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如何看待全球化

  本书简介

  本书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出发,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进程、国际法与人道主义干涉、对外援助与慈善等几个全球化的核心议题。作者辛格对于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试图超越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他站在伦理学家的高度,对全球化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作者以近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系列专题讲演为基础,认真总结了听众意见,与众多学者进行讨论,并对全书进行多次的补充与修改。

  作者简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澳大利亚、美国哲学家, 1946 年生于墨尔本,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毕业于剑桥大学哲学系,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是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和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其代表著作《动物解放》自 1975 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发行,英文版再版多达 26 次。

  书籍摘录:

  该优先考虑我们的同胞吗?

  请考虑全球化的两个层面:第一,生活在阿富汗、伊拉克或也门的人,有能力将死亡和恐惧突如其来地带往纽约、伦敦、马德里、巴黎和悉尼;第二,发电厂、汽车甚至还有牛群排放的温室气 体。前者留下了令人难以磨灭的图景,全世界的人都能通过电视屏 幕看到;后者导致地球气候产生了变化,但只有通过科学手段才能检测。然而,两者却共同揭示了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同一个世界,而且汽车排放带来的那些十分不明显的变化,正在杀死更多的人,其 数量远远多于恐怖分子明目张胆杀的人。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虽然科学家们收集到越来越多的证据, 证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危及数亿甚至数十亿人的生命,但各国 领导人却一直难以达成一致的方案,实现充分减排,避免这种严重的气候风险演变成毁灭性的气候灾难——虽然这样一份协议明显符合全世界的整体利益。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的阐述中看到的,就连 2015 年达成的《巴黎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从小布什身上我们能再好不过地看出,人们是多么缺乏必要的全球视角。在造成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过去半个世纪里美国的排 放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但作为该国总统,小布什却声称,“我们绝不会做任何伤害我国经济的事,因为美国人民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说法绝不唐突,而是表达了众多政治领袖眼中天经地义的伦理观点。小布什的父亲,即老布什总统,也曾在 1992 年召开于里约热内卢的地球高峰会议(Earth Summit)上说过大致相同的话。当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要求老布什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列入议程,但老布什却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置喙。”意思就是说,这种生活方式容不得讨论,即便这种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数百万人因日益难测的天气状况而死亡;即便长此以往,随着海平面上升和区域性洪涝,将会有数千万人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但是,将美国人的利益摆在首位的,绝非只有这两届布什政府。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讨论是否应当干涉波斯尼亚,阻止塞尔维亚人针对波斯尼亚穆斯林的“种族清洗”行动时,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时任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曾正面引用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的言论,声称全部巴尔干人民都不如他一个士兵的骨头重要。不过,俾斯麦说这句话的目的,绝不是要去干涉巴尔干,阻止反人类的罪行。作为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俾斯麦认定他的国家应当遵从国家自身的利益。把此人的言论当作反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论据,就等于要回归 19 世纪的强权政治,而无视这种政治模式曾在 20 世纪上半叶引发的血腥战争,也忽略了 20 世纪下半叶的人们为了奠定和平、遏止反人类罪行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在科索沃,尽管克林顿政府所奉行的“美国人生命绝对优先” 的政策并不妨碍保护科索沃人的干涉行动,但是干涉行动仅仅限制在采用空袭手段上。这一战略相当成功:北约(NATO)的部队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仅有约 300 名科索沃人、 209 名塞尔维亚人和 3 名中国人遇难。 2014 年至今,在所谓的 “伊斯兰国”(ISIS)威胁要踏平伊拉克后,贝拉克·奥巴马总统也采用了类似“仅限空袭”的战略来应对。该战略同样避免了美国人的伤亡,但是正如伊万·伊兰德(Ivan Eland)指出的那样,“如果美国仅仅采取空袭战术,那么 ISIS 就会躲藏到城市里去。美国如果想将这个组织从角落中赶出来,消灭其爪牙,就只能被迫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

  在评论美国靠空袭保护科索沃人民的问题时,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写道:“如果一个道德准则允许 100 万无辜异族平民沦为赤贫,理由只是你不愿意自己的哪怕一个职业军人去冒任何生命危险,那么这种道德准则就是邪恶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派出“地面部队”就总是对的: 2003 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就曾引发了地区性的混乱, ISIS 由此而崛起。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者的估计,以战前状况测算,此次行动还导致了 65.4 万多名伊拉克人死于非命。无论如何,加顿艾什的评论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伦理问题:一国的政治领导人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将自身角 色定位为仅限于促进本国公民的利益,而又应在多大程度上关心全世界所有人的福祉?

