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3日报道,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其中包括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次日各大汽车股票纷纷高开,但逐步回落,并在日线上留下了较长的上影线,接着当周表现回归震荡行情。
可见,市场对该救市措施的效果抱有疑虑。
面对今年4月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前4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1.9%,加上5月前三周销量再同比下降16%的可怕数字,确实出台救市政策已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而在本次减征购置税消息传出后,总算让国内汽车人在“旱市”里看到了甘露,其中神龙公司总经理陈彬更是表达了对政策细则出台的急切态度,“细则落地确实要快,不然会形成观望情绪。企业也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抓好核心竞争力,在机遇来临时快速调整赢得先机。”
确实,在供应链遭中断的情况下,企业也经不起需求端的崩塌了。
5月31日,财政部公布减征购置税的细则公告,其中要点包括“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其中政策针对车型,对比此前市场预期的1.6L及以下排量有了超预期的提升,此举也将能把政策利好进一步覆盖至2.0T车型,大大提升了政策覆盖面。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批发量,已从2016年的69%占比下滑至去年的54%,因此这次减征购置税作出发动机排量限制的提高,可以说是顺应了市场发展需要。
事实上,这已经是第三次用上减购置税的救市政策了。
第一次,是在金融危机之后,2008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7%,比2007年增幅回落15.14%,中止了连续六年20%以上的增长。
眼见势头不对,于是2009年政府出台了汽车下乡,以及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征5%车辆购置税的措施。在政策刺激下,当年车市快速回暖,乘用车市场同比劲增52.93%,直接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中国从此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
第二次,是在2015年底,其时面对上半年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的压力,政府于10月再度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实施购置税减半,并持续到2016年底。
这次调整同样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其中201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3%至2114.63万辆,首次突破了2000万辆大关。2016年则同比增长了14.93%至2437.69万辆,其中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1.4%,占整体销量比重为72.2%。
可见每当汽车行业有困难的时候,减征购置税就被当成“夜壶”来使用。
不过使用特效药也是有副作用的,除了刺激效果逐步减弱以外,还可能会透支市场的健康程度。
在2016年的繁荣以后,中国车市骤然转冷,2017年增长急剧收窄至2.1%,2018年迎来三十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并一直延续到2020年。
中间2019年曾启动过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补贴标准为车价的10%,其中中央财政承包80%,省财政承包20%,由当地省财政部门安排具体金额,但当年车市销量仍同比下降7.4%。
直至2020年7月、2021年3月,连续启动两轮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下乡”政策,才重新刺激起了车市,去年顺利以同比增长4.4%的成绩收官。
而如今,伴随着600亿元的减征购置税方案,工信部也在5月27日发话,将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刺激方案。
其中广东针对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最高补贴10000元/辆,燃油汽车以旧换新最高补贴5000元/辆;湖北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8000元;浙江义乌推出至高1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辽宁沈阳推出至高5000元的汽车购车补贴;天津发放最高5000元/辆的汽车消费券;海南海口推出最高5000元的汽车购车补贴;长春发放总额5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
浩浩荡荡的补贴措施还在路上,只是每个人心中想必都有疑问,这次能有多大成效?
大家在谈论2009年和2015年车市刺激政策成效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了当时的宏观背景。
2009年,国家号称投入四万亿元来发展经济,以抵御金融危机影响,但后来我们都知道,在叠加地方政府投入之后,最终规模远超四万亿。
于是在财政、货币政策刺激下,房价起飞了。
到2015年,在10月出台减免购车购置税之前,还有一项重要决策落地——俗称“3.30新政”。
2015年3月30日,有关部门决定将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同时个人住房转让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楼市松绑力度超出预期。
这是上一阶段房价再度攀升的开端。
而随着2015年6月“杠杆牛”股市泡沫破裂,天量资金从股市转移到楼市,使得后面几年各地房价得到了大幅上升。
房价上涨,是国人财富效应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消费信心的源泉。
但从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以后,楼市紧绑层层加码,至今已很大程度扭转了大家对房价的未来预期,而在基于楼市的财富效应逐步减退后,中国车市销量也随之进入了瓶颈期。
另外,楼价上涨一边对应的是财富效应,另一边则对应着债务杠杆。据央行口径统计,2022年Q1的居民杠杆率达到71.8%,对比发达经济体的75.7%已经不远,而且这还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家对未来预期收入信心不足的大环境下。
因此目前市场有一派偏悲观的看法是,任楼市再如何松绑、车市再怎样刺激,大家就是买不动了。
往细里说,在这轮救市当中,还要面对的棘手情况是由于供应链中断、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涨价潮,例如大众品牌全系车型价格上调1000-15000元;理想ONE上调1.18万元;小鹏全线产品提价1到2万元等等。
举例来看,在购置税减半下,购买售价为20万元的大众品牌燃油车能省去8850元,外加部分地区对燃油车提供5000元消费补贴,这能抵扣上大众自身涨价的5000元,所以最终能省的部分为8850元,这对于20万元售价来说不算是优惠很多。
还好值得欣慰的是,在购置税减半的细则落实后,像荣威、长安、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等品牌纷纷宣布对政策减免后的另一半购置税进行补贴,可以说企业自身也参与到救市当中了。
综合各方面来看,这次最终能落实到个人消费者购车的最大优惠力度,基本在几千到1万元左右,这对于刚需用户来说肯定还是利好的。
不过也有人提出,如今消费者不买车是因为缺那几千元吗?大概缺的是那十来二十万元的本金吧。
但愿现阶段只是信心预期暂时跌到了谷底,我们马上将迎来的是消费反弹。
手机作为电子消费品,更换周期比起汽车要短得多,但现在越来越多人觉得,自己的手机也挺耐用,不换也行。
今年前四个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此外小米、OPPO、vivo等主要手机厂商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季将砍单约20%。
所以比起手机更耐用的汽车,最终能在这轮车市刺激下勾起多大的消费需求呢?我们将答案交给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