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李攀奇 郭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9日推出:《续血性铁骨 护山河无恙》。
我是“杨根思连”战士付东旭,当年老连长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保家卫国、舍生忘死,也激励着我在任务中奋勇争先。老连长出国保卫祖国,我们作为维和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世界人民和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4岁的付东旭是一名老兵了,他还清楚地记得,七年前第一次踏入“杨根思连”的那一幕。付东旭说:“下了火车之后先把我们拉到连队门口,有四个旗手,踢着正步,转体,靠脚,一下就把连旗给扯开了。我们30个新兵站在下面热血澎湃。”
杨根思,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连长杨根思率领连队三排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杨根思连”指导员王玉恒说:“坚守住小高岭,美军就无法逃脱我们的包围圈。同时,美军肯定会用最大的火力、最多的兵力去攻占这个小高岭。这个艰巨的任务是由老连长主动向营里申请的。”
接连击退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冲锋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杨根思命令伤员带着唯一的重武器撤下阵地,自己抱起炸药包,扑向敌群,与美军同归于尽。王玉恒说:“在登上小高岭阵地前,老连长曾给全连官兵做阵前动员:我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终于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战旗方队10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付东旭手擎“杨根思连”连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付东旭说:“当下达‘向右看’口令时,头猛地一甩过去,瞬间天安门广场大大的国徽照耀在我的眼前,当时感觉手擎着我们‘杨根思连’的荣誉战旗,传承老连长‘三个不相信’的精神,更能让老连长看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后的盛世。”
在“杨根思连”,有一张空床铺,上面放着杨根思的姓名牌和战斗背包,书架上放了一本已被翻得有些破旧的书――《特级英雄杨根思》。抗美援朝精神不断激励着连队赓续血脉,砥砺前行。
2015年,付东旭在淘汰率近三分之一的集训队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
2016年7月8日,南苏丹首都朱巴燃起战火。当时,一些国家的维和人员已撤离。为保护联合国营区和难民营安全,我维和官兵选择坚守。付东旭说:“就在我们营区门口那条路来回打、来回打。子弹真的就像放鞭炮一样,霹雳啪啦霹雳啪啦,时不时有迫击炮、火箭筒。”
两天后,一枚火箭弹突然击中正在执行任务的105号步战车并爆炸起火。“杨根思连”战士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另有5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
目睹战友牺牲后,付东旭和其他中国军人没有后退。连队挑选了八名骨干组成“敢死队”,冲锋在与武装分子对峙的第一线。付东旭也在任务关头火线入党,入党申请书上,他写道:誓死保卫中国营。付东旭说:“两个人一箱弹,3000发,我们在维和战场,就像是老连长在朝鲜战场一样,为世界人民和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以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捍卫和平,中国军队做到了。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1周年,已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彰显了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形象。
在“杨根思连”,每逢新兵入连、老兵退伍、老连长牺牲纪念日、连队命名纪念日,全连官兵会一起叫响老连长杨根思“三个不相信”战斗宣言。如今,这样的日子又多了一个――维和烈士牺牲纪念日。
杨根思连队连魂:“我们的连魂是: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今年5月9日,是“杨根思连”命名70周年纪念日,纪念仪式落幕不久,连队便开赴中原腹地某野外训练场,展开全要素实兵对抗演习。“杨根思连”连长李照隆说:“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我们传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做好练兵备战工作,在面对侵略者的时候,做到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李攀奇,在“杨根思连”,遇到的每一名战士都对老连长杨根思的战斗事迹熟记于心,这种熟悉来源于他们从入连的第一天就接受的红色教育,读的第一本书是杨根思的故事;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英雄儿女》。指导员王玉恒说,老连长的故事早已是他们的“肌肉记忆”。维和、抗洪、演练……他们扛起连旗,同时扛起了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英雄从未走远,我辈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