  关于这点,正如加顿艾什所指出的一个强有力的伦理主张那样:领导人将本国公民的利益置于绝对优先地位,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某个无辜人类的生命价值,并不会因其国籍而有所区别。然而,也许有人会说,“人人有权接受平等考量”这一抽象的伦理观念,并不足以规定政治领导人的义务。正如我们的观念中,父母应当优先考虑其子女而非陌生人的利益一样,任何人如果做到了美国总统的职位,他就成了一个特定角色:有义务保障和促进美国人的利益。 其他国家有自己的领导人,因而也应该为了他们各自同胞的利益而承担类似的角色。世上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而且只要情形一直如此,就必须有主权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必须优先考虑本国公民的利益。除非大部分选民突然变成了某种前所未见的利他 主义者,否则西方民主制度将会无法正常运转。美国选民不会选择 一个在他们自身的利益与伊拉克人或阿富汗人的利益之间不分轻重的总统。政治领导人都会认为,他们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优先考虑本国公民的利益,并且在上述论证中,他们这么做是正当合理的。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恐怖主义怎样弱化国家主权?

  2001 年针对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的后果则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凸显出我们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对国家主权的理解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在一百多年前的 1914 年夏天,也有一场恐怖主义行动震惊了世界:一名来自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地利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暴行发生后,奥匈帝国立即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并举证说明这名刺客接受了“黑手社”(Black Hand)提供的训练和武装,而黑手社乃是由塞尔维亚军情首脑所领导的一个秘密组织。黑手社得到了塞尔维亚政府人员的纵容、支持,后者为刺杀计 划的 7 名嫌疑人安排了进入波斯尼亚的安全入境通道。因此,奥匈帝国在最后通牒中要求塞尔维亚人将嫌疑人员绳之以法,并要求允许奥匈帝国的官员查阅相关文件,以确保能够彻底追责。

  尽管有清晰的证据表明——历史学家一致认为证据极为确凿——有塞尔维亚官员卷入了这桩罪行,但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 出的最后通牒却遭到了俄、法、英和美等国的广泛谴责。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Sir Edward Grey)称其为“我所见过的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独立国家发出的最可怕的文件”。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关于“一战”的官方历史文献则少了一些外交措辞,批判这一通牒为“一份恶毒的文件,纯属无端的指控和专横的要求”。许多研究“一战”起源的历史学家都曾指责过奥匈帝国的这份通牒,认为它提出的要求超过了一个主权国家能向另一个主权 国家要求的合理限度。他们甚至还补充说,在塞尔维亚虽非全部但 至少部分接受了奥匈帝国的诸多要求之后,奥匈帝国依然拒绝谈判,这进一步证明了,奥匈帝国及其背后支持者德国只是想要一个发动对塞尔维亚战争的借口。所以,它们必须为发动战争并导致 900 万人死亡一事承担应有的罪责。

  现在,请回想 2001 年由当时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Al-Qaeda)策划的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对此事件的回应。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相比 1914 年针对塞尔维亚的那些要求,布什政府 2001 年向阿富汗政府提出的要求并不逊色。(主要区别在于,奥匈帝国坚决要求镇压心怀敌意的民族主义宣传,因为当时言论自由还不是当时的工人的人权。不过,由于美国本国宪法对言论自由提供了强力保护,所以,美国很 难要求塔利班去做这种在美国国内违宪之事。)然而,美国的这些要 求不但没有被指责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而且得到许多国家的一致赞同,认为它们正当合理、无可非议。 2001 年 9 月 11 日之后,小布什总统在各种演讲和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他不会区分恐怖主义者和庇护恐怖主义者的政权。没有任何一个大使、外交部长或驻联合国代表对这一说法进行谴责,批判其为针对其他主权国家的“恶毒” 主张或“专横”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 2001 年 9 月 28 日的决议,清晰无误地认可了小布什的这一主张。

  看起来,各国领导人默认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个国家对任何其他国家都负有一种责任—— 必须镇压本国境内的某些活动,以免他们在别国境内制造恐怖主义袭击,如果此国不这么做,那么对其发动战争将是合理的。这可以 表明当今世界在通往全球共同体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当初波斯 尼亚的塞尔维亚阴谋分子要接近他们的行刺目标,只需悄悄越过塞 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边境,而如今的恐怖主义却不再是地方性乃至 区域性的了。驾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基地”组织恐怖分子跨越的距离要远得多(大多数都是沙特阿拉伯人),而 ISIS 则一直在互联网上兜售恐怖主义,并煽动其追随者在自己居住的国家内部发动袭击。同样, 2015 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也已经成为整个欧洲的问题,因为难民进入希腊后继续向欧洲其他地区进发。

  就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前,联合国的一个专门小组曾在报告中指出,即便世上的富人对于穷人没有任何利他主义的关怀,出于自利,他们也应该帮助后者:

