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东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邮筒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的一些党群服务中心看到,邮筒“披上”了中国红的外衣被重新启用,专门用来收集人民建议。
“在小区垃圾房旁设置红领巾流动小岗位,由居住在小区里的少先队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向小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今年寒假期间,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小学学生丁梓轩到南翔东社区“我嘉邻里中心”参加少儿活动,看到了摆放在那里的人民建议征集邮筒,便把自己的建议和心愿投进了邮筒。
“我投的建议很快就有回音!”春节刚过,丁梓轩就接到来自丰翔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对她提出的建议作出表扬,并告知建议内容已列入社区建设日程。
据悉,2022年元旦后,在区党群服务中心、区政府大楼、区行政服务中心和12个街镇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嘉定图书馆、“我嘉邻里中心”、街镇机关大楼等人流量密集的一些公共区域,嘉定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设置了52个“中国红”邮筒。一个多月来,通过邮筒已陆续收到人民建议20多条,内容涉及“在公交站点安装手机充电设备”“将上海轨交14号线嘉怡路站更名为江桥站”“在紫气东来公园增加夜间照明设施”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邮筒上都印有投递须知以及链接“随申办”和市、区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矩阵的二维码,市民可通过“随申办”App扫码递交建议。同时,邮筒上还配备纸质征集单,不方便使用手机的人也可直接将建议写在纸上投递。每个邮筒都落实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并明确开箱查收、沟通联系、办理反馈、建议上报等工作流程,确保收到的建议“件件有回音”。
嘉定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负责人说,“中国红”邮筒是倾听民声、尊重民意的象征,是积极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的务实之举,以此为抓手,不断完善建议收集办理制度,确保收集到的建议规范、快速、有效办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高效和实效,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的“金点子”化作城市治理的“金钥匙”,汇聚起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余东明)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