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特殊的托付

不久前,赵琦送给了儿子一份特殊的20岁生日礼物--她签署了特殊需要信托。“这意味着一份信任与托付。”赵琦说。而其特殊之处,既在于赵琦的儿子确诊孤独症,也在于这是一项建设中的新机制。

记者观察到,针对大龄身心障碍者在父母老去之后的生活问题,近年来多地进行了探索,力图突破目前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的沉重责任,也打破只从社会保障与福利的角度做残疾人工作的思路,转变为通过调动全社会、特别是金融力量,建设一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分担机制。

什么是特殊需要信托

一项特殊的托付

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主任委员蔡概还介绍,信托制度通俗地说,就是财产所有人把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信得过的第三方,由其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本金和收益要用于委托人指定的目的。特殊需要信托与之类似,当下重点针对心智障碍者,资金门槛降低很多,但所需服务的链条大大延长。

2021年9月,田惠萍签署了特需信托合同。她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国内第一个孤独症服务机构--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创始人。

田慧萍的儿子小时候被确诊孤独症。当她年纪越来越大,她开始思考,在她身后什么样的体系能支持儿子的生活。委托一个心智障碍孩子的生活,对于任何个人来说都是太过沉重的负担,自发的社会组织也无法给予长期照护。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稳定的支持机制。

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执行理事李俊峰在2021年3月,签署了首份特殊需要信托。他的孩子是脑瘫患者,他感到心智障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打理资产能力缺失,就算把钱留给孩子,但还缺乏相应的服务。

特殊需要信托最终就是要让资金转化成服务。

从无到有的过程

一项特殊的托付

作为家长想要选择的“后路”之一,特殊需要信托的基本框架是信托公司“管钱”,监护人做决策选择服务商,但资金由信托公司直接付给服务商,监察人监督流程与服务品质,由服务商直接提供服务给受益人。

田惠萍虽然签署了特殊需要信托,但她并不知道实际执行会是什么样的,这更像是一个规划中的未来服务。目前北京只有三位特殊需要人士家长签署,更多家长仍在观望。

监护人实际上是最核心的环节。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创新了对监护人的规定,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监护人不再局限于亲属之间,也可以由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居民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民政部门等担任。

李俊峰认为对监护人的核心考虑是熟悉被监护人,且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性。考虑到机构监护人可以传承,适合更长周期的需求,他在签署特殊需要信托时,选择了长期从事心智障碍者服务的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做监护人,北京市晓更助残公益基金会做监察人。

目前这些环节处于起步阶段。李俊峰说,心智障碍者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专业服务,监护人需要法律、财务、医疗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是需要一定孵化周期的。同时需要推动政府等更有公信力的角色,以监察人的身份完善和充实整个架构。

“从无到有需要一个过程。”光大信托慈善办公室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等所有条件完备再去做信托,对很多大龄心智障碍者家长来说是来不及的,所以虽然存在角色缺失的情况,也要开始推进,等市场上有足够多的需求,就一定会出现监护以及监察机构。在现有条件下,他们会建议家长选择残联下属的协会或公益基金会等公益机构,或者社会上的家长组织去承担监护或监察责任。

更多的服务逐渐出现

一项特殊的托付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认为,心智障碍家庭财产信托事涉残疾人生存保障,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必须积极推动政府主导,纳入严格的管理体系。

李俊峰签署特殊需要信托,与2020年9月深圳市残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的《关于促进身心障碍者信托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密切的关系。

原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侯伊莎深度参与了《意见》的制定过程。她认为《意见》的意义在于,深圳率先为身心障碍者构建起了公益信托的相关法律关系。

同样在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印发了《闵行区推进公共监护人制度实施方案(试行)》。也是在当年,国内第一家专门提供意定监护服务的社会组织--上海闵行区尽善社会监护服务中心成立了。

温洪表示,为推动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下一步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将遴选10家至20家符合条件的针对大龄心智障碍者的服务机构,在北京、南京、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启动试点,就信托服务需要配套的服务体系建立实验性平台。

目前,国外对特需信托的研究和运用已成为其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补充,关系到对老年人、残疾人等利益的保护,其中包含资金运用、受托人权利束缚等方面的设计。

实际上,这确实不只是为了身心障碍者的探索。

原中国银监会非银司司长高传捷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随人口、医疗、老龄化持续增长,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残疾人将不断增加,每个人将有平均8年、11.5%的生命在残疾中度过。因此,向民事行为能力不足或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群体提供信托服务,是未来全社会的重大课题。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娟)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娟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43 字。

转载请注明: 一项特殊的托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