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雨倾盆,他用“海绵”为城市筑坝
任大雨倾盆,他用“海绵”为城市筑坝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周一有约
◎新华社记者 姜辰蓉
暴雨瞬至,倾盆雨水在地面迅速汇聚,向下水井口奔去。但随着降雨持续,排水系统超载,大量地面积水产生,严重时车辆也被内涝的“海洋”围困……当通过网络看到这样的情景,身在海外的侯精明感受到责任的召唤。
“我曾在德国、英国留学,并从事与水相关的研究。看到国内不少城市遇到雨季内涝的问题,我就决定回国。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祖国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我的愿望。”侯精明说。
当侯精明还是一名大学生时,一位老教授曾对他和同学们说:“你们中将来有人可能会选择出国留学,我希望你们完成学业后能回来报效祖国。”十多年来,侯精明在海外相继攻读硕士、博士,还完成了博士后相关研究,但他仍时时牢记恩师的话。2016年,他回到祖国,其后入选国家青年特聘专家。
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率以每年约2%的速度增长,高速发展中,问题也随之显现,城市内涝就是其中之一。“城市发展中,最先考虑的是人的问题,自然因素往往会被忽略,很多国家都有相同的发展历程。”侯精明说,“强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交通瘫痪、财产损失,甚至有人因此失去生命。”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每当暴雨来临,别人避之不及,侯精明带领的西安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成员却争相往外跑。他们要到各个易涝点去实地观测,收集资料,建立涝情数据库。
他们发现了许多导致城市内涝的因素:在一些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由于硬化面积占比大,不仅会减少下渗水量、增加地表径流,还因硬化的地面导致汇流速度更快,极易在地势低洼路段和下穿通道形成内涝积水;部分管网排水能力不足,汇入雨水下排不及,有的地段被雨水冲刷来的树叶、生活垃圾等堵塞了雨水口;不少城市片区排水管网系统雨污合流,污水中的垃圾容易堵塞管道,加上维护不及时,导致管网淤积……
“不同城市自然因素、建设情况等不尽相同,要根治内涝,让城市在强降雨来临时不再‘看海’,需要找准每个城市的‘病因’,对症治疗。”侯精明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和国内多个地方的政府部门开展合作,为城市细致“把脉”、精准“开方”。看到提出的方案从电脑模型变成实际场景,一处处内涝点被解决,城市的痼疾得到缓解,侯精明感到欣慰。
作为陕西省水模拟及灾害管理创新团队负责人,侯精明理想中的“健康”城市是“海绵城市”。这种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被称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应具备渗、滞、蓄、净、用、排六大功能,雨水有足够的空间,不会无处可去,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他说。
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地区正在进行“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侯精明和他的团队也参与其间。他们在深入研究和实践中发现,迄今,各地“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依托灰绿工程设施来开展,但对灰绿设施如何优化布设、源头到末端调控设施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研究不够;工程实施主要在市区,但对与之息息相关的城郊、流域等关注不足。
他们希望能在目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灰绿协同、统筹城乡、因天地制宜的“大海绵城市”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城市与流域、天空与地面、供水与排水都能交叉融合,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
在研究之余,侯精明还和团队成员一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强降雨环境下的逃生游戏,并建立区域大数据平台,为域内居民提供极端天气预警、内涝规避提醒等服务。对此,侯精明说:“‘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也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完成的,它需要更多人的了解和参与。我们也很愿意承担起科普、服务的责任,减少内涝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这一问题,和我们一起为建设美好城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