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官兵在岛上巡逻。陶昱 摄

  新华社海口2月10日电题: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首水锋、陶昱、尤誉颖

  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连驻扎在东瑁洲。这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岛,过去是“遍地珊瑚礁,鸟儿不落脚”的荒岛。守岛官兵以岛为家,不断改善小岛生态环境。目前岛上的热带植物有260多种10余万株,植被覆盖率达90%。海岛变成了一座“美丽岛”。

  近日,上级又给连队送来4件“大礼包”:光伏发电扩容设备、湿垃圾处理器、无水洗衣机、绿能补给舱,“美丽岛”升级成为“生态岛”。

  过去岛上一直用柴油机发电,若发电机故障,或风大浪高油料补给不及时,断电时有发生。前些年,岛上启动太阳光伏电站建设,今年又对光伏电站进行维修扩容。光伏组件不仅能发电,在屋顶大面积铺设后还能起到遮阳隔热作用,减少室内降温能源消耗。

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杨勇富在检查维护光伏发电组件。梁聪 摄

  “有了这套设备,我们岛上用电更方便。”连队电工班长杨勇富说,他在岛上负责发电12年,见证了海岛用电变迁:从手摇式发电机到新式柴油机,再到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设备的升级换代折射出海防官兵生活的喜人变化。

  “将湿垃圾变废为宝成肥料,岛上垃圾少了,环境会变得更好。”负责连队后勤工作的上士王业历不停地擦拭着他的新装备“湿垃圾处理器”。

  海岛生态环境脆弱,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对海岛周边海域环境造成影响。此前,连队就配发了垃圾分类桶,对垃圾进行分类。

  现在,王业历每天又多了一项重要工作——把分好类的湿垃圾放入“湿垃圾处理器”,由机器粉碎搅拌、发酵、降解,产出物可以用来饲养家畜,或者和落叶、杂草等进行二次堆肥发酵后施肥树木。

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王业历在操作垃圾处理器。陈楚翔 摄

  “东瑁洲全面推行垃圾干湿分类,将湿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基本实现了湿垃圾不出岛。”连长卢昊文说。

  连队训练任务重,官兵“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常态。由于远离陆地,岛上缺乏淡水,而盐分高的井水又会影响洗涤效果。

  “无水洗衣机”不用水、耗材少,通过裂解细菌污渍、微波高效分解、超声、清洗清滤、全程紫外线消毒等处理技术,一次可洗20多件作训服,而且洗后即穿,不用熨烫,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两间小屋内,无土栽培的蔬菜在LED灯光的照射下茂盛生长,这是东瑁洲的绿能补给舱。

  以前,守岛官兵吃菜靠海运,遇到台风等天气,补给船无法上岛,便吃不上新鲜蔬菜。虽然官兵自建了菜地,但产量仍然十分有限。

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杨过在绿色方舱。陈楚翔 摄

  中士杨过介绍,绿能补给舱是一款可离网供能、全智能控制、高效生产的新型立体种植设备。内置LED光促进植物快速生长,蔬菜半个月可成熟一茬,与阳光温室相比单位面积产量高,无菌无农药,健康环保。

  “绿能补给舱建成后,就成了岛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战士们空闲时间喜欢到绿能舱‘赏菜’。”连队指导员王业鹏说。

  站在绿能补给舱里,王业鹏细数东瑁洲的其他变化:建了生态制水系统,产生的生态水通过直饮水管线直接通往班排;全自动污水处理系统不停运转,每天可处理各种废水10余吨……“从昔日荒岛到‘美丽岛’,再到‘生态岛’,我们不仅要为国守岛,还要把岛建设得更好!”王业鹏说。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10 字。

转载请注明: 东瑁洲“生态岛”成长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