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内,有6个病房,12个家庭在这里周而复始。不断有患儿出院,又不断有患儿住进来,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12户人家就如同住在合厨的走廊里,每天在相互安慰着、鼓励着、焦急着,为对方,也为自己。

因为白血病患儿免疫力极低,所以家长们不能出去买饭,唯恐一个微小的不慎而带来病菌,所以在这个大走廊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厨房。小厨房是七年前,医院用一个闲置房间改造的,大约四平方米、两个灶台,足可以容下两个人做饭炒菜。每到吃饭的时间,年轻的家长们按着时间排着班做饭给患儿们吃,也许看着自己的孩子吃下一口干净可口的饭菜,才会看出自己的生活向前熬过了一天。在2000多个日夜,"小厨房"的这口锅已经熬出了百余家的甜和苦。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女儿说将来要给我做饭呢"

7月30日11时的时候,小厨房已经热闹起来,伴随着饭菜传来的香味,还有家长们交流时的谈话声、食物在锅里发出的"嗞嗞"声,厨具碰在锅沿时发出的"铛铛"声,就像住在合厨的厨房里一样。28岁的陈烨(化名)正在做着排骨,他已经忙了一上午,只为生病的孩子能在中午吃到可口的饭。管理病房的护士王岩介绍,小厨房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彼此之间不会计较太多,有些患儿出院的时候车里实在塞不下了,就会把锅、盆以及各种调料都留下来,给其他的患儿家长使用,好在锅里的饭菜都是高温消毒的,而且小厨房处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卫生不存在问题,但是刀具和菜板一定是自家的,因为这些厨具无法经过高温消毒,对于白血病患儿来说,经不起任何一次感染。

41岁的唐秋(化名)正在给自己的女儿包着馄饨,小厨房能同时容纳两个人,今天排到她第二批做饭,时间还来得及。唐秋的女儿13岁了,是一个特别勤快懂事的女孩,每天会给瘫痪的奶奶洗头和洗脚,这是唐秋每每向人炫耀的话题:"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发现女儿渐渐地不那么勤快了,给奶奶洗脚的频率越来越低,只是喜欢一个人躺着,每次问到她的时候,她总是说累。"也许是孩子学习真的累了吧,唐秋并没有过多的在意,但是随后孩子开始低烧,身上开始出现了小红点,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血项不正常,建议立即到哈尔滨来就诊。经诊,女儿患了白血病,于是唐秋一家就搬进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每天做饭、陪女儿说话,带孩子治疗,成了唐秋全部的生活。

"五个多月过去了,大家每天都在小厨房碰面三次,有时候谁做了好菜,就会分给其他的孩子尝尝。在一口锅里吃过饭的孩子里,好多的孩子已经康复出院了,每到有孩子出院的时候,病房里的孩子爸爸们都帮助拿东西扛行李,送他们下楼,孩子妈妈们也依依不舍地说着话。也有的孩子没能等到康复,听说不久前就有一个孩子原本打算骨髓移植,可是孩子连移植那一天都没等到就没了。好在绝大多数孩子情况都是不错的,我女儿就比年初要好多了,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每天给她做好饭,用三顿饭来记录着一天天的时间。我女儿说,将来还要给我做饭呢,我等着孩子快一点好起来,我觉得她的做饭手艺和能和我一样好。"唐秋的手里一面忙着包馄饨,一面说着。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我儿子蹭了唐姐两个月饭"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病房里,住的都是年纪小的患儿,因此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年轻人,唐秋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因此在这里大家忽略了她的姓名,只叫她”大姐“。唐秋也的确有大姐的样子,她是现任的”厨房管理员“,每天负责给厨房开门、消毒、清扫。

小厨房在早饭的时间至少要使用两个小时,所以大家从6点钟就开始做饭了,那时候护士王岩肯定没办法到岗,但是厨房总要有人管理,所以一定要设一个管理员。随着患儿不断出院,管理员也在随时更换,每天开门锁门打扫卫生。前一任管理员是一个小姑娘的奶奶,孩子出院以后,大家和护士都推选唐秋当管理员。唐秋很负责任,每天六点种准时去开门,在晚上大家做完饭之后做最后的清理,并打开紫外线灯,为厨房消毒50分钟。"其实大家都很自觉,在做完饭之后都会清理好自己的厨余残物,基本上不用我再做什么。"唐秋说。

