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HUD最早于1988年出现在通用汽车旗下车型,迄今发展历史已有30余年。按照HUD的安装方式及显示内容分类,HUD已从传统的C-HUD,到W-HUD(市场主流)再到未来的AR-HUD的演变。

C-HUD已经是一个标准件,主要采用一个半透明的树脂板来反射出虚像,凭借其安装便利、成本低廉的优势,早期曾在后装市场上风行一时。

不过,弊端亦较为明显,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1)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容有限;2)成像距离近,位置较低。也正因为此,C-HUD形态在前装市场逐步被边缘化。

W-HUD则直接使用挡风玻璃反射成像,可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更远的投影距离。因显示性能更优、体验更好,目前成为市场主流。

但由于挡风玻璃一般为曲面玻璃,因此W-HUD一定要根据挡风玻璃的尺寸和曲率去适配,故其成本相对更高。

AR-HUD同样投射于挡风玻璃上,不过相较W-HUD而言,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成像上也更为生动直观。

未来,AR-HUD还会与ADAS功能深度整合,以实现更高级的效果和功能,更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一、前装市场发展情况如何

HUD的兴起从显示车辆主要行驶数据、导航开始,随着ADAS提供更多的车道信息及预警系统,其输出展示的最好空间就是在前挡风玻璃上,这给了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

单从提升驾驶安全性和提升科技感这两个角度来看,HUD有成为智能汽车标准配件的潜力。但由于诸多原因,HUD并没有如想象一样快速成长起来,行业进入了较长蛰伏期。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在售新车(自主及合资品牌)HUD的前装(标配)搭载上险量25.4万台,搭载率为3.38%。

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数据来源:2019-2020年H1新车上险量、品牌厂商官方车型配置(标配,不含选装及精品件)及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调研及统计。单位:辆,合资品牌不含进口车。

在搭载HUD类型方面,《2020上半年自主及合资品牌前装HUD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车标配搭载W-HUD上险量为21.6万台,占比(搭载HUD上险总量)85%,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上半年,搭载W-HUD上险搭载量排名前二十的车型中,丰田凯美瑞领先优势仍非常明显,红旗HS5排名次席。

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由于目前前装W-HUD成本仍然较高,不少品牌(尤其是BBA)都只是提供选装,价格从数千元到万元不等。

二、自主品牌加速突破

从搭载品牌派系来看,2020年上半年,合资品牌整体装配车型依然占据主要份额,丰田、别克、宝马、本田、马自达排名前列。

在自主品牌中,红旗、吉利、蔚来等排名前列,同时也出现了更多自主品牌跟进,比如启辰、赛力斯。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前装(标配)搭载HUD的上险量排名前二十品牌榜单中,丰田以87211台排名榜首,和第二名别克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

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三、厂商配套率明显提升

由于国内供应商进入时间短,加上HUD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目前国内外从事此项技术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当前国内HUD市场可以说仍被国际巨头握在手中。

从数据来看,2020年上半年,国内自主及合资品牌车型HUD供应商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电装、日本精机、台湾怡利、大陆集团和江苏泽景,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

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从不同车型价位渗透率来看,2020年上半年,50万以上车型渗透率在40%左右,20万以上车型渗透率在9%左右;

20万以下车型中除了凯美瑞、红旗HS5、马自达CX-5、马自达CX-5外,其他车型搭载量均较小。

对标2019年同期数据来看,渗透率增长幅度最大的依然是价格在50万以上车型,今年上半年较同期增长了20%;20万以下的中低配车型也开始出现增长苗头。

四、技术难点

AR-HUD是下一步的大趋势,图像的呈现效果会比W-HUD好很多,也更具实用性。尽管AR-HUD前景向好,但在其量产化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难点。

从技术角度看,AR-HUD技术上面相对比W-HUD目前还不是很成熟,除了投影本身,AR要比W多感知、识别和融合三个环节。

因此,AR-HUD需要解决眩晕、环境融合度等问题,光学成像和投影技术及系统算力等因素也限制了显示效果和体验,加上光学模块和硬件体积庞大,不利于在汽车内的设计和布置。

同时,AR-HUD相比传统HUD,与道路实时数据融合度更高,这对于导航精度、图像识别的准确度与速度,以及AR算法灵敏度等都有极高的要求。

此外,包括高精地图在内的自动驾驶相关配套设施目前还处于研发测试阶段,这也极大程度制约了AR HUD的成熟落地。

AR HUD需要与视觉和毫米波雷达(ADAS),GPS定位,地图导航,以及众多车身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高精地图和高精定位,会进一步提升AR HUD的用户体验。但目前高精度地图发展尚未成熟,所以目前主要还是依赖普通的ADAS,GPS等数据融合。

从之前的量产经验来看,在真正销售的时候,由于HUD的零部件成本远超传统标准件,消费者并不愿意买单,导致多数车厂对于量产处于观望期间。

根据一些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反映,现在普遍并不看好传统HUD,消费者也并不买账。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不是必需品。二,性价比太低。三,不够好用。

同时一些消费者反馈,在试驾搭载HUD的新款车型时,发现实际效果并没有商家宣传得那么好。主要问题集中于投射画面存在重影的问题,驾驶中易出现眩晕感。

HUD是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ECU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部件,技术门槛较高。产品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图像清晰度低:无论C-HUD还是W-HUD 普遍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强光照射下,HUD 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从而使驾驶员看不清楚HUD 上显示的内容。

2)显示尺寸较小:当前HUD 限于技术、体积的限制,视场角做得较小,成像距离较近,导致显示效果不够好。

3)显示内容少:HUD大部分的产品显示内容过于单调,仅仅是简单的导航和基本的行车状态等少量信息。

五、市场长期向好

不过,近两年车企对W/AR-HUD的重视度日渐提升。除了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外,不少在开发的中低端车型亦有计划配置。

高工智能汽车认为,汽车智能化、消费需求和主机厂意愿是推动HUD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

作为ADAS功能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窗口,除了在挡风玻璃上直观呈现仪表及中控屏相关信息外,AR-HUD还可以把一些报警和辅助驾驶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驾驶员,这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智能汽车的交互体验提升。

此外,智能化、数字化浪潮中,AR-HUD所呈现的炫酷效果,亦契合了数字化时代下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于相关产品的接受度亦不断提升。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共有19款上市新车装配W-HUD,而2019年同期仅有10款。今年上半年搭载量为25.4万台,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41%。

未来两年,长城汽车、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头部自主品牌也在规划量产搭载HUD的新车。 按照目前的项目SOP进度,HUD市场将会在2020下半年或2021年上半年迎来一波上市高潮。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43 字。

转载请注明: 上半年HUD前装搭载同比增长41%,红旗/蔚来/吉利领跑自主品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