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天医学助力飞天梦想——记以杜继臣同志为代表的航天医学工作者的奋斗之路

中国日报10月29日电(记者 赵磊)本周四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活动由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组织开展,是我国表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级别奖励,重点表彰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区域发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等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长期坚持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岗位、潜心本职工作、具有无私奉献和拼搏攀登精神、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

以航天医学助力飞天梦想——记以杜继臣同志为代表的航天医学工作者的奋斗之路

杜继臣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本届评选表彰活动,经全国各地区、有关部门推荐,共评选出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在93名受到表彰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有一位特殊的医生。在他的心中,既有服务人民健康的职责所系,还有保障航天事业的使命重托。他就是我国航天医学领域知名专家、航天医疗健康科技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航天中心医院院长杜继臣。杜继臣是此次获奖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唯一一位航天医学领域专家,他所在的航天中心医院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航天医学为重点研究方向,同时承担国际宇航科学院科研任务、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试验任务、实验舱搭载任务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医疗机构。

1958年,为保障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建设,航天中心医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272医院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落地生根,承载起“保障航天事业,服务人民健康”的责任和使命。六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医院以全周期、全场景的工作理念,系统服务航天特殊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围绕航天型号任务及工作需要,建立任务遂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事件应急保障体系、远程健康服务体系。在历次的型号任务,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在杜继臣院长的领导下,医院按照上级要求及国防科技领域发展需要,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国防科技领域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健康保障体系;围绕航天特殊职业工作环境,建立了国防科技单位“健康企业”服务体系,切实推进了航天工业医学发展。有效保障了国防科技领域人才身心健康。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三步发展的关键阶段,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成为航天领域研究的核心目标。

面对新的挑战,在杜继臣的带领下,航天中心医院在前期系统工作的基础上,创新航天医学定义,拓展研究范畴,从航天空间环境医学、航天临床医学、航天急救医学、航天工业医学四方面深入开展航天医学研究工作。

目前,航天中心医院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承担国际宇航科学院科研任务、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试验任务、实验舱搭载任务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医疗机构,参与航天强国战略纲要编制,完成载人航天专题研究报告,在航天医学各研究领域中全面推进相关工作。也正是基于在国际宇航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杜继臣于201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领域顶级学术机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院士,并连续两届当选为生命科学部理事会理事。

在杜继臣的带领下,航天中心医院积极推进航天医学领域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研究,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切实提升了我国航天医学领域研究水平,扩大了我国航天医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航天空间环境医学方面。医院系统开展空间失重或微重力环境、辐射环境、幽闭环境等对人体作用机理及临床表现研究;承担神舟12、13科研实验任务;为失重状态下脑神经网络调节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在航天临床医学方面。开展进入空间前宇航员及载荷专家健康筛查与标准制定;进入空间后的生命支持及临床医疗研究;脱离空间环境后的长期健康研究。在航天急救医学方面。针对空间站特殊环境,研究探索特殊空间环境下急诊急救规范化诊疗流程和急救体系。在航天工业医学方面。对航天职业工作环境下健康有害因素进行研究、干预和控制,切实保障航天高科技人员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同时,医院积极搭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平台,推动实现航天技术在民用健康产业的有效转化。目前医院已实现航天医学在影像技术、超声技术、脑机结合、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形成系列转化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以杜继臣为项目副总指挥,完成“应急移动模块化负压方舱医院”重大项目。并在研发方舱医院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制了发热哨点、发热门诊、负压隔离病房、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等系列解决方案,实现航天技术在民用健康产业有效转化。以航天强国,助力健康中国。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发展的关键阶段。“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空间工程系统”,将成为我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的坚实基础。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核心的环节是要实现由航天员短期飞行到更广泛人群长期在轨工作的突破。如何实现包括科研人员、载荷专家等更广泛人群的升空要求,且能满足更长时间跨度的在轨工作,成为载人航天工程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即解决长期空间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

但是,由于前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医学领域,在航天临床医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研究空白。特别是针对长期空间在轨状态下的疾病学研究及空间状态下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体系、急救体系还尚未形成。由于空间特殊环境的影响,人类疾病谱的构成、疾病状态的认识和标准、疾病救治方案的制定和选择,与地面诊疗体系存在根本不同。不能简单的将地面状态中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应用到空间状态。而上述对空间状态疾病认识及诊断治疗体系的缺失,将成为制约长期空间在轨人员健康的核心问题,更是能否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工作目标的关键。

基于此,杜继臣带领航天中心医院科研人员在航天基础环境医学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开展航天临床医学的研究与转化工作。深入研究空间状态下疾病谱变化、医学监测指标体系、疾病诊断标准、疾病治疗体系及急诊急救体系的建设。致力于研究建立空间环境疾病谱,形成空间环境医学监测指标,明确空间状态疾病诊断标准,建立空间治疗及急救体系,填补我国航天临床医学研究的空白,有力支撑航天强国与飞天计划的需求,解决制约人类向更深、更远、更高的外层空间探索的瓶颈问题。

目前,杜继臣任了航天中心医院航天医学中心主任和航天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实验室主任。未来将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准国际化的航天医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推动建设航天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突破人体长期在轨的健康保障、在轨过程中的疾病监测、诊断及治疗的核心技术;搭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平台,建设世界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基地;打造航天医学领域一流人才队伍。有力支撑航天强国战略和飞天计划的实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44 字。

转载请注明: 以航天医学助力飞天梦想——记以杜继臣同志为代表的航天医学工作者的奋斗之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