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奥运会都有这样一个群体在进场时甚是夺人眼球,那就是难民代表队。难民,他们连归属的国家都没有,却依旧存活在人们周围。这些年,爆出了许多难民的新闻,让人心痛,最出名的便是那个被大海冲到沙滩上的三岁小孩的尸体,他在偷渡的过程中不幸死去,他跪俯在沙滩上似乎在请求世界原谅他的到来。究竟难民的问题如何解决,难民的数量怎样才可以减少。
在许多有名的摄影师通过摄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触目惊心的照片时,有人不禁发出疑问:现在中国有了一点经济实力,为什么不可以帮帮他们?中国能帮吗?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很久以前的中国,确实接收过一些难民,最后的结局如何?匈奴人与东汉王朝的内战,突厥人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等等,似乎都在印证着引狼入室的结局。先不说这些主观问题,我们聊聊一些客观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哪里还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帮助他们,并且难民的引入,一系列的法规会不会需要改变,资源分配是不是又要重新洗牌?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角度来讲,中国都是不能容纳来自各国的难民,真的有心无力,并非是太无情,而是历史的教训让人止步于前。
中国对难民极度的严格把关,因此很少会出现难民与中国相关联的新闻,但是正因为西方国家的发达以及接收难民的责任分配,我们时常会看到难民偷渡到西方国家的新闻,还有那些在偷渡过程中被活活饿死闷死的事件。《追风筝的人》中作者描述这个过程为最为难堪的经历。但是,难民只有逃这一个选择吗?难民大多是来自叙利亚阿富汗这种战乱地区,只要还有战乱发生,国家就会一直处于动荡,在自己国家可能会炸死,偷渡到其他国家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为什么不逃呢?
战乱的国家是这些西方国家对利益追求过程中的牺牲品,他们的家园被破坏与他们有着极大的关系,家破人亡是他们自私的决定,要说中国肩负接收难民的责任,为什么不说是西方国家更有责任呢?究竟谁才是难民的塑造者,这“烂摊子”又该谁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