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英语:Partition of India;印地语:भारत का विभाजन,Bhārat kā Vibhājan 或हिंदुस्तान का बटवारा,Hindustān kā Batwārā;印度斯坦语:ہندوستان کی تقسیم,Hindustān ki Taqseem;乌尔都语:تقسيم ہند,Taqseem-e-Hind )是指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
协议还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门的资产、包括印度公务员、印度陆军、皇家印度海军、印度铁路和中央财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务。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然而两国的对立直至今日都在继续。因两国战争而流离失所者达一千二百五十万,伤亡估计达数十万到一百万不等(大多数人估计于1947年间越过印巴边境的人数约有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不等)。
各土邦可自行决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选择独立。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缅甸于1948年1月4日独立,锡兰于1948年2月4日独立;孟加拉国随1971年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独立。
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护国,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
红色箭头代表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迁出,绿色箭头代表伊斯兰教徒的迁出
前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于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AIML)已在达卡成立。穆斯林怀疑印度国大党的大多数成员为印度教徒。穆斯林抱怨在国大党中穆斯林成员没有与印度教成员相同的权利。因此在各个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Allama Iqbal在1930年穆斯林联盟就职演说中提出,在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次大陆中,有必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
“两国论”
英国虽然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然而其国力在战争中严重受损,失去了其大国的地位。加之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英国最大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然而,在当时的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1940年的拉合尔决议上鼓吹“二民族论”,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离。
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真纳是以独立作为要挟,换取西部穆斯林较多的省份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圣雄甘地强烈反对这些分离思想,提倡实现统一印度。印度国民大会党也出于政教分离和世俗主义的立场而对因宗教的分离表示谨慎,印度共产党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虽然也有各自的反应,但都未能阻止分裂的大势。
真纳(左)和甘地(右)
分割的确定
英国在当时规划了由印度教徒较多的地区的印度斯坦、伊斯兰教徒较多的地区的巴基斯坦、同时保留各藩王国,由这三者组建独立的“印度联邦”的独立方案,但未能获得共识。因此,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放弃了将印度统一的计划。1947年6月4日,蒙巴顿声明将在这一年的8月15日通过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也包括印度高等文官、印度军队、印度铁路的分割)。另外,独立后的政治框架暂时按照英国制定的1935年印度统治法实施。
7月18日实施的1947年印度独立法规定,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两国在各自的宪法(印度宪法及巴基斯坦宪法)实施之前是英联邦的自治领(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地位相同,在国际法上是独立国家)。
雷德克里夫线
蒙巴顿宣称将实施分治到实际分治只有两个月多的时间。而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分别在英属印度东西两地也是严重的问题。因此,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旁遮普地区被分为旁遮普省和旁遮普邦(之后又分为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和昌迪加尔),孟加拉地区则被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孟加拉邦。
而划分界线的工作是由之前和印度毫无关系的一位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担当的,因此这条分割线(分离独立后即是两国的国境)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这条分割线直到独立当天才公布。孟加拉地区的划分接近1905年的孟加拉分割令,旁遮普地区由于过去并未进行过分割,发生了大规模的混乱。
粉色是印度教,绿色是伊斯兰教,黄色是佛教
混乱及冲突
