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翻译官】经济地理|一条路如何改变一座准万亿城市的经济格局

  编者按:作为逆周期调节的工具,基建投资一直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2020年,新老基建同时发力,为城市向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个显著的建设特点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引领,更多向城市群和都市圈倾斜。一方面,这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打破规模限制,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要素的高效流动;另一方面又为经济发展引入了地理性变量,上海、成渝、南京等一批城市圈纷纷进入扩容状态,区域性的经济发展新势力在不断壮大和更替。

  时至年中,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3.2%的增速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经济发展在城市侧又会体现出怎样的状态?

  新华网财经部将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推出系列文章解读区域经济新势力背后的发展密码。

【财经翻译官】经济地理|一条路如何改变一座准万亿城市的经济格局

  

  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运营,让上海至南通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6分钟。沪苏通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3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南通到上海最短用时66分钟!近日,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66分钟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对于南通人来说,铁路去上海再也不用转经南京。

  这意味着,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全国“百强县”将终结“地无寸铁”的历史。

  这更意味着,南通这个长三角城市群北翼中心城市,开始真正进入上海“1+6”一小时都市圈,苏南沿江、苏中、苏北地区则均进入上海1-2小时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经济格局将迎来新一轮优化。

  “南通难向南”成为历史

  南通,在江苏省内素有“小上海”之称,在地理上与上海仅有一江之隔,但直线不到200公里的距离却成了南通人近20年的痛。据了解,在沪苏通铁路开通以前,南通前往上海方向的旅客列车都要经过南京,时间至少要3.5个小时。

  铁路不通,南通难向南。“本世纪初,南通就提出了通沪铁路的愿景,当时就是希望铁路能直通上海。”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副书记顾欣荣回忆说。

  这不是简单的出行要求,在这种希望的背后,暗含的是南通城市发展的深层需求——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做长三角北翼经济发展的中心。(翻译君注:长三角城市群的“朋友圈”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四省27城。而长三角城市群的北翼,则指以南通为中心的长江以北的南通、泰州、扬州一线,以及向北延伸的盐城、宿迁、连云港一线的城市群。)

  2008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出炉,指明南通未来城市发展定位——“南通以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为目标”。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目标虽然指明了方向,但是却有很大的成长性。反观宁波的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早在2006年就已经落袋为安。在国务院批复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已正式明确了将其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功能定位。

  摆在南通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做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向南,融入苏南经济格局。苏州、南京、无锡,在江苏经济发展城市格局中,常年稳居前三。南通则紧随其后,位列第四。数据显示,2018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达8427亿元,2019年为9383.5亿元。未来,有望成为江苏省内继苏州、南京、无锡之后,第四个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打造江苏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向南,做上海的“北大门”。对接好上海产业转移,是关键性的一步。据了解,为强化与上海的功能对接与互动,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已经多次写入到南通的地方版行动计划中,并且从2017年开始,南通每年都会在上海举办一次对接服务上海的大会活动。

  除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南通还更看重上海的科技创新资源,期待在产学研合作上实现“上海孵化、南通转化”。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上海、苏州、南通,长三角三大技术转移枢纽城市已逐步形成。其中,南通是长三角最大的技术专利输入城市。

  显然,向南能借力更好的城市资源。

  随着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上海、苏州、南通三个“好朋友”终于在一条铁路上实现了大通联。目前,铁路的一期工程从宁启铁路赵甸站引出,经南通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上海市嘉定区,接入安亭西站。

  大交通下的城市群变局

  资料显示,沪苏通铁路是国家Ⅰ级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以承担上海、江苏城际旅客交流为主,兼顾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交流,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

  对于南通而言这是第一条直通上海的铁路,但对于上海这个长三角中心城市来说,却是近年来第四条直连铁路。此前还有2010年7月1日开通的沪宁城际铁路,2010年10月26日开通的沪杭高铁(沪昆高铁沪杭段),以及2011年6月30日开通的京沪高铁。

  与中心城市连接有多重要?

  以京沪高铁为例,截至6月30日,京沪高铁已安全运营3289天,累计开行列车110.8万列。这条高铁为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经济活力,沿途24座车站周边已经建起了一批产业园区。

  所以,南通人对直通上海铁路的期待之强烈,近20年的执念,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南通市铁路办副主任顾欣荣介绍,有了这条路,融入苏南、接轨上海,可以有效提升长三角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配置效率。南通将更快捷地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中去。

  今年初,南通与苏州和无锡两城签订的城市合作协议,也均将交通合作放到了重要的位置。4月8日,南通和苏州签署《关于加强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4月9日,南通和无锡签订《关于加强锡通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前者指明,与苏州共建苏通科技产业园和建立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推进机制,共同推动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后者也着力港口联动合作。来自《航运交易公报》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港需完成海铁联运货运量24万TEU,实现同比翻番,目前正积极补齐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这几则消息叠加,长三角北翼区域正在酝酿新的铁海联动运输格局逐渐浮出水面。由此可见,“要想富,先修路”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同样适用。而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路网建设,也已经展开。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两部门联合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届时,“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铁路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0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路通了,城市“朋友圈”的人流、物流交互才能更加密切。路通了,经济线才能更有活力。(【财经翻译官】 黄浩/文)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99 字。

转载请注明: 【财经翻译官】经济地理|一条路如何改变一座准万亿城市的经济格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