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莫让“我不会”滋生基层“逆淘汰”

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党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然而,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一些机关和单位中存在一批“我不会”干部:他们不仅不以避事为耻,反而常将“不会”挂在嘴边,理直气壮推诿卸责。长此以往,必将形成“逆淘汰”,导致基层干部作风涣散和政治生态恶化。

“我不会”本来是一种能力问题。面对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机关干部能力有不足、短板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能力问题,在一些基层地方和单位,却可能异化为作风问题、干事氛围问题,甚至是政治生态问题。个别基层干部面对领导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时,不主动学习提能、不积极破题攻坚、不自觉履职担当,却动辄“我不会”拒绝工作,表面上是承认能力素质的不足,实际上是为了推卸责任、拒绝履职、不愿担当。这显然是一种懒政、怠政、不作为,应该加以警惕并坚决反对。

动辄以“我不会”拒绝担当作为,容易滋生基层“逆淘汰”效应。基层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工负责、各负其责,才能形成密切配合、有效弥补的干事生态。一些干部面对工作时常将“我不会”挂在嘴边,他本该负责的工作,就可能转移到那些“我来干”“我可以”的“老黄牛”干部身上。久而久之,老黄牛干部加班加点工作,能力素质在破解难题中得到锻炼,但事情反而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反观一些“我不会”干部,却能准点下班,乐得逍遥自在。

基层身处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针”。尤其这些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基层作为承接各项改革举措的“最后一公里”,时常面临人少事多、权小责大、分身乏术的工作困境。一些基层干部不得不为此“白加黑”“5+2”。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我不会”干部却能置身事外、作壁上观。而事情多、任务重的干部,既会疲于奔命、亚历山大,甚至还可能面临“多干多错”“问责背锅”的尴尬。长此以往,伤害了实干型干部的工作激情,助长了不健康的干事创业生态。

追本溯源,一些干部之所以把“我不会”说得理直气壮,表面看是干部思想和作风上的问题,但究其根本,则源于制度执行力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近些年,全面从严治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齐头并进,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事关干部选拔、培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等方面制度机制,搭建起了干部制度的四梁八柱,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实践中,一些制度还面临难落实、难执行的困境。重制度发文、轻制度执行;制度挂在墙上、难以落在地上;权大于法、关系大于制度等等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削弱了制度的执行力,导致无法发挥制度监督、约束、规范等作用。

比如,一些地方选贤任能制度执行不到位,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用人导向不够鲜明,坐等提拔、平衡照顾等选人理念还客观存在;比如,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未能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我不会”式干部顶多停留在口头批评的层面,实质性监督问责不够,无法产生教育警醒和督促倒逼的作用;再比如,考核激励制度执行不到位,年底考核多为“称职”表现、对一些不作为干部也罕见“不称职”考核,考核绩效奖励缺乏“二次分配”,使得“干多干少一个样”;还比如,评优评选制度执行不到位,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等等平均主义思想在一些地方蔓延,挫伤了实干型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归根结底,制度执行力不强是造成“我不会”干部无所顾忌、大行其道的关键因素。因此,破解“我不会”式不作为、不担当,除了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履职用权的能力本领;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实心干事的担当精神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充分发挥管长管常的制度效能。要通过鲜明制度执行导向、增强制度执行能力、强化制度执行监督、优化制度执行氛围,切实把选贤任能、评价考核、容错纠错、关心激励、减负减压等各方面制度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制度设计的积极初衷,以制度的刚性和规范积极调动、努力发挥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切实为推动基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和政治生态。

(作者 汪东旭,摘自”四川在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10 字。

转载请注明: 视点|莫让“我不会”滋生基层“逆淘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