空间感非常重要,稍不注意就掉下来。“左边旋钮上下飞,右边左右飞……”袁中伟没日没夜地练了20多天才学会,最终顺利通过考试。“我希望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守好眼前的一片绿。”袁中伟说。
最近,袁中伟又琢磨起物联网测报灯。这种设备每天晚上8点半以后发出灯光,吸引趋光性飞蛾,再通过电击让飞蛾掉进装有摄像头的金属箱内。摄像头每20分钟拍照一次,生成数据和画面传到森防站指挥部,分析这些数据,便可以检测飞蛾夜间活动规律,提前研判病虫害趋势,高效防治。“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塞罕坝事业发展。”他说。(记者 张腾扬)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1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