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跟踪督察组,不如整治环境污染

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进行中,“谍战剧”也正在上演。据《中国环境报》披露,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下沉督察伊始,“暗访车”就被泄露了车牌,督察人员仿佛被装了GPS,行踪都被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掌握。(5月4日  《北京青年报》)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打击非法排污,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职责。但是,在督察组下沉地方督察时,其行踪却被地方时刻掌握。连督察机动组的底细都尽在地方反督察信息中。督察环境治理的力度,与地方反督察的小聪明,两种力量彼此较量之下,更凸显了督察环境的现实重要性,也警示地方,与其跟踪督察组耍小聪明,不如一门心思治理环境。

中央督察组被地方跟踪之事,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每一次中央督察组被地方跟踪,反而暴露了地方在某项工作上存在心虚胆怯、对付中央的不当做法,其想掩盖的,恰恰是督察组想获得的真实情况。当地方用尽心机去跟踪中央督察组,不是盖得实,而是欲盖弥彰。

事实上,中央督察组早已获得了这些地方环境污染的基本数据信息,督察组在与地方“较量”中,也采用了诸多反套路的科技手段,坚持底线,坚守原则,就是为了全面掌握地方在环境污染方面的真情,并最终向督察所到地区和中央反馈督察情况。

讳疾忌医最终会误了病,提升“治病”成本。地方在发展经济中,不注重采用有效的污染治理手段,能拖则拖,能缓则缓,待到中央督察组督察时才敷衍遮掩,恐怕骗不了中央督察组,更骗不了所在地方的群众。中央督察组既然来到地方督察情况,就已经从群众等各个渠道掌握了相关信息,地方如果再护犊子、遮盖子,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近些年,因为跟踪中央督察组、不把心思放在整改上而被问责的干部,其愚蠢的做法早已被公之于众,倘若再重蹈覆辙,岂不是低智低劣?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督察组并未被地方的跟踪束手无策,而是采取了多种“反套路”的做法,有效应对了各种“围追堵截”,查到了真情,掌握了“病因”,这有利于中央和相关地方加快发现的环境问题整治力度,也能全面掌握和科学评判在环境治理、应付中央督察的相关干部的所作所为,从而对相关人员在问责方面、在干部使用方面因人施策,不给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做表面文章的干部以可乘之机,不给环境治理留下隐患。

治理环境污染,事关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与否,事关各地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绿色发展,惠及人民群众。跟踪中央督察组,凸显了一些地方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或不愿意治理、不愿走、不会走绿色发展道路之窘,这需要各方持续探索,强化问责,不给弄虚作假以任何可乘之机,促使各地真正把绿色生态理念落实到工作中。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81 字。

转载请注明: 与其跟踪督察组,不如整治环境污染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