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和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摄影 / 中国网 李佳
凤凰卫视记者:
2020年直达资金审计的结果怎么样?发现了什么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整改情况是怎么样的?谢谢。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 魏强:
谢谢你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实行直达管理的新增财政资金开展了全过程、全覆盖跟踪审计。从审计组织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全国审计“一盘棋”。审计署统一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按照“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纳入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统筹实施此次专项审计。二是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机关坚持监督关口前移,全程跟踪,审计内容涵盖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下达、管理使用及绩效情况全过程。三是实现了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两个全覆盖。数据分析实行常态化全覆盖,现场审计实行分阶段全覆盖。每个月有计划抽审部分市县开展现场审计,至2020年底实现对各省本级及使用直达资金的全部342个地市、2854个县区的现场审计全覆盖,对部分重点市县还分阶段进行了多轮抽审,共计延伸调查4.72万个单位、3.74万个建设项目、1.28万户企业。
审计结果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帮扶了市场主体、保障了基本民生,有力支持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有效支持保障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到位,促进了上亿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从而赢得各项工作主动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实施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下达更加快捷,投向更加精准,监管更加有效,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总体严格规范。
但审计也发现,部分地区在直达资金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资金分配不够科学精准;有的地区将资金投向已完工或年内无法开工项目,未产生新的实物工作量;有的地区资金下达支付不及时;部分地区违规将资金拨付至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财政专户或超进度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部分地区违规将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清偿欠款、招商引资或其他与抗疫无关支出;少量资金被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或违规发放。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机关提出了进一步加大直达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问题整改问责力度,进一步盘活用好结余结转直达资金,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建议。
审计机关坚持“边审边促、边审边改、边审边建”,把推动整改贯穿审计全过程,充分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早发现、早揭示、早整改的优势,许多问题在萌芽中、过程中及时反映,促进及时整改,许多问题做到了即审即改、边审边改,更好发挥了审计机关“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地方加快直达资金分配拨付、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加快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到位。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财政部2021年建立了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7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整体纳入直达机制,资金总量达2.8万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直达资金审计,要求审计机关继续加强审计监督,促进用好直达资金,聚焦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充分发挥效益;财政、审计及相关部门都要加强监督,动态跟踪地方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对相关地方和责任人要视情通报约谈,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彻查一起、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直达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惠企利民实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审计署已将2021年直达资金审计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统筹实施。审计机关将紧紧围绕“及时、直达、精准、安全、绩效”的目标要求,对中央直达资金分配下达、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等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关注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快不快、投向准不准、使用合不合规、政策效果好不好,聚焦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注重揭露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违规将资金用于形象工程、楼堂馆所建设等典型问题,通过揭示和反映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完善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促进直达资金及时分配下达、规范安全使用、提高资金效益,更好发挥惠企利民实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