在这两个地区,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伊斯兰教徒逃亡伊斯兰教徒地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区,其中不少都是强制迁移因而沦为难民。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两教徒之间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冲突和暴动、屠杀以及报复。
据理查德·西蒙兹的研究,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一千二百万人无家可归。在这时两者之间产生的不信感和憎恶对之后的印巴关系都产生了影响。在加尔各答,由于甘地的努力,屠杀得到了抑制。
印巴冲突
今生:
巴基斯坦在8月14日宣布独立,印度则在8月15日宣布独立。真纳成为巴基斯坦总督,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成为新生独立印度的总理。然而,实现独立的过程,以及独立后两国的历史都并不平坦。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和种族清洗仍有发生。
大都市贫民窟
对保守派英国人来说,印巴分治印证了之前印度总督寇松侯爵的发言,大英帝国不再是世界强国。而逃往印度的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难民,以及逃往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徒难民大多集中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合尔、达卡等两国的大都市。在这些大都市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两国产生了巨大的都市贫困阶级,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暗杀甘地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互不信任,可说是对提倡两者之间融合的甘地的一个反弹。民族义勇团等印度民族主义者认为甘地对伊斯兰教徒和巴基斯坦太过让步。终于在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狂热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在德里暗杀,提倡非暴力的甘地自己却在暴力中牺牲。
印巴战争
印巴战争
许多土邦在当时印度副总理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的巧妙交涉下决定归属印度,然而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却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两国在之后仍爆发过多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的领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国家状况并不安定。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孟加拉独立战争和第三次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1974年,印度进行了核试验。巴基斯坦也与其对抗在1998年进行了核试验。两国的对立不仅是南亚地区,也是世界性国际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也有观点认为,印度是世俗主义国家,相反巴基斯坦规定伊斯兰教是国教,两国的国家理念在根本上完全不同是对立的起因。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岁月点亮”:
中国也可以打印的。
网友“3M老谭”:
还有一条可恶的麦克马洪线 藏南就没了
网友“你们的有敌哥”:
印度有一个大国梦
网友“HOOTRUNLE”:
打印
网友“好好117330821”:
打印
11月17日,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在与印度边境旁遮普邦巴哈瓦尔布尔地区举行演习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拉希勒·谢里夫将军发表声明称,11月14日印度军人在克什米尔地区控制线与巴基斯坦军人交火,导致11名印度军人死亡。
早在11月14日,巴基斯坦军方表示,有7名巴方士兵死于印度炮击。随即巴基斯坦军人在控制线Bhimper区域,采取行动以回应当天印方"无端开火"导致7名巴军人死亡事件。
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关注演习并在演习结束后表示,巴军队已准备好打击任何"敌人的无理行为"。
伊斯兰堡和新德里经常指责对方违反停战协定并在控制线"无端开火"。9月18日早上5时30分(北京时间8时)左右,多名武装分子袭击了位于巴拉穆拉县乌里镇的印度军队第12旅司令部。据当地媒体报道,冲突持续了数个小时,造成至少印度士兵17人死亡、30人受伤。此后,印巴关系急剧恶化。
本月初,《印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消息报道称,巴基斯坦军人在印巴边境地区约500次违反停火。而巴基斯坦同样指责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违反停火,巴基斯坦军队声称,印度军人今年178次违反停火,导致19名平民死亡。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国之翼”,第一时间品读中国空军新鲜资讯,请在微信中搜索ID号:daguozhiyi直接关注!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豪情男爵”:
看看巴铁,印度阿三出手一次立马报复!咱国倒好,让韩国棒子开枪打死人了,还要想如何避免!
网友“专业举报各种广告涉黄”:
听到印度小三死这么多军人,真为巴铁高兴,支持巴铁采取的一切行动,要是能有渠道为巴铁捐款就好了
网友“手机用户6242868816”:
我在巴基斯坦3个月了!善良的人,淳朴的民族,高尚的品德,就因为信仰美国出钱支持打仗,穷人何必为难穷人…
网友“相见欢24682035”:
毫无疑问,我支持巴铁打得阿三屁颠尿流。
网友“一票小姐慰风尘”:
巴铁别怕,使劲揍阿三,背后有老大哥支持你!
网友“半打可乐5490406”:
被恐怖分子袭击了就说是巴基斯坦弄得,那么巴基斯坦被袭击那么多次是不是也要推到印度身上去?现在是中美俄博弈,无暇照顾,一旦结束了,不管谁赢,第一个就是拿印度开刀。
网友“null113073606”:
中国应给铁哥们提供些好装备,别让他吃亏了!
