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到了12岁左右的时候,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孩子,以前听话、乖巧的孩子,现在变得爱顶嘴、爱发脾气,说不得,打不得,什么事都跟父母对着干,结果父母和孩子的冲突经常发生。
在父母看来青春期的孩子无理取闹,不懂事,不体恤父母的心,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总是强迫自己干自己不愿干的事。其实,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发生的种种冲突、矛盾,都是孩子跟父母的发生的权力之争
所谓权力之争,就是""谁说了算”,“听谁的”。孩子跟父母的权利之争,争的是自己的被尊重权、决定权,自主权。
而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是发生权力之争的必然。
而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的发展,做事不计后果,不会有效控制情绪。
著名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青春期大脑风暴》一书中,提到人类在青春期时会有身体的巨大改变和情绪的激烈波动。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定义在10-20岁,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身体上已经和成年人非常相似,但他们的大脑仍在继续发育。《青春期的烦“脑”》一书介绍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项脑科学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人脑的发育要到25岁才完全成熟。
额头部位的额叶,相当于大脑的“司令部”,负责我们的认知决策、情绪控制等功能。因为青少年的额叶功能发育不成熟,这导致他们做事常常不计后果,而且即使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理智地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并且缺乏对情绪的有效控制。
青春期孩子心理的发展,处于“心理断乳期”,要求逐渐摆脱父母,渴望独立、自主。
什么是“心理断乳期”?
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生理断乳期,在1岁左右,二是心理断乳期,,从大约12岁开始,孩子们开始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直到18岁完成。这个过程,就是少年逐渐摆脱父母、走向成人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此时少年渴望获得独立、渴望父母重新审视自己,把自己当成成人看待。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世界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极易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社会、对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处处管自己,于是经常与父母顶嘴,事事抬杠。据统计,爱顶嘴的孩子约占70%。
青春期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要求独立,获得自主权,希望父母能把他当做成人来尊重。
但是很多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发展,还没有做好准备,强迫孩子做事情,或对孩子不讲究方式的批评、唠叨、打骂,造成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对等的存在”。尊重他人,就是不一意孤行地为他人做决定,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无视对方的选择和意愿。
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而有很多的父母。抱着“为孩子好”的想法,替孩子安排好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切。
热播剧《小欢喜》里乔英子的妈妈宋倩,对女儿的一切都安排得事无巨细,为了高考,强迫英子不能玩自己喜欢的乐高。英子这么乖的孩子,为了反抗妈妈,逃课,到爸爸家里拼航天乐高。
英子偷偷地拼乐高,就是在向妈妈暗暗地争夺自己的自主权。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反感父母什么事情都替自己安排,更加反感父母强迫自己做事,如果父母继续这样做,就会激起孩子的反抗,从而与父母发生为自主权的权力之争。
而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错了,父母不分场合、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叨、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些都是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也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而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脆弱的,父母的这些行为就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孩子内心的愤恨、埋怨。
