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说,俄中两国在人文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并特别提到俄中科技创新年开展的活动。她说,俄方愿与中方一道,进一步发掘主题年潜力,在务实合作框架内创建更多项目,造福两国人民,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
俄中科技创新年期间,两国共实施1000多项计划活动。Freedom Finance投资公司的米罗纽克说:“俄罗斯和中国在科学领域完美互补,因为俄罗斯是基础科学发展的中心,中国是世界最大市场之一,几乎任何研发成果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应用。”
工作成果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说,过去一年双方围绕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克服疫情影响,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中俄科技创新年推出两国国家级主题年的最长合作清单,双方商定科技创新合作路线图,中俄联合科技创新基金投入运营,联合科研攻关、联合实验室建设、共建大科学装置等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服务了中俄各自发展,也带动了双方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文化交流、青年往来等各领域合作,进一步夯实了中俄友好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北京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成立俄中数学中心。中心由北京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为首的两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成立,将设立一个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两国数学领域科学院院士。中心将成为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平台。北京大学提供3000平方米的场所,以便俄中数学中心能良好运作。此外,北京大学还将在员工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和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中心将邀请俄罗斯科学家来华举办讲座和研讨会,鼓励中国学者赴俄开展学术和教学经验交流。中心将协助中国高校毕业生在俄继续学习。
俄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积极发展与中国科教机构合作已超过25年。该校与中国10所大学签署科教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还分别在本校与西北工业大学和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空间系绳系统”和“空间研究方法和工具”两个联合实验室。此外,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还为中国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开展材料学、金属磁脉冲加工等领域研究。
未来计划
俄罗斯科教部长法利科夫在“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2020年活动成果和2021年任务”部务委员会会议上说,尽管遭遇封锁隔离,但俄高教体系仍完成了2020年目标。2020年国际合作主要在线上进行。法利科夫还提到与金砖国家的紧密合作。他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明白我们需要在2021年更协调、积极和有规律地工作。我们知道所有难点,并将付出最大努力,在2022年初,在同样友好的气氛中,以同样的评估举行部委会会议。”
俄、中、印科学家正联合开发制造低成本氢燃料电池的新材料。这种电池比普通电池效率高,更环保。中方科学家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印度科学家来自粉末冶金与新材料国际研究中心。代表俄方参加此项研究的是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萨马拉国立技术大学和莫斯科的专家。项目负责人、萨马拉国立研究型大学物理化学和色谱教研室教授布兰诺娃说:“截至目前,这种电源已用于飞机、航天器和工业生产。它效率高、环保、工作温度范围大,但非常昂贵,因为电池中使用了铂,铂是目前最好的氧还原催化剂。我们的想法是用直径2-4纳米的微孔材料制作催化剂载体。我们可以在这种化合物中合成时嵌入其他元素,它们更便宜,但能提高催化性能,例如氮、镝、镧、铽。”这项研究计划为期3年,由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在金砖合作框架内拨款,每年拨款额500万卢布。中国科学家负责理论计算,开展一系列实验,并制造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俄方团队重点开发高效非铂电催化剂,并对其性能进行检验。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