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山西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把各项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抓,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全面客观反映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总结经验,戮力前行,黄河新闻网特别策划了《小康路上》系列专题报道,围绕山西省脱贫攻坚举措成效、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势产业项目、基层扶贫干部等内容进行采访,真实书写“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山西答卷。
在山西省新任农村第一书记培训会上典型发言
“甘薯产业为我们贫困山区开辟了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 这是时下山西省平陆县张峪村老百姓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也是第一书记、山西师范学院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恒在张峪村办的一件实事,是张峪村科学致富的一个缩影。
向村民发放选调的优质脱毒甘薯苗
寻找“致富路”
张峪村位于运城市平陆县张村镇沿河片区,这里80%的耕地为旱地,村民以种植小麦、油菜为生,常常因浇不上水导致庄稼血本无归。更无奈的是,村里的壮丁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中老年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全村2169人中就有59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面对张峪村的尴尬境地,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张恒,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一上任便带领工作队员进行了周密的走访、调研和摸排。
张峪村土质为沙壤土,紧邻黄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8℃,雨热同期,水热利用率高,秋季气温下降慢,无霜期长,特别适宜薯类生长。经过充分调研,他发现,这里可以引进优良薯种,利用科学种植,整合专业及资源优势,进行多种类的深加工。如此,变土地劣势为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张恒带领贫困户外出学习甘薯种植新技术
教授“致富经”
作为刚刚上任的第一书记,张恒的想法和建议受到大部分村民的怀疑与否定。大家普遍认为,这种致富路走不通。
“只有让村民亲眼看到真实的收入,村民才能真正跟着我们干!”张恒很坚定。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甘薯产业发展这篇文章,张恒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推广发展甘薯产业,建设太原师范学院甘薯育苗种植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确定了甘薯产业三步走的实施计划,即“选种推广、打牢基础—示范引导、夯实基础—深入加工、增加附加值”。
2019年4月,张恒开始组织农科院甘薯专家与村里种粮户及种田能手交流,带领28户脱贫户前往山西农科院、河南平顶山选调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在基地进行试验种植,亩产产值突破5000元,较以往提高20%以上,且品种品相好、品质优,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张麦亮家的年收入翻了一番,他逢人就说:“从没想到一年能赚这么多钱!”张春发家种的西瓜红甘薯,通过快递远销北京市场,供不应求。赵随科说:“张恒教授的‘致富经’传遍大街小巷。”
举办首届红薯产业发展交流会
对脱毒甘薯苗进行试验性培育
搭建“甘薯产业链”
在张峪村甘薯种植取得重大产量突破性之时,张恒却思考着张峪村特色致富的宏伟蓝图。他趁热打铁,组织村“两委”干部和甘薯种植大户前往山西农科院甘薯研究基地盐湖区张良村,实地考察甘薯机械化种植、淀粉加工、粉条生产等项目。
考察归来后,村“两委”决定建设甘薯淀粉加工基地和粉条生产扶贫车间,以此带动当地甘薯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为了建设甘薯淀粉加工基地和甘薯粉条生产扶贫车间,张恒向太原师范学院争取到扶贫资金10万元。2019年10月19日,甘薯淀粉加工基地开工运营,21天共加工甘薯137.5吨,服务张峪及周边村农户430余户,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0.5万元。2019年12月26日,甘薯粉条生产扶贫车间开工运营,该车间每天可加工干手工甘薯粉条2000斤,可常年加工销售。
镇党委书记赵高军考察指导甘薯淀粉加工
甘薯淀粉加工基地的建成和成功运行,为甘薯规模化种植起到产业示范带动效果。如今,张峪村有个响亮的口号:“每人种植1亩甘薯”。张峪村的“甘薯热”已经传播到沿河几个贫困村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形成了沿河贫困村抱团发展新产业态势,助推当地甘薯产业发展。
太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惠元、院长霍世平、平陆县副县长郑卫红等一行在甘薯种植基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