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澳大利亚欲扩军,真准备好挑战中国了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亲美反华”的国家——澳大利亚。最近,澳大利亚似乎开始“动真格”。据报道,7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公布了该国《2020新版国防战略》,宣布澳大利亚将在未来10年投入约合186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占澳大利亚GDP的2%。
来自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在这份预算书中,澳大利亚将发展海陆空远程打击能力,采购隐形战机,大型水面和常规潜艇等先进装备,并投资建立国防工业。澳大利亚此举也被部分西方媒体称为,是在“对抗中国”。
莫里森大涨军费一事,得到了澳大利亚一些右翼媒体的欢呼。据《悉尼先驱晨报》7月1日报道称,澳大利亚已从漫长的“沉睡中醒来”,现在意识到,它缺少应对主要敌对力量的工具。这家以反华报道闻名的媒体甚至表示,新计划为“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选项开辟了道路”。
而对于莫里森日前提出的“扩军计划”,近日一篇名为《澳大利亚勇敢地站出来面对中国——但这一切值得吗?》的文章发表了一些独特的看法。
文章表示,有四大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这四大因素分别是:和谐稳定的社会、一支灵活作战的军队、灵活积极的外交以及充满活力的经济。而澳大利亚在投资外交时候,需要将国家力量的所有要素汇集在一起,并利用这些因素实现国家利益。那么,澳大利亚准备好挑战中国了吗?作者写道:勇气可嘉。
澳大利亚将斥资两百亿美元发展先进常规潜艇 图源:洛克希德·马丁
不得不说,澳大利亚对“印太主权”有着清醒的认识。据相关媒体称,莫里森周三在澳大利亚国防学院的演讲,将让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脊背发冷”。但是,他对“印度-太平洋地区”日益恶化的战略环境所做的悲观评估“令人恐惧地准确无误”,这也证明了澳国防部在威慑和投资应对家门口的威胁方面是合理的。
但有专家表示,澳大利亚要做的不是遏制中国,而是和中国接触。一个灵活的澳大利亚国防军是必要的,澳大利亚的国防策略已经注重构建一支拥有更多功能的海军。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应该建造潜艇而不是护卫舰,但政府还没有给潜艇铺设龙骨,同时,导弹数量永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澳大利亚不能与中国同台竞技。相反,澳大利亚要建立联盟。
是的,澳大利亚必须要和中国“接触”。但是,澳大利亚到底是“对抗中国”还是靠着中国“糊口”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组数据: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价值646.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3032.3亿元)的铁矿石,占据澳铁矿石出口总额的81.84%。
在澳旅游的华人
近年来,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游客来源地。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总经理于2019年9月透露,过去12个月,中国赴澳游客已达140万,消费达到120亿澳币。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澳大利亚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澳大利亚有国际学生超过75万人,其中中国学生占37.3%。
另外,从澳媒发表的数据看,截至2020年3月底的12个月中,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而2020年2月底的12个月,瓶装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进口额则上升了11%,澳大利亚也成为一个在瓶装葡萄酒进口额上保持上升趋势的进口来源国。
可以说中国为澳大利亚的经济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澳大利亚似乎并不珍惜我国的好意。近日,因为澳大利亚牛肉检验不合格等原因,中国停止对4家澳大利亚肉厂进口牛肉。但澳方对这此并不承认,这也大大打击了我国对澳大利亚的信任。
不知道澳大利亚是否清晰的认识到,澳大利亚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军事上“仰仗”中国,盲目行动实在不该。
不过,澳大利亚一部分媒体和专家貌似还算“清醒”。对于此次“扩军”行动,他们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有专家于7月1日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对莫里森当局的扩军计划表达反对。专家认为,澳大利亚的确面临“国防威胁”,但澳大利亚体量远小于中国,不可能和中国同台竞技。政治上,澳大利亚政府也很难确定自己愿意冒多大军事风险。澳大利亚应该和中国增加交流。未来,澳大利亚乃至美国都不会有超过中国的科技优势,但澳大利亚仍然应该投资新技术保持自己“中等强国”的竞争优势。
古人有云:“凡事三思而后行”。我想,如今这句话送给澳大利亚是最合适的。(杨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