30日中午,王丽(化名)给4岁的儿子做了炒火腿:"我可不如大姐做饭手艺好!我儿子就‘蹭’了大姐两个月饭。"王丽的儿子与唐秋的女儿同症,住在同一间病房,只是比她来得早一点。王丽的儿子也是突然出现低热、贫血,小脸发白。护士王岩介绍,"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时时都缠着他妈妈,自己不舒服不想吃饭,也不让他妈妈吃饭,即使是孩子爸做好了饭,也只能放在那看着。"王丽回忆,那段时间她就一天一天地抱着儿子,有眼泪也不敢当着孩子面流。

"当时我都觉得孩子可能要不行了,就每天抱着孩子,饿了就趁孩子睡觉的时候‘偷偷’吃一口,因为照顾他也很消耗体力。随着治疗,孩子的病好些了,孩子爸回去打工了,毕竟看病需要钱。这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儿子要吃饭,又不允许我去做饭,我只要一离开他就哭闹。当时多亏了大姐了,大姐每天做饭的时候都会给我们带出来一份,两个孩子在一个锅里吃了两个多月饭,她炸的鸡翅就像卖的一样,孩子说特别好吃,连我都忍不住想尝尝。"王丽说。

"好在现在情况越来越好了,现在孩子已经能走了,我的生活也熬出来了,现在我可以去做饭了,如果菜色好,还可以再分给大姐一点儿。"王丽一面给儿子喂着饭一面说着。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第一个在小厨房吃饭的孩子中考了

"我前些天在小俊爸爸的朋友圈里看到,孩子今年参加中考了,虽然没赞或是留言,但是感觉心里一阵温暖。"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护士任雅兰说。任雅兰是2019年底刚刚从血液内科6楼病房调出来的,从2013年小厨房刚刚建立起的六年时间,一直是她在负责这个病房。而小俊是当年进入这个病房的第一个患儿,小俊的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批在医院的病房里炒菜的患儿家长,他们到现在都保持着联系方式。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小俊家住伊春市,任雅兰只记得他当时还在上小学,妈妈没有工作,每天负责照顾孩子,孩子爸爸在外面打工,小俊特别懂事,他的血管比较差,护士有时候打针的时候打不进去,孩子疼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也不肯哭出来,还一个劲儿鼓励护士说:"阿姨,没事,我不疼,再来一针。"孩子爸爸到医院的时候也总是帮护士擦地,在小厨房做完饭之后,也总是用抹布把灶台清理干净。任雅兰说:"我记得很清楚,小俊爸爸在小厨房第一次做饭的时候,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说:‘这样太好了,又干净、又省钱。’"

血液内科护士长曹丽娜介绍说,小厨房是2013年血液内科由旧楼搬到新楼后成立的,因为白血病患儿免疫力非常差,接触到少量的细菌即有可能造成感染,此前患儿家长都在外面租房,用高压锅每天为碗筷消毒,之后再把做好的饭菜拿到病房里,但即使是这样,仍然存在着带菌的风险。为此,血液内科利用了病房里一间大约4平方米的房间做了小厨房,并加大了用电功率,供患儿家长免费使用,从2013年至今,已经有百余个患儿家长在小厨房里做过菜。

"我也加了一些家长的微信,经常关注着他们的朋友圈,每当看到他们发孩子相片的时候,都会点开看一看,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回想起来,他们在病房住院,吃着小厨房饭菜时候的小样儿,还历历在目。我们一次次改善小厨房,每隔一段时间就彻底清理一次,就是希望小厨房能更好地配合我们治疗,希望这些孩子能康复起来,希望有一天他们能离开医院,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该科主任张为伟说。

来源:龙头新闻

【来源:生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32 字。

转载请注明: 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小厨房:一口锅“熬”出百家滋味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