网友“日月神剑61550981”:
支持巴基斯坦用重武器还击印方的举手。
网友“铃铃飞121152906”:
印度敢时不时刁难中国,中国这个时候就应该公开支持巴基斯坦
网友“我de中国心”:
巴铁兄弟 打的好 教训下阿三, 阿三最近有点嘚瑟。需要有人收拾一下他,需要飞机大炮大哥管够。
(2016-11-17)
8月28日,巴基斯坦军方发表声明称,印度军方当天在印巴边境地区无端向巴方开火,巴方随即予以回击,交火造成至少6名巴平民死亡和46人受伤。同日,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发言人证实,巴基斯坦军队当日向印军开火,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尔查谟地区发生交火,造成3名印度平民死亡,22人受伤。
回顾历史,印巴边境冲突的消息根本不是什么新闻。几乎每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会发生军事冲突。可以说,南亚次大陆上的这对冤家是二战后持续军事冲突时间最长、矛盾最深、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冲突对立方,其历史纠葛之深甚至不亚于素以斗争复杂而闻名的中东地区各方。
蒙巴顿方案:无法避免的祸根
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了按照区域内居民主要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但对于当时英属印度东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蒙巴顿方案”的相关条款却留下了隐患。该方案规定,克什米尔地区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也可选择独立。由于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故在该地区加入巴基斯坦的呼声强烈。
图注:英属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右)。此公提出的“蒙巴顿方案”成为现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建国基础,然而也为两国间长达近70年的冲突埋下祸根
然而,克什米尔土邦王却是印度教徒,他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首鼠两端,最终的倾向是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应该说,“蒙巴顿方案”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是一个各方都不能接受的方案,但由于当时没有其他可行方案可供替代,故该方案也就成为了不得不采取的选择,这为日后印巴冲突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图注:克什米尔地区全图。该地区主要范围包括北部和西部的巴基斯坦控制区、南部的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以及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由于历史和宗教因素,自印巴分治起该两国围绕该地区的冲突就一直不曾间断
第一次印巴战争:冲突的开始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建国。此时的巴基斯坦虽然不是独立国家,然而已经拥有了实质上的独立政权和军事力量,印巴双方围绕克什米尔的矛盾迅速加温。仅仅两个月后,1947年10月22日,“克什米尔解放军”从巴基斯坦出发进攻克什米尔,其目标是夺取克什米尔的首都斯利那加。由于克什米尔地方军队也纷纷倒向由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解放军”一方,克什米尔土邦主哈里·辛希不得不向印度求援,并答应印方加入印度以换取支援的条件。随即,刚刚成立的印度国防军和巴基斯坦地方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后来所称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由于交战双方实力差距过大,且“克什米尔解放军”并非正规军事力量,印军得以成功守住斯利那加,但“克什米尔解放军”占据了倾向巴基斯坦一方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为解决该问题成立了“印巴委员会”进行协调沟通,但并未能够直接引发印巴双方停火。此后的一年内,巴基斯坦军队与“克什米尔解放军”曾组织多次反攻计划攻占克什米尔全境,但均以失败告终。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8年11月27日,巴基斯坦认识到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采取的军事行动无法获得任何进展,因此决定停火。1949年1月,印巴双方正式停火,并划定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控制线”,随后于当年7月划定了停火线。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在各自的世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自由克什米尔和北部地区,占克什米尔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尔正式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占克什米尔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开始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时至今日,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的军事对峙状态仍未结束。
图注:向印度军队投降的“克什米尔解放军”士兵。在从巴基斯坦出发前,他们肯定不会想到这场战争会以失败告终,更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代仍然要为这片土地引发的冲突疲于奔命
第一次印巴战争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未能达到独吞克什米尔的目的,而原本事实上具备半独立地位的克什米尔则因印巴两国的分区占领而完全丧失了独立性。1948年的印巴停火线,事实上成为克什米尔的分裂线。印度所占据的克什米尔谷的战后发展历程,成为了印巴冲突的一个缩影。哈里·辛格并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在加入印度后不久,他便被其反对派领导人谢赫·阿卜杜拉推翻,后者领导了第一届查谟和克什米尔紧急状态政府,并获得了除国防、外交和交通外其他方面的自治权利。然而,谢赫·阿卜杜拉也没有得到善终,1953年,他因主张独立被印方投进监狱。1956年,印度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编为查谟-克什米尔邦,并由亲印度的当地人长期掌控各项权利。此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长期存在通过自治逐步实现独立、加强与印度政府间联系和主张加入巴基斯坦的三派间的斗争,时至今日印控克什米尔的主要反对党“泛党自由大会”仍然主张查谟和克什米尔加入巴基斯坦。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发展政治斗争不难看出,“蒙巴顿方案”和第一次印巴战争在克什米尔地区乃至印巴两国间造成的裂痕,至今也难以抚平。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手机用户4313179599”:
支持巴铁打死啊三
网友“彪哥28739198”:
一对冤家!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就是为了制衡印度!
网友“手机用户3628439686”:
支持巴铁,打败印度阿三!
