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你能力很强,请出去,父母和孩子交流如何避免批评

之前网上有一段视频,女儿因为写作业的事情,大声哭着指责妈妈:“从今以后,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你这样的妈妈,我还能要吗?你还怎么叫我,我还怎么会啊?”

当时看到视频的时候一笑而过,完全是一个吃瓜群众看热闹的心态。但今天类似的事情却发生在我身上了。

早饭的时候,四岁的女儿跟我们吵了一架,结果以女儿的胜利收尾。

放暑假的女儿今天不想自己吃饭,一直嘟囔着想让外婆喂,这是我们一直反对的事情,今天也不例外。

先是跟外婆强调:“孩子吃饭必须自己来,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交给她自己做。她已经可以自己吃饭了,有时候不想吃,那就不吃,饿一两顿也没啥影响,不要因为担心她饿就喂养。”

然后转头跟女儿说:“以后吃饭就自己吃,在学校谁会喂你?”

以往谈到这个话题,女儿都会觉得内疚,不争辩也不反抗,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自己悄悄走到一旁。

但今天或许是因为我们多跟外婆强调了几句,女儿有些激动,眼睛瞪得圆圆的,大声喊着:“你们本事大了,喂一下怎么了?再这样我要请你们出去,不要回来了。”

我们俩都是一愣,然后默默无言。一方面惊讶于女儿犀利的言辞,不知是从哪儿学来的,另一方面是女儿太过激动,我们选择沉默避免激化矛盾,静待她平复心情。

今天一整天天我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女儿会如此激动,是哪儿出了问题?

最终,我发现,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我们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再具体一点就是,关于“指责”引发的矛盾。

亲子沟通中指责背后的深层原因

如果从沟通的层面来看,亲子沟通中,指责会产生一系列的结果。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曾说,当一个人听到不中听的话时,通常会有四种反应:

指责自己,有人会因为别人的指责感到内疚、自责,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指责他人,有人会对被人的指责进行反抗,觉得是别人的错;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从指责中了解自己的失望难过背后的原因;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指责中体会别人希望得到的鼓励和支持。然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指责可能是因为自己拥有的特权。父母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所以总是借着这个原因用成年人的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父母对孩子做出的命令和指责,会想尽办法让孩子遵守,在自己制定的规则内行事,同时也不必担心孩子会反抗,因为父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显然占尽了优势。

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太过局限。传统意义上的亲子关系就是单纯的父母和子女的教育、引导、抚育、赡养等两代人之间的关系。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亲子关系还需要父母给予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权力,亲子关系也不仅仅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展现出朋友的情谊,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维持亲子关系的长久与健康。

父母对于亲子间沟通的态度不同也会导致指责。亲子间的沟通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因为父母知道,即便自己说错话,也不会遭到惩罚,所以很多时候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说的话随口而出,不经大脑思考甄别。

比如,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可能会说:“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不记心?每次都犯同样的错误。”

但如果是在公司同事面前,父母的话就可能会变成:“这事又弄错了,你好像不是很擅长这类事情的处理,以后可以找人帮你复核一下。”

沟通碰到指责,需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

对于亲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建议是:从孩子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

1. 向孩子给出具体要求

很多时候,沟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我所做的并不是你所想要的。比如父母常常跟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然而孩子听到信息后,会很困惑,怎样才算是好好学习?是不是每天无时无刻地盯着课本才算?

所以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你每天要阅读一个小时,做一份练习题等等之类的要求,把指责的危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2. 明确谈话的目的

亲子沟通跟其他形式相似,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随口而出的沟通很可能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父母一句随口的话:“我让你出门的时候把垃圾带上,你又忘记了,真郁闷。”或许父母只是想让孩子回去拿一下垃圾,但口头禅似的一句话,却会让孩子觉得是在指责自己。

对现实的判断越准确,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能得到想要的回应。

3. 让孩子给出反馈

有时候父母给孩子说了一件事,希望孩子遵守的时候,担心孩子不清楚,通常会问“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吗?”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是的”,但这种反馈却往往不一定是真实的理解。

比如父母跟孩子说要加班,孩子可能认为父母要自己安排晚饭,做好作业等事情,但父母只是想告诉孩子当天无法去学校接她回家。

4. 了解孩子的反应

早上女儿很激动,但过了一会,我问她:“爸爸妈妈这样说你是不是很难过,该怎么办?”

女儿一一回答,她确实很生气,就是因为她早上有点不太想吃饭,但我们却一直说不让喂,她也告诉我,自己吃就可以了,但偶尔还是想让喂一下。

对于我的提议,以后都自己吃,不想吃的时候就说出来,我们不强迫她一定要吃多少,她也欣然同意,这件事也最终得到解决。

日常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在沟通上会碰到问题,在教育方法、理念甚至制定规则、行为习惯等等方面都会碰到孩子的反抗和抵制,但父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的问题,还要思考这个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只有从根源处解决问题,才能消除矛盾。

你认为的问题很可能是孩子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当你想要破除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帮孩子把他的问题也解决掉,才能避免问题的反复。

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是你一再强调,孩子却不断犯错的,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95 字。

转载请注明: 女儿:你能力很强,请出去,父母和孩子交流如何避免批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