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上任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特汉1月2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致函中国高官,希望为打破当下的僵局提供机会。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月24日消息,随着两国关系恶化,澳中陷入多个贸易纠纷中。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和大麦遭受了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澳洲龙虾、牛肉、棉花和木材的出口也因各种原因遭到延迟清关和禁运。当地媒体报道称,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以后,其中,澳大利亚的大麦正在以折扣价出售,这大大降低了澳大利亚大麦的溢价。
当地舆论普遍认为,如果不能和中国修复关系,澳大利亚2021年的出口前景不明。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说,如果中澳爆发全面贸易战,根据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的建模数据,如果两国贸易减少95%,澳大利亚GDP将损失6%。而2019年该国的GDP总量为1.4万亿美元,因此澳将损失840亿美元。
澳大利亚吃了个大亏后,又想将目光投向中国。去年12月,特汉上任后,他便透露,他给中国高官写了一封信,希望重新建立对话渠道,解决双边贸易争端。特汉没有透露是否在信中敦促中方停止对澳大利亚商品的进口禁令。特汉还声称,政府专注于双边解决煤炭争端,但也不排除将来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对此,中方多次明确提出,澳大利亚一直对中方充满偏见,把中国发展视作威胁,是中澳贸易关系恶化的根源。不过,莫里森政府并不想从中澳关系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只想从技术上解决双方的贸易争端。特汉的对话请求,目前看也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山东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也曾表示,澳方很多学者表示,特朗普下台了,但“特朗普主义”留在澳大利亚。美国新总统拜登上台以后,很多政策没有推行,局势并不明朗。澳大利亚现在的试探性举动有两方面考虑:第一,美国换了领导人;第二,经济方面的考虑即“半脱钩”。于镭称,如果澳大利亚真的要改变两国经贸关系,也要看看对中国投资是否解禁,不能只要求中国单方面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