网友“兰花的夏天”:
以前你不是我儿子,但现在是 // @处刑者: 很久以前新疆不是中国的, //@红曜石-璀璨:克什米尔很久以前是中国新疆的一部分
网友“强子28192705”:
中国应该重兵进驻中印边界藏南地区。间接支援巴铁!
网友“你郭大爷还是你大爷”:
我是个巴粉,对巴铁不利的我就反对,打死阿三
网友“nenhuige”:
英国佬给世界留下了好多难题 真他妈精
网友“还我滴kuai播”:
支持老巴
网友“十年scl”:
吗的 恶心的英狗 到处留祸端 我们的藏南你看怎么办
网友“诸葛老道”:
相比起来,三胖逊色多了
(2015-08-29)
第二次印巴战争导致的一大恶果,是将超级强国势力直接引入南亚地区。1971年初,印度和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标志印度成为苏联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亲密盟友。在获得苏联方面的支持并从苏联购买大批包括主战坦克和地空导弹在内的先进武器后,为彻底削弱巴基斯坦国力以解心腹大患,印度决定趁巴基斯坦内部动乱之机出兵支持东巴独立。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与此同时,印度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进行着准备。
图注:东巴基斯坦地区位于恒河下游,毗邻孟加拉湾,现已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蒙巴顿在将东巴和西巴“硬捏”到同一个国家时,恐怕想不到日后这个划分方案会引发牵扯到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一场战争
在开战前,印度陆军共有1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3个炮兵旅、2个独立步兵旅、2个装甲旅和1个独立伞兵旅;空军则有45个中队的兵力,在装备上有苏-7和米格-21这两款性能较好的苏制战斗机。相对而言,巴基斯坦兵力则比较簿弱。在西巴地区,巴陆军拥有10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独立装甲旅和2个炮兵旅,空军兵力为13个中队,除24架幻影III战机外,大多装备性能早已落后的歼-6战机。而在东巴地区,巴陆军仅部署了4个轻型步兵师35个步兵营、6个野战炮团、1个M24轻型坦克团、1个M24轻型独立坦克营,以及24个准军事大队。空军则只有20-25架F-86战机。很显然,巴基斯坦部署在东巴的部队并不足以进行一场局部战争。相比之下,印度为进攻东巴准备了相当充裕的兵力,包括6个山地师和步兵师、3个独立步兵旅、3个装备T-54和PT76坦克的坦克团、3个独立装甲营、2个机械化营和1支炮兵部队。与东巴的巴基斯坦军队兵力对比,大约是2比1。
1971年11月,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11月23日,时任巴总统叶海亚宣布巴基斯坦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巴基斯坦陆海空三军正在全力抗击印度军队的入侵。这场战争同时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企图是夺取并占领东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则希望通过全力固守各个战略要冲,以防御战和消耗战来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印军的军事行动开始后,全球为之震惊。此时在对印度军事行动的态度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冷战色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印度粗暴入侵,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则普遍表示支持印度“解放孟加拉”。在众多表态的国家中,态度最为特殊的是身为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的中国。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印度蛮横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并呼吁印度立即停止对巴基斯坦的入侵。而最为焦虑的当属美国,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毫不隐晦地抨击印度是“狂妄无知的国家”,但又声言以无力进行干预。
对于西方各国的强硬立场,印度丝毫不予理会。印度陆海空三军集中优势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基斯坦进行了多路突击。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又8个营的兵力分三路发起攻击,一举攻克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通了通向东巴首府达卡的道路。同时,印军从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向东巴基斯坦展开进攻。虽然巴基斯坦军队竭尽全力进行抵抗,但由于印军在兵力上具有绝对优势,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方向的印度军队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作战意图,但在行动中数次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在几经易手后占领了重要据点波格拉。从北部方向进攻的印度军队则对贾马尔普尔、米门辛格与坦盖尔进行攻击,结果均以巴军未能守住阵地告终,最终巴基斯坦军队在丢失贾马尔普尔后被迫退守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线。可以说,开战之初巴基斯坦军队在东巴战场就陷入了绝对被动。
图注:在被击毁的巴军坦克残骸上庆祝胜利的印军士兵。他们自然不知道,自己在战场上的胜利并没有给南亚大陆带来持久的和平
在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发起总攻,准备一鼓作气夺下达卡。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印度军队一方面在陆上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完成对达卡的合围,另一方面由海、空军从海上和空中对东巴的海上和空中航线进行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的任何联系。由于根本无法得到增援和补给,继续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最终以印度的全面胜利告终。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印军凭藉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以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
