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市20日凌晨紧急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Ⅰ级,合肥市决定于19日16时起,将城市防洪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安徽发布汛情通告,要求所有高风险区做到人员应撤尽撤……
此外,根据气象预报,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终于在20日有所减弱。影响中国的主雨带未来两天将有明显北抬,新一轮强降水过程将主要影响江淮、华北、东北等地区,北方的防汛压力也因此有所增加。
安徽阜阳凌晨紧急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Ⅰ级
安徽省阜阳市委宣传部官微20日凌晨发布《阜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Ⅰ级的通知》。通知中提及,7月19日23时,王家坝水位29.17米(距离保证水位0.13米),南照集水位27.61米(距离保证水位0.29米)、润河集水位27.10米(距离保证水位0.60米),且仍在持续上涨。气象部门预计,7月23日前淮河王家坝以上地区及阜阳市仍有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阜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阜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7月20日零时起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合肥进入城市防洪最高紧急状态
19日,受强降雨影响,巢湖及各河流水位持续上涨,巢湖塘西水位达到12.77米。鉴于异常严峻的城市防洪形势,根据《合肥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规定,合肥市城市防洪指挥部决定于7月19日16时起,将城市防洪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合肥市城市防洪指挥部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根据预案和相关规定,迅速进入最高紧急状态,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滚动会商研判,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强化落实相应防洪排涝、抢险救灾各项措施,采取一切必要的处置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
安徽发布汛情通告:所有高风险区做到人员应撤尽撤
安徽省发布第13号汛情通报显示,截至19日15时,长江干流大通站水位15.98米,超警戒水位1.58米。马鞍山站水位11.53米,超警戒水位1.53米。巢湖忠庙站水位12.92米,超保证水位0.42米。西河缺口站水位13.01米,超保证水位1.11米。水阳江新河庄站水位13.42米,超保证水位0.42米。滁河襄河口闸上水位14.05米,超保证水位0.55米。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28.96米,超警戒水位1.46米,且继续上涨。
通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精准预报预警,科学调控防控,加大巡堤查险频次和密度,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重要堤防、重要设施安全;所有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高风险区,做到人员应撤尽撤、应撤早撤,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长江中下游强降雨趋于结束 主雨带即将北抬
中央气象台19日18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黑龙江西北部和东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以及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和北部、云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本轮强降雨影响范围广、局地强度较强,较7月上旬的强降水过程来说,雨带位置偏北、雨带移动特征更为明显。根据中国气象局15日在发布会上的预判,7月20日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趋于结束。
7月19日,太湖湖面平静,水位高企
就重要河湖的汛情来说,虽然太湖目前仍维持超保证水位,但未来流域降水较弱,有利于水位下降。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鄱阳湖附近还有一次降雨过程,其干流来水量大,水位下降比较缓慢。而淮河在22日前还有强降雨过程,干流防洪风险进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7月19日拍摄的三峡枢纽泄洪深孔泄洪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19日2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4.6万立方米/秒,较本轮洪水的峰值6.1万立方米/秒下降了1.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洪水期间,三峡枢纽严格按照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统筹调度和指令要求,通过拦洪削峰,积极发挥梯级枢纽防洪效益。受此影响,三峡水库水位快速上涨,19日20时达到164.18米,超过建库以来汛期调洪最高水位163.11米。
7月19日,三峡枢纽开启泄洪深孔泄洪。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另据三峡集团统计,今年主汛期以来,截至7月19日14时,三峡大坝共拦蓄5次洪水,累计拦蓄量140亿立方米。
因预计未来几日将迎来新一轮来水,三峡水库按调令适当加大下泄,以腾出一定的库容,目前下泄流量控制在4万立方米/秒。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至汉口江段、洞庭湖区水位由此转涨,初步预计未来几天将有0.6米至0.9米左右的涨幅。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9日12时发布长江中游干流沙市江段洪水蓝色预警,升级发布滁河洪水橙色预警,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江段、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水阳江洪水橙色预警,金沙江石鼓江段洪水黄色预警,提请有关单位和公众注意防范。
降雨趋势:主雨带即将北抬
未来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根据中国天气网报道,7月20日之后,北方进入主汛期,华北中部、东北部和南部雨水偏多。
陈涛也分析称,从21日到23日,影响中国的主雨带位置将有明显北抬,主要雨区将落在西南地区东部到黄淮、江淮这一带。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7日至26日,华北中部和东北部等地累积雨量有30~60毫米,局部可达80毫米以上。
展望后期,7月29日-8月7日,影响中国的主雨带位于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西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上述大部地区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北京市气象局17日在发布会上透露,北京今年主汛期(7月20日至8月10日)降水量为140~160毫米,较常年同期(119.4毫米)偏多2~3成。
应急管理部19日发布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提示,未来三天,东北地区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风雹灾害,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需防范旱涝急转。
“七下八上”北方防汛压力将增大
当前,中国已进入“七下八上” (7月16日-8月15日)的防汛关键期,中国气象局预判,这期间全国降水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空间分布。
“‘七下八上’主要强降水区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松花江流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中下游,包括长江上游降水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多。北方降水具有特殊性,在做好南方防汛的同时,北方的防汛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国家防总检查组已经赶赴吉林、黑龙江检查松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检查组现场检查了吉林、黑龙江两省重要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及队伍备汛等工作。
在地方,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8日下发紧急通知称,“七下八上”时期东北大部为多雨区,松花江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台风有北上可能,局部地区还可能旱涝急转。各市(地)、各有关单位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大力度、最实举措严密布防,紧盯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水库、尾矿库、城市内涝点等重点区域目标,进一步开展全方位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应急管理部:7月以来洪涝已致24省份2385.7万人次受灾
记者7月19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385.7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失踪,203.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6万间房屋倒塌,15.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7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43.9亿元。
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53.6%,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82.0%、78.3%、5.9%。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
记者:常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