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雪豹出没澜沧江源

由 南门语山 发布于 综合

  雪豹是世界濒危物种,因此我国把对于它们的保护看的非常重要。近日有澜沧江源雪豹靓照晒出,吸引不少网友。据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显示,雪豹在全球范围内的可繁殖个体超过2500只,而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目前已布设了将近100台红外相机,培训了41名牧民监测员。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官方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近年来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靓照”。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官方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近年来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靓照”。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目前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涵盖其60%的栖息地。近年来在三江源地区,雪豹已由原先难觅踪迹的“幽灵猫”状态转而频繁“露脸”,或“出镜”红外相机求偶带崽、或“散步”于城镇附近、或在镜头中“直播”标记领地行为,此外牧民救助受伤雪豹事例亦不鲜见。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生态民兵和生态管护员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直播。摄影:洪玉杰

  青海新闻网讯 深秋的格仲草原,天高气爽,风轻云淡。

  10月18日上午8时,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的48名工作人员聚集在会议中心,和生态民兵一起等待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直播。

  自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与昂赛澜沧江大峡谷观测点远程视频连线,听了一线生态管护员和基层干部讲述一只雪豹的故事后,在这片澜沧江开始流淌的地方,生态环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开幕会还没开始,会议室里已经气氛高涨。工作人员和生态民兵们热情的话语、飞扬的神采,无不透露出国家公园一线建设者的自豪与自信。9时整,当嘹亮的国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时,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跟着音乐节奏默唱国歌。

  杂多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牟永红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已经10多年了,一大早他就来到会议室,占了离电视机最近的座位。回想起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连线杂多详细询问生态恢复、雪豹数量、生态管护员力量配置等问题的镜头,牟永红觉得现在杂多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献给党的十九大最好的“礼物”。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听到这段话,昂赛乡的生态民兵谢颖觉得肩子上的担子愈加沉甸甸。

  的确,杂多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品牌也在于“生态”。认真聆听十九大报告,启动好、实施好、保护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一“天字号”工程,已经在澜沧江园区管委会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变成一种强大的动力。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执法大队副队长马玉章说,“报告指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今后我们要更加尽心尽责,保护好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干旱草甸等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7-10-19)


  中新社西宁10月8日电 (记者 罗云鹏)“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地处澜沧江源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多次监测记录到欧亚水獭的活动影像,证明该区域内河流生态系统完整。”8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称。

  资料图:可爱的水獭们挤在一起。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欧亚水獭是河流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以及顶级食肉动物,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历史上由于该物种皮毛被广泛用于制作服饰镶边等原因,导致水獭数量骤减。该物种于201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位于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澜沧江段,牧民监测员通过红外相机、人为拍摄等方式,共记录到20多次欧亚水獭活动影像。”赵翔说,通过分析,表明至少有三个带幼崽活动的独立家庭以及至少两只成年雄性个体。

  此次监测到水獭的昂赛乡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此间涵盖高山、湖泊、灌丛、草原等,也是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域中野生动物重要繁殖栖息地之一。

  “欧亚水獭对于水质以及食物的要求很高,作为指示物种,这表明澜沧江源园区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赵翔介绍,监测还首次捕捉到处于发情期的欧亚水獭活动资料,对于增加对于欧亚水獭活动习性的了解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自2015年开始,杂多县官方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目前已布设了将近100台红外相机,培训了41名牧民监测员,并在区域内监测到至少24只雪豹个体和7只金钱豹个体。

  赵翔表示,在山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之外,对于欧亚水獭的种群监测,填补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空白,体现了该区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完)

  (2017-10-08)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图为水鹿。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图为豹猫。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图为西藏棕熊。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图为兔狲。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图为雪豹。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图为雪豹。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 图为赤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9月2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布一批在澜沧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由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雪豹、水鹿、赤狐、兔狲等多种野生动物照片。

  (2017-09-27)


