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余璐)在-40℃和高达80℃的环境中如何从事气象工作?怎样解决“局部地区”天气情况看不准的问题……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一批气象黑科技的亮相,展示了气象赋能城市建设、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新进展,以及气象融入各行各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践行双碳承诺。
气象装备“黑科技”聚焦环境服务
监测标准气象观测要素的机械狗亮相2022年服贸会。人民网记者余璐 摄
一只名为“ULD3000”的机械狗,可以在低至-40℃和高达80℃的环境中从事气象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经济专题展展区,记者发现,机械狗是—架设计精巧的无人陆地探测器,它可以监测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太阳辐射、颗粒物等标准气象观测要素,且无须物理指北即可在移动中同时测量风速风向。参展商介绍,机械狗可以代替人工,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应用于多种极端天气中的气象要素采集。
怎样解决“局部地区”天气情况看不准的问题,天气雷达的更新换代无疑是重要一环。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相控阵天气雷达,可以将传统气象雷达的体扫时间由6分钟减少到30秒,分辨率由1公里提高到30米,扫描仰角由0°至19°提升至0°至72°。这种新研制的阵列天气雷达,能够有效提高对中小尺度强天气的探测预警能力。
在地球工程领域,人工影响天气在国家重要活动保障、抗旱防涝、森林灭火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服贸会上,记者了解到,新舟60气象机就是国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主力军,中国气象局目前使用的4架新舟60气象机,具备冷云和暖云增消雨作业、复杂气象科学探测、空地协同控制等功能。
气象软实力助力“双碳”经济
记者还看到,服贸会上展示的“GEOVIS碳星球”能够实现全景网格化碳排放数据的近实时快速计算和呈现,实现全球碳排放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显示,将全球碳排放的时空动态从“过去时”推进到“现在时”。
在助力双碳经济的过程中,气象的赋能使得防灾减灾救灾全链条更加牢固。例如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台风巨灾模型及台风实时损失评估平台“风眼”,正是气象赋能金融场景的应用。中国台风巨灾模型可为支撑巨灾保险产品开发、费率厘定、理赔响应、风险累积管理及再保方案设计。模型还可基于应用场景提供面向政府和产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防灾减灾服务。
“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为公众带来“气象+期货”新体验、新成果。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气象服务双碳经济,不仅能够弊害,还可以驱利。在2022年服贸会“环境服务·双碳经济论坛”上,“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正式发布,中央气象台和大商所共同研发的温度指数,能够量化农业等相关敏感行业受到温度的累积波动影响,是服务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领先指标,也是“气象+期货”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典型成果。目前,温度指数已被国内外一些大的粮食企业用于预测大豆、玉米等重点农作物生长情况和价格波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