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心理学家:孩子出现这几种行为,父母该打就得打,错过别怪娃难管

由 公冶尔蓝 发布于 综合

孩子的坏习惯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当发现他们出现不良行为时,应该尽早引起重视,并及时地帮助孩子改正。

执笔:张蒙

编辑:壹拾贰

定稿:苏子后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集全家人的宠爱于一身。在这种从小被溺爱和纵容的环境下长大,孩子身上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往往不利于他们长大后的发展。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

宝妈刘女士最近很苦恼,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学校里惹出了不少的祸,她这一个月已经被请了三次家长了:

不是因为女儿不按时交作业还顶撞老师,就是与同学发生争执动手打架,受到批评还不肯承认错误,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小霸王”。

可仔细想想,女儿变成如今这般模样,其实与自己和丈夫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两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对女儿疏于陪伴,心中难免有些愧疚,于是总会想尽各种办法补偿,平时孩子几乎是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且犯错也不舍得骂一句、打一下……

正是如此,小孩的性格养得十分骄纵,一旦得没有顺她的意就对着父母发脾气,还摔东西,动不动就以大哭大闹的方式威胁刘女士满足她各种无理的要求。

而刘女士却总认为孩子现在还小,等以后长大了,懂事了,这些坏习惯就会慢慢改掉的,所以对女儿的行为从未加以苛责。可孩子进入学校后的表现竟然变本加厉,并没有出现好转,刘女士悔不当初......

其实,像刘女士这样的父母还是特别常见的。

然而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在小的时候吃得苦越多,他的承受能力就越好。

尤其是男孩子一定不要对其过于宠爱,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他们长大之后成为逆子或者是不孝子。

她还提出:如果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和自己的父母闹,父母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正常表现,等到这个孩子长到十四五岁,他再跟父母闹,就会选择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方式。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三岁的时候就是性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父母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也有心理学家提出:当小孩小时候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该打就得打,千万别手软,错过可就别怪小孩难管。

1、性格暴躁,爱发脾气,甚至动手

孩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任何事情都顺着他们。一旦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对着父母发脾气,乱摔东西,甚至还哭闹起来,动手打人。

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学会先安抚孩子的情绪,严肃地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不是任由他们发泄。否则孩子就容易养成脾气暴躁、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坏习惯。应该早点立下规矩,及时改正。

2、骄纵蛮横,不尊重他人

有的孩子在家就十分蛮横,直呼父母的名字,对爷爷奶奶等长辈没有礼貌,去了学校对老师也不尊重,今后步入社会容易变得目中无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般在与人相处上会产生性格缺陷。

父母应首先改变自己对孩子的骄纵和过分宠爱,要求他们先从对父母长辈有礼貌做起,由称呼到行为举止都要定下规矩,告诉他们只有先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爱撒谎,不诚实

因为害怕受到父母的责骂,有些孩子在做了错事之后喜欢撒谎,把责任推卸给他人,或者是用其他的方式来掩盖错误。这样长期下去,孩子往往会习惯用欺骗来逃避责任。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撒谎的行为,不一定要及时戳穿他,可以循循善诱地跟孩子聊一下,找出他不说实话的原因,再告诉他承认错误和撒谎会产生的后果,让孩子知道说谎容易造成的不良影响。

李玫瑾教授也认为,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出现了上述的不良行为,家长应尽早引起重视。

若情节比较恶劣,可以适当的“该打就打”,采取打手、站墙角等“惩罚”方式,督促他们纠正坏习惯。只要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才是对他们成长最大的帮助。

你家宝宝小时候有出现不好的习惯吗?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分享出你的“独门育儿经”让大家学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