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武廊”气象灾害防御协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针对今年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通州区已率先完成气象网站建设,廊坊、武清两地气象设备建设正在对标城市副中心抓紧布局。未来,通州区计划在运河岸边布局有气象监测功能的智能灯杆,补充监测数据。
从地图上看,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区组成了一个“黄金三角”。蜿蜒的北运河由北向南,依次流经三地。相邻的地理位置,相似的水文状况,相通的天气过程,让三地在气象预报中,成为紧密相连的共同体。近年来,三地推进信息共享、设备共建,不断织密气象服务保障网络。
“通州区也和朝阳区、大兴区相邻,因为同在一个数据平台,我们随时可以调取这两个区的气象数据。但一跨省,数据就不联网了。”通州区气象局副局长温煦坦言,以前通武廊三地之间的气象数据并不互联互通。
2019年,三地气象局共同建设“通武廊”气象灾害防御协同工作平台,三地气象信息实现互通。
“看似只是数据的简单汇合,实际上是跨省协作,意义重大。三地可以共享数据、开展平台会商,还可以互相查漏补充,避免漏掉重要的天气过程。”温煦介绍。比如,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天气过程是从西北来的,通州第一时间发现气象信息就会向下游地区发出提示信息和预警。每年也会有从南边上来的天气过程,虽然少见,但这样的天气过程往往会带来充沛的水汽,造成较大影响。协同互通后,廊坊、武清第一时间监测到这些天气过程就可以向通州发出提示。
今年,北运河通州段将全线通航,这是列入三地气象部门重点工作目录的一件大事。其实,早在2019年,三地气象部门就已联合启动京杭大运河气象服务保障项目。以通州气象站网建设标准为参考,在运河沿线布设气象站网,提升运河沿岸气象监测设备密度,通过站点、雷达以及卫星的数据共享,为堤岸整修、河道治理、水体改善、北运河京津冀段旅游性通航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温煦介绍,2019年,通州区陆续新建42个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通州区自动气象站数量也达到66个。将来,通州区还计划在运河岸边布局有气象监测功能的智能灯杆,补充监测数据,进一步织密气象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