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可以看见,中南半岛的地形只是不利于黄线方向的战争,而对红线方向的战争基本没有阻碍,所以半岛国家间的战争也基本上只发生在红线方向。同样的,地形也决定了农业发展:湄公河,湄南河,红河和伊洛瓦底江的冲积平原滋养着农业人口,也埋下了文明的种子。然而,如您所见,有好多条河谷,每条河谷的人都不一样,问题来了…
2.文化。越南因为地理上的相近,受中国的文化影响很深,但半岛上的其它地域则不然。但是,这并不是说,除开越南北部外处于同一个文化圈的各族就能够被轻易同化,语言上的隔阂和较少的主体民族人口很不利于征服战争的进行。
3.曾经的强权。
高棉帝国。你看,也不是不可能,整个南部平原都被征服了,周边占婆这种小国能苟延残喘完全是托地形的福。但毕竟落后或并不突出的经济/文化/科技加上低效的政府并不能让人数上不占优势的高棉人统治如此广大的多民族,多文化疆域,更不用说高棉的军事实力也并不是什么碾压级的存在。所以之后高棉的领土理所应当的萎缩了。
素可泰。橘色部分为素可泰,红色为高棉,看这局面是不是觉得还有戏?只要素可泰和高棉互相吃掉一个,大一统是不是就指日可待了?然而并不能,一是军事上二者势均力敌,二是吃掉与自己体量相近的民族实在太难。
15世纪的中南半岛,随着澜沧王国,大城王国的崛起,15世纪的中南半岛进入到了类似战国的局面,甚至比战国更糟,毕竟语言的隔阂客观存在。然而,战国总是要被强者终结的。
极盛的吞武里王朝,也是差不多统一了,但是还是受条件(军事,文化,行政,科技)所限,没能长久。之后就是征服了南方的越南和暹罗争夺中间地带的无聊故事了,直到欧洲人的到来。
那么为什么中南半岛一直得不到统一呢
1.北方强邻
中原政权对中南半岛有干涉的动机,这是肯定的,但同时中国远征军往往面临着有心无力的状况。受地形限制,中国军队进入中南半岛只有两条通道:从广西到越北,从云南到缅北。然而这两条路线对后勤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得中国军队的军事行动往往面临着风声大雨点小的困境。尽管如此,中国的军事存在确确实实在在一些节点上改写了中南半岛的历史,像是中断了缅甸统一进程的元缅战争或是搅乱了缅甸帝国梦想的清缅战争。
2.地方行政
与印度情况类似,近代前不包括越南的中南半岛诸国并没有建立起中国形式的官僚政府,而是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共同体。在这些共同体中,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在统治上很少受到中央的制约。如果说核心地带的诸侯们还能因文化/经济/血缘的关系团结在一起,边缘地区的属邦就很难说了。
说到边界,东南亚的诸王国/帝国在近代前都没有明确的疆界,有的只不过是相互交错,有时扩张有时收缩的势力范围而已。不少小邦国同时向多个宗主效忠,而几乎所有国家都向中国效忠。这就导致征服战争的目标往往是争夺宗主权,而非民族的迁徙和扩张。
3.缅甸
单论面积而言,缅甸确实建立起中南半岛最大的帝国。它(东吁第一帝国)的突然兴起和崩溃戏剧化地说明了一个早熟的帝国的命运。1580年的东吁。
从1530起,东吁从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城邦,凭借着恰当的时机,先进的技术(葡萄牙人的火器),剽悍的民风(相对大城),坚定的意志,优秀的将领,征服一个又一个强敌,建立起空前绝后的大帝国(就东南亚历史而言),让诸王之王的名号传遍四方。就这样一个帝国,1580年鼎盛,1581年叛乱四起开始解体,到1599年第一帝国覆灭,前后也就用了20年时间。黄色部分为叛乱初期东吁王权所能实际掌控的大致区域。这次波澜壮阔的大叛乱换算成中国版本大概就是把七国之乱换成七十国之乱,让汉景帝过把瘾。
除开上文讨论过的通用因素,这次东吁的失败也有些具体原因:1.缅甸自身不稳,民族上掸族根本不买缅族的账,东吁诸侯也是离心离德,就连莽应里的叔叔也起来反叛他,后来不堪重负的农民也纷纷起义。2.大城等属邦自治地位太强,作为独立政治实体,他们随时都有资格摆脱缅甸的控制。3.莽应里极其糟糕的平叛策略。后来莽应里的子孙还算争气,重新统一了缅甸。于是东吁和大城平行发展,直到150年后贡榜王朝崛起,再次灭了大城,重演了170年前的历史。不过这次破碎大一统梦想的不是叛军,而是清朝和一个华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