心理研究也表明,当孩子的感受被成人忽略或者否定时,他就会产生困惑或者愤怒的情绪,在这些消极情绪的驱使下,他会选择回避跟大人交流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如:跟父母争吵,发脾气,顶嘴,不听父母的话,来反抗父母对他的不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尤其青春期的孩子觉得父母应该像尊重成人尊重自己,如果父母不尊重自己,那自己为什么还要听父母的,既然父母不尊重自己,自己也没必要尊重他们,孩子为了自己的尊严,处处跟父母对抗,因此,和父母的冲突经常会发生,孩子的叛逆越发严重。
父母对孩子叛逆行为大吼大叫,而父母的情绪失控,助长孩子与父母权力之争。
华特·王尔林曾说过 :“管教孩子是一项时间跨度大、设计周密的活动,而不是在孩子面前自发表现出来的那种情绪化的、突如其来的被动反应。”
由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的问题非常严重。研究表明,许多父母,即使是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发脾气,也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父母之所以大吼大叫,是因为青春期孩子的不听父母的话,让父母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
比如:你要求孩子认真做作业,可孩子还是心不在焉,磨磨蹭蹭,你很生气,就习惯性的对孩子大吼大叫起来, “让你写个作业,怎么这么难?你这是要气死我呀!”你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是想让孩子立刻听自己的,马上认真做作业,可是孩子在你的大吼大叫中,却索性不做了。
由于,青春期孩子缺乏处理他的情绪问题的情商能力。缺乏情商能力不但会制造权力争夺,而且会死死抓住权力不放。记住,情商能力也指抚慰自己和有效交流的能力。既然孩子缺乏这些技能,他就只会用无理取闹和挑衅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且,父母向青春期的孩子大吼大叫,也在向孩子表明,你让我很生气,我的情绪失控了,而当父母的情绪失控时,孩子的叛逆行为、焦虑和挫败感也会随之增加。情况就会更加恶化,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之中。
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的对孩子的情绪失控,可能引起或助长了权力争夺战。
在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中,父母是失败者。
是谁在权力争夺中失败了?是父母!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你本能地想争夺权力的力量,来自你以牙还牙的应对方式。而且在权力之争中,许多父母感觉受到了威胁,就会筑起一道防御线,所以不能保持冷静和坚决。通常,这类父母倾向于打赢这一仗。与叛逆孩子发生权力之争,企图争赢,结果你肯定输。
当父母和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后,就会形成零和博弈的状态,即一方所得必为另一方所失,而从孩子未来的心理发展来看,有可能两败俱伤,没有赢家可言。
在父母跟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时,父母是担心和害怕的。如果父母赢了,孩子不得不听父母的话,但是父母不管是觉得大权在握还是没有权力感,都有种害怕的感觉袭上心头,因为叛逆孩子常常会通过报复来获取权力。他们常常会想方设法伤害别人,但最终会陷入伤害自己的行为之中。
一个12岁的男孩在自己家客厅上吊,当时,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家,等父母回家发现后拨打了120,虽然经过医生的心脏复苏,但情况不是很好。
上吊的少年近期一直痴迷于手机游戏,事发下午受到了家长的批评,在父母不在家时,做出这一极端行为。
父母跟青春期孩子的权力之争,父母即使“赢了"",其实也是“输了。”
父母怎样避免跟青春期的孩子权力之争呢?
正如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所说:“学会给孩子选择权,就算你对孩子的控制成功了,也是在让你的孩子与你越来越疏远。告诉孩子不同选择的结果,冷静坚定的提出具体要求,而不是权力争夺。
一、父母改变心态。
应对叛逆孩子,不是要操控他,而是要赋权让他自我感觉良好。
当你心平气和、果断坚决地表达你的看法和信念时,你的孩子更可能会听。
二、父母学会冷静和坚决。
父母在面对与孩子的权利之争时,如果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作出反应前,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就是被孩子激怒了,也需要尽量避免用敌对的言语或行为来回应他。但是还是要说你想说的,不过要用冷静、坚决的方式,而不要用大喊大叫或威胁后果的方式来表达。
冷静的方法:1、提醒自己必须保持冷静。2、在回应孩子前做三个深呼吸。3、说话速度缓慢而不是快速,不要抬高你的声音。
坚决的方法:1、父母保持严肃的目光接触2、说你想说的,但不要恶言恶语地说。3、运用“我”而不是“你”的方法表达。
三、不要试图控制孩子,对孩子适当放手。
使用了冷静、坚定的方法之外,再运用威廉·格拉塞尔的“选择理论”。格拉塞尔强调,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应对叛逆孩子时,他表达的观点非常清楚明了:不要试图去控制你的孩子。试图控制是不会管用的。你对孩子的控制就算成功了,也是在让你的孩子与你越来越疏远,也是在破坏你们的亲子关系。
对孩子适当放手,满足青春期孩子的独立和自主的要求,当你赋予了孩子更多的权利,他就不会再想从你那儿争夺权力,你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就不存在了,孩子的叛逆行为也会减少了。
约翰.贝曼说:父母真正要做的是接纳。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也不管我喜不喜欢,我都要接纳,接纳我的孩子是这个样子。
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的重要阶段,父母在孩子的这个阶段,要尽量理解孩子,接纳孩子,要避免跟孩子的权力之争,减少孩子的叛逆行为,让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