  车队不断在昂赛大峡谷挺进,最后停在一片藏柏树下,澜沧江源头扎曲河翻腾的河水冲刷着岸边的礁石,四周山体顶部裸露着陡峭的岩石。

  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人生旅途必去的选择,那么三江源应该就是行程开始的地方。这里是青藏高原的缩影,不仅有令人陶醉的旷世绝美,也有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狂野魅力。雪豹,这种隐秘的西部大猫、让动物爱好者们想到就热血沸腾的珍稀物种,就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内,特别是澜沧江源园区。

  8月23日午后,青海玉树杂多县昂赛乡县道路口。白色的哈达迎接了三江源全国媒体行的记者们,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当地向导领着车队进入了昂赛大峡谷。

  澜沧江的源头,昂赛大峡谷。南都记者 陈伟斌 摄

  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玉树州西南,面积3.5万平方公里,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全境位于这里。扎多县素有“澜沧江源第一县”、“中国雪豹之乡”等美誉。研究表明,杂多县2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适宜雪豹生存。

  澜沧江源园区以江源高原峡谷为主,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旗舰物种雪豹的密集分布区。园区有野生脊椎动物78种,鸟类22种,兽类40种、鱼类10种、两栖爬行类6种,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盘羊、岩羊、白唇鹿、马鹿、麝、棕熊、狼、金钱豹等动物共同栖息,生物多样性尤为突出。

  进入雪山之王的地界

  来自唐古拉山的雪山融水,在蜿蜒曲折的高山间不断向前,这就是流经杂多县昂赛乡的扎曲,澜沧江的源头。

  车队在山路崎岖中颠簸了半个小时左右,道路上出现了一块“生态昂赛欢迎你”的景观大门牌,意味着车队进入了“雪山之王”的栖息地——昂赛大峡谷。

  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在此地试点,希望以雪豹为主题的自然体验让牧民受益——订单式管理,每个向导每天500元,每个体验者每天食宿300元,这样既实现了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又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自然资本,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管委会和民间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今年3月份确认,澜沧江源园区扎青乡地青村和昂赛乡年都、热情村红外线监测方圆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46只雪豹、5只金钱豹个体,仅年都村红外监测范围内就发现雪豹24只。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澜沧江园区持续开展雪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已多年,和管委会一起规划生态监测区域,培训了64名牧民监测员,按照5km✖️5km的网格,布设100台红外线相机监测,捕捉有效照片25万张。

  他们在全球首次记录到雪豹交配影像,首次证明在青藏高原东部金钱豹和雪豹栖息地重叠,证明了澜沧江源地区是中国顶级食肉动物群落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澜沧江的源头扎曲流经昂赛大峡谷,这些山林和水源是雪豹经常出没的地方。南都记者 陈伟斌 摄

  “这片区域是雪豹出没最多的地方,很多大型动物也喜欢来这里喝水。”随行的向导轻松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众人四下张望,渴望有缘得见,一直到傍晚才怅怅而归。

  和我们这些观光客不同的是,当地牧民却经常有机会和这高寒山地的幽灵亲密接触。

  救助受伤的小雪豹

  2016年1月6日,昂赛乡牧民土登与巴丁驾车前往杂多县城,经过景观大门牌附近时发现雪地里有只受伤的小雪豹在网围栏附近打转。两位牧民开始以为雪豹只想通过网围栏,帮忙拉起网围栏后雪豹依旧没有离开。

  土登与巴丁注意到雪豹头部和四肢伤痕累累,疑似打斗过程中受重伤,随即两人将小雪豹抱上车,迅速返回乡派出所。兽医和森林公安民警当天赶到现场,对小雪豹进行救治。

  受伤雪豹1岁半左右,体重60斤左右,根据伤情推测,雪豹可能因靠近人类活动区域,遭受狗群攻击后受伤,也有可能是雪豹之间的打斗造成。

  1月6日下午,初步治疗后的小雪豹被送到了条件较好的牧民俄索的家里。“开始雪豹温顺得像小猫,但连续喂食几天后,一次喂食过程中我的手还被它抓伤”,俄索介绍道,小雪豹身体恢复很快,野性也显露,人已不能再靠近了。小雪豹在他家的18天,一共吃了5头羊还有其他食物。

