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关于农村最热的三条新闻,“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媳妇过年不能上桌”,在官方、媒体和网友调查后,均被证实是“虚构之作”。最热的新闻都是假的,让人不禁怀疑那些“黑农村”的返乡文能否反映真实的农村,更有人断言这是城里人带着优越感在俯视农村,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黑农村”的返乡记被看成是“城里人”歧视农村人
每逢过年,大量表现农村凋敝,农村落后的返乡记总是纷至沓来。但与往年不同,今年与农村落后、衰败有关的三则最热新闻,先后被证明为假消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他色调昏暗的返乡记也纷纷陷入质疑:道听途说的故事,信源模糊;没有真名实姓的主人公,自说自话;个人感悟多过现实描述……没人证明那些离奇的故事真实发生过。
有人如此总结这些“黑农村”返乡文:一是作者(很多都是农村走出去的人)带着优越感俯视故乡,肆意渲染农村之惨,二是有一些“返乡文”基本就是打着学术研究、乡愁的名义在“消费农村”。
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被指“虚构”
这还算是客气的评价,还有不客气的“诛心之论”——城里人欺负农村人没有话语权,随意抹黑农村和农民;在大城市泯然众人的农门学子在批判和丑化故乡之后,获得了释放的快感和成就感……总之,“黑农村”的返乡文是“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歧视,抹黑农村是病得治,需要矫正的不是农村,而是农门学子自己。
这种分析是否正确,见仁见智,但即使分析成立,也有一点无法解释——为何这些“黑农村”的返乡文能够传播得如此广泛呢?
“黑农村”的假新闻广泛传播,有其传播机理,与歧视未必有关
其实,返乡文众多,并不只有3篇,是不是故意“黑农村”不能一概而论。3则爆红网络的假消息,动机是否都是“故意抹黑农村”,尚无确切说法,但它们能够广泛传播,是因为满足了“成功”谣言的很多特质。《今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曾分析过“成功”谣言的9个条件,3则爆红的假消息符合其中至少3条:1、让我们焦虑和情绪化;2、让我们惊讶,又照顾我们的既有偏见;3、“当季当令”。
成功的“谣言”总有很多相同的特质,而辟谣不易
我们不妨简短回顾下:“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是假的,但在讨论中,不少网友表示有过相似的遭遇,城乡差距和“凤凰男”的窘境,更是很多人的痛点;“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是假的,但农村孝道衰落,农村老人自杀率上升,早已为人熟知;“媳妇不能上饭桌”是假的,但众多媒体曾有过类似的报道,也有很多人口耳相传表示听过或见过类似的故事。
而且必须承认的是,这几则消息出来的时候,多数人没意识到其真实性有什么问题,只有少数人有这个疑惑。当然,编造故事、鱼目混珠令人痛恨,必须谴责,但仅就传播方面而言,在过年期间这3则假消息的广泛流传并非偶然,这和城里人是否歧视农村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和农村人是否有话语权关系同样不大。
反映农村问题的“返乡文”引发共鸣,自有其现实基础
除去被打假的这几篇外,返乡文还有很多。近两年最火的返乡文,莫过于王磊光博士《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和黄灯教授《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然而在3篇假消息被打假后,这两篇文章也开始受到质疑。
有人认为,这两篇文章都是在展示农村家庭的困顿现状,揭露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表达对乡村未来的迷茫,类似基调的返乡文众多,这类文章是在“比惨”吸引眼球,因此也有人把这类文章归为“黑农村”一类。
然而,这类返乡文能引起共鸣和广泛传播,绝不仅仅是因为“惨”。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揭露的农村种种问题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是文章广为传播更重要的原因。以城乡收入差距为例,尽管国家说要重视农村发展说了好多年,但统计数据依然显示,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比超3:1,如按可支配收入的统一口径来计算,城乡收入差距还要更大。这的确是当下中国的真实写照。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
又比如,农村老人因老无所养而自杀,也是很多人已了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刘燕舞调研湖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贵州等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发现,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在她看来,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难,其次是为了摆脱疾病痛苦,然后是情感问题——单就这一个现象,就反映出农村确实存在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
所以,岂能因为一些返乡文是假的、或者一些返乡文能被套上“俯视故乡、消费农村”的叙事语境,就能一概否定这些返乡文所反映的问题呢?我们相信,有很多返乡文之所以是这种基调,是因为作者真的为农村的一些状况感到心痛和着急。
个人体验式的观察虽可能有失偏颇,但提出的问题仍有意义
对这些返乡文的另一个质疑在于,这些返乡文并没有全面反映农村现状,农村有问题不假,但成就很多,农村变好是大趋势,而返乡文却都有意的忽略了这一点。
“全面、客观”地反映农村的问题和成就,当然是好事。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中国之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让一个记者或者学者对有8亿人口的农村作出准确的定量定性分析,不可能。
而且,按照一些人的逻辑,农村进步是大趋势,2000年左右的农村状况比改革开放前肯定要进步。但就在那一年,湖北省监利县的李昌平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竟直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在某些人眼中,这恐怕也算是“没有全面反映农村现状”。而实际上,正是在那之后,“三农问题”被全社会所重视,2004-2016年,中央连续14年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李昌平当年向朱镕基直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这类返乡文和当年的李昌平的陈词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个人体验式的观察也许有误差,自己和家人的困境并非全村人的困境,但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养老、农村污染在中国农村早已存在。返乡文的广泛传播说明人们更重视这些农村问题了,只有先重视了,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要求“必须全面看待农村问题”,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在中国,有一个无敌句式,那就是你要辩证的看问题、全面的看问题。有评论者就指出,“回乡寥寥数日的观察,注定只是对乡村的惊鸿一瞥,其所记录的也只是乡村的皮毛和侧影。过度聚焦于消极和不足,难免有失偏颇,绝不应漠视乡村的积极和改变。”
不过“全面”看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底要在家乡待多久才算对农村有全面的了解?这个标准又要谁来定呢?想表达城乡差距的时候,需要提几分农村在进步呢?想说明农村凋敝的时候,是否需要硬性规定考察了几个村庄、几个县才能开口呢?而写出“全面看待农村”的文章之后,会不会有人来看呢?这些都是疑问。
事实上,在这个快速城镇化远未完结、很多地方忙于“赶农民上楼”的年代,农村变化之大、变化之快,产生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大有可能是超出城市人的想象的。这个历史进程仍在进行之中,若不能解决农村的各种新老问题,会对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城镇化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应该提倡更多视角的还乡记,以促进人们了解农村的现状,当然前提是真实的。相关部门、学术机构以及媒体,也有责任去了解并传播农村的真现状、真问题,多一些真报道、真研究。结语中国农村仍有六七亿人口,分布广袤,依然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很大。有几篇编造的假新闻,不代表对农村的各种观察都是错的。在观察农村这个问题上,应该依然鼓励更多的关注,鼓励更多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