当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突然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的想法,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巴基斯坦政府。慑于中方可能出兵造成的压力,同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此画上句号。战争结束后,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战后:硝烟散不尽,战火仍未熄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1972年 6月28日至7月2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佐勒菲卡尔·布托在印度西姆拉举行会谈,并于7月2 日签署了《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根据协议内容,印巴两国将结束长期损害双边关系的冲突和对抗,并通过谈判或共同商定的其他和平手段解决它们的分歧,保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尊重彼此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主权。此外,两国政府还保证将采取在它们权力范围内的一切步骤来防止进行针对对方的敌对宣传。在关于克什米尔的条款方面,两国军队将在规定期限内撤回边境线己方一侧,并尊重1971年12月17日停火而形成的控制线,任何一方不得不顾双方的分歧和法律上的解释而单方面谋求改变这条控制线。协议还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此后,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曾举行过数次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克什米尔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成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一个难以打开的结。沉寂仅二十年后,198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此后的数年中,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停火线两侧集结兵力,虽然没有再次引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然而交火事件时有发生。截止2003年底,共有6.8万人在这场化整为零的战争中死于非难。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这为克什米尔地区带来了短暂的和平曙光。
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震级为7.6级的强烈地震。虽然天灾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却也促成了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合作。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在此次合作基础上,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于2006年1月呼吁印度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3个城市撤军,但遭到印度的拒绝。这多少又打破了一些人们对于克什米尔地区永久和平的幻想。
图注:克什米尔大地震后幸存的灾民。虽然此次地震促成了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一些合作,然而时间证明这些合作不过是暂时的
仅仅半年后的2006年7月,印度孟买发生爆炸事件,造成约200人丧生。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卷入其中,并中断了和平进程。虽然当年11月印巴双方又达成协议并建立联合小组,以分享情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然而双方间的裂痕却变得越发显眼。12月5日,穆沙拉夫首次宣布,若印度同意克什米尔以现行分界线不变但人员可以自由往来出入、建立自治政府或自治区但不能独立两国从克什米尔分阶段撤军及印巴两国和克什米尔地区派员在当地共同建立建立监督机制的主张,则巴基斯坦可以放弃对克什米尔的主权要求。对于这个看上去很诱人的解决方案,印度方面没有积极回应。现在看来,这个主张更像是巴基斯坦方面放出的缓兵之计。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发生冲突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1947年蒙巴顿在制定“蒙巴顿方案”时,想必不会预料到两国围绕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间的冲突会持续七十年。就在此次印巴军事冲突爆发不到三个月前,一伙武装分子从巴基斯坦进入克什米尔后袭击了印控克什米尔的一个印军军营。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即使是在非官方层面,印巴两国国内对于克什米尔分治的现状心存不满者也大有人在。至于究竟何时何日克什米尔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才会真正迎来安宁、印巴两国间能停止冲突不断的局面,恐怕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出污泥而不染668”:
支持巴铁。
网友“沽月玉冰心”:
印度可以说是个堂.吉诃德式的疯狗,充满幼稚的的冲动和幻想,但又是欺软怕硬的怂货
网友“Solor”:
就是, 当年就应该和巴铁会师,把印东走廊掐断,用印度东北的高地和巴铁换一个印度洋出海口| |@光辉岁月38131907: 中国怎么不早点下最后通牒?
网友“这个名字一般人都看不完需要耐心看慢慢看”:
只要中国在,印巴战争,巴铁兄弟是不会输到灭国的地步的
网友“家有乖儿女1980”:
关键时刻,还是全天候的朋友好使!美国,顶多全个晴天的半天盟友
网友“残姐”:
印度和苏联是友好盟友关系巴基斯坦是中国最好的朋友!怎么办!!!
网友“德军元帅I沙漠之狼I”:
呵呵,没有 //@明月照人回:印度早有了…! // @VSAR: 啊三你就蹦吧,等巴铁研究出原子弹会好好报答你的
网友“雪飛了無痕”:
印度一直以来不断搞军事扩张,野心勃勃
网友“光辉岁月38131907”:
中国怎么不早点下最后通牒?
网友“不覆己过”:
巴铁,中国是你们坚强后盾。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