  1月24日,来自北京和云南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确认雪豹身体状态良好,考虑到雪豹捕食方便,选择在海拔4400米左右的嘎东日瓦山,将它放归自然。

  西部大猫的现状

  在三江源地区,并不是所有的雪豹都会受到礼遇。随着高山林线的上升,雪豹栖息地也在减少,隐秘的西部大猫不得已走到了人类活动区域觅食,袭扰了牧民牛羊,人兽冲突也不鲜见。

  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长期关注和研究西部的野生动物,上世纪80年代,夏勒博士估计青海省有650只雪豹,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三江源。

  随着近些年观测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被研究机构大量使用,监控到的雪豹数量不断上升,目前三江源地区大约在1000只到1500只之间。

  红外相机在昂赛乡捕捉到的雪豹影像。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雪豹影像。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由于毛色灰白的雪豹常出没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踪诡异使得调查和监测异常艰难,国际上的研究数据也不尽相同,早年关于全球只有7000只雪豹的提法也备受争议。

  但是关于雪豹栖息地的认定,研究者并没有什么异议。主要生活于中亚的高山带地区,栖息地有阿尔泰山、昆仑山、帕米尔山和喜马拉雅山脉等。约60%的雪豹生活在中国境内,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腹地和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上。

  生活在高寒草原上的盘羊。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和其它的分布地一样,三江源的家畜也逐渐渗透到雪豹的栖息地。生长在这里的藏獒可以和狼相对抗,成群的野狗也能攻击其它大型动物。以岩羊为主要食物的雪豹,不时也会走到山下捕猎家畜,给牧民带来损失,也有雪豹落入猎人陷阱的情况。

  试点动物保护补偿机制

  囊括了澜沧江源园区的杂多县,是世界上雪豹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除此之外,棕熊、白唇鹿、猞猁、狼等动物也频繁出现。昂赛乡的牧民每年都有大量的报案,牛羊被野生动物捕杀、房屋被棕熊入室破坏等。

  在藏区,大多数的牧民认为雪豹是吉祥之物,看到它是一种福祉,一般对于雪豹捕杀家畜并不会太在意,但对棕熊和草原狼的破坏就没如此宽容了,牧民可能会进行报复。

  一群牦牛在澜沧江源头扎曲旁边的草场上觅食。2015年。昂赛乡年都村平均每户有4.6头牛被野生动物捕杀。南都记者 陈伟斌 摄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2015年该村平均每户有4.6头牛被野生动物捕杀,全年损失牦牛达到300多头,户均损失5000元。

  随着近些年该地区野生动物的增多,为了缓解人和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2016年5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年都村启动“人兽冲突保险基金”试点。现在已经有24万的保险基金,由政府、民间组织和牧民投保组成。全村8500多头牦牛参与了投保,每头3元。

  为了保证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政府还公开选举多位牧民负责核实野生动物“肇事”的情况。杂多县昂赛乡党委书记扎西东周介绍说:“通过现场认定,每头4岁以上的牦牛可以得到1500元的保险金,2-4岁1000元,2岁以下500元。”

  由于责任落实到位,帮组牧民主动管理和跟踪放牧,2017年至今核准的基金补偿只有17头。“人兽冲突保险基金”的试点工作将会被推广到国家公园的其它保护区。

  数据显示,雪豹的“肇事率”大概占了3成。人兽冲突的试点并非只是为了补偿牧民的损失,更多是引导人与野生动物之间如何共存共处。

  近年来,政府和民间也逐渐意识到“共存共处”的重要性,诸如澜沧江国际自然观察节、“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大赛等人类走近自然的活动不断被引进到雪豹之乡。

  未来,对于高寒山地的幽灵雪豹,只要气候不再恶劣,只要盗猎不复存在,它们是不需要被拯救的。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