  在地球村内,他人的贫困很快就会变成我们自己的问题:产品缺 少市场、非法移民、污染、传染性疾病、缺乏安全保障、狂热主义、恐怖主义。

  因此,恐怖主义、大规模跨国迁徙和互联网三者相互结合, 已经以一种全新而又令人恐惧的方式将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对我们构成潜在威胁的活动,不仅来自我们的邻居,也可能来自世界上那些极为偏远的国家里的偏僻无比的山沟住民,因此,后者也应成为我们的关注对象。我们需要将刑法的边界延伸到那里,需要拥有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且不必对整个国家发动战争的手段。为此,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全球性刑事司法体制,令正义不必沦为国家之间意见不合的牺牲品。我们还需要一种意识——尽管要形成这种意识更是难上加难——即我们确实属于一个共同体,我们这群人不但应该承认“不能彼此杀害”这一禁令的效力,而且也应该承认“应当彼此帮助”这一义务的约束力。这也许仍然无法阻止狂热分子实施自杀行动,但将有助于孤立他们、减少他们所能获得的支持。就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之后仅仅两周,美国国会的保守派议员就放弃了对于支付美国拖欠联合国的 5.82 亿美元会费的反对意见,这并非偶然。很明显,当美国想要吁请全世界帮其消灭恐怖主义时,再也无法延续那个骇人的 9 月清晨来临之前的老办法,再也不能继续蔑视全球共同体的规则。

  题图来自:维基百科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10、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联。他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 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列宁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9、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如莎士比亚、培根这样的人物。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8、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虽然不是国家领导人,但他成立的共产主义思想到现在还深入人心,影响力巨大。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7、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更重要的是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2002年,丘吉尔被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不是之一哦。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6、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都铎王朝第二任君主,是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国王。亨利八世在位期间,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又对国家政府机构作了全面改革。这些都促使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体制、文化、思想、宗教各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5、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1939年5月22日墨索里尼与德国元首希特勒签订意德钢铁条约,并于1940年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1943年墨索里尼被监禁在阿布鲁齐山大萨索峰顶,后来被德军伞兵救出。1945年4月,墨索里尼在逃亡途中被游击队俘虏。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被枪决,后被愤怒的群众暴尸。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4、彼得大帝(1672-1725),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业,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并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3、斯大林(1879年-1953年),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斯大林在大清洗运动中他犯下了错误,但是他在卫国战争中也是有功的,值得肯定。普京说:“对于我国复杂的、矛盾的历史而言,斯大林时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斯大林时代发生了诸多罪行:政治镇压、许多民族的人受到驱逐……斯大林是个暴君。但他不是纳粹分子!恰恰相反他带领苏联人民抵抗纳粹,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2、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纳粹党党魁、纳粹德国的元首。希特勒是演讲天才,并且有极高的文化素养,他还精通英、法、俄、西班牙和拉丁语。希特勒还曾在维也纳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书籍,包括政治、军事、历史、艺术和工程方面。他还通晓军事方面的理论,记忆力惊人,能记得每种武器的各种性能。希特勒还不吸烟,极少喝酒,不好色。作为一个人来说,希特勒无疑是十分优秀的。但这些都不能洗白他恶魔的事实,他野心勃勃,杀害那么多无辜平民,已是犯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希特勒永远都不能被洗白。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1、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是欧洲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的军队几乎横扫整个欧洲,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拿破仑对士兵很好,在战争中他也不享有特权,士兵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士兵们睡在哪里他就睡在哪里。拿破仑爱兵如子,这也是为什么即使他被流放,很多老兵仍然对拿破仑念念不忘的原因。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自由”:希特勒不好色吗

  网友“我想静静!”:还是拿破仑牛逼啊

  网友“卷烟”:这想法不对啊,兄弟。无论是什么原因,种族屠杀都是错误的!难道犹太人整整一个种族都应该被仇视?这种想法很危险啊。兄弟!

  网友“卷烟”:对德国人来说,阿道夫希特勒是英雄!哪怕是对二战后的德国人来说!

  网友“一梦两三年”:单论影响力 拿破仑比不了希特勒吧

  网友“乐途”:拿破仑横扫欧洲,在当时也是魔鬼的代名词,几百年过去了,就像小编说的“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那几百年后同样横扫欧洲的老希是不是也同样会被人津津乐道?

  网友“金戈铁马”:上面这些领袖大多都是矮仔 身高不到1.7 ,1.65左右

  网友“媽↘她親wǒ”:欧洲哥们

  网友“鳳满楼”:元首只杀犹太人,其他欧洲民族基本没杀!仇恨犹太人是有原因的!!!

  网友“zenvo914”:俄奸?

  网友“中国远征军虞师川军团团长龙文章”:没有元首,德国百姓就全部饿死了

  网友“__碗涂水儿”:列宁有点像泰森。。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7021 字。

转载请注明: 如何看待全球化?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想探讨这个问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