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原著对齐衡的笔墨不多,读完通篇,依稀只记得他有一副好皮囊,是京城最美貌的少年郎,记得他满是水泽含情脉脉看着六妹妹的眼神和被拒绝之后淡淡的落寞,除此之外却没有更多,在明兰结婚以后基本上销声匿迹。
那个身影渐行渐远,但是留给人的印象却是朦胧而诗情画意的,美好而隽永的。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但是剧集却对齐衡浓墨重彩,把原著简单的人物胚着力扩展,使之复杂却又形象,让人对他印象深刻而猜想重重。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从爱情到事业,齐衡表现出来的人生观和明兰选择所嫁之人顾廷烨有很大的不同。
不同之处有三。
第一,两人的行动力不同。
齐衡是一个很没有行动力的人,以致于一次次地错过了把明兰娶回家的机会。
至少错过了三次。
第一次,最初当他收到明兰的护膝知道她心意的时候,便向母亲提出要明媒正娶明兰,被母亲狠狠地拒绝了,谓之“不值当的女子”。
那个时代做子女的违逆父母是大不孝,父母的权威轻易动不得,但是事情并非没有希望,齐衡并非全然没有办法,正如他向明兰承诺的,他会向官家“申请”赐婚。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但问题是,这个念头只在他脑子里打转,却最终也没付诸行动,消磨岁月,磨到朝廷风起云涌之时只能望洋轻叹。
第二次,他被县主一家看中,高调地绑架了齐国公要挟他要迎娶县主为妻。
王爷一家权势熏天,得罪他们意味着自己的亲人都要遭殃,而明兰所处的盛家也可能会遭到迫害。
但是办法比困难多,顾廷烨给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去绑架县主,此计虽然不是十拿九稳,但却也是为了谋取自己的幸福赢得一线希望,而且关键是顾二愿意自己承担风险。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齐衡终究放弃了努力,甘愿做一只牵线的木偶,跟自己不喜欢的县主乖乖地入了洞房。
第三次,朝廷变了天,县主一家被消灭了,齐衡重新恢复单身狗的身份,谢谢老天爷这个时候明兰还待嫁闺中,而在政变中忍辱偷生大难不死的郡主母亲也卸掉了狗眼看人低的气焰,破天荒地不介意明兰的小门户小庶女出身,本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
但是齐衡不着急,他忍住了心中的激动,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关上门好好学习,等考到功名后才意气风发地去上门提亲。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可是早就萌发了爱意的顾廷烨已经捷足先登,齐衡还一如既往地六神无主,气愤地把顾骂了一顿之后回去大病一场。
正如顾所说的,没有人会巴巴地一直在原地等你,想娶明兰的人多了去了,他不行动别人却不会停下脚步啊。
在行动力上,顾廷烨与齐衡是截然相反的。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顾廷烨想去做的事一定不会犹豫,不管是世俗认可的还是摒弃的,他永远不退缩(当然,不代表他做的全都是对的)。
他养外室曼娘,任凭父亲如何毒打和责骂,任凭外人如何造谣中伤,他依然极力去维护她,所以说,曼娘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她是个安分的人,至少荣华富贵本少不了她。
他看中余大娘子拿好主意即刻上门提亲,由于自己的臭名昭著吃了闭门羹,却也不气馁,想方设法见了余家老爷子,投其所好当面说服了他,如果不是因为曼娘的破坏,他差点就成功了。
他跟随赵宗全,支持他成为皇帝也是表现出了敢作敢为,冷灶能烧得旺,关键还是这个烧火人勤劳的添柴加火。
他对明兰起了心意,就开始处心积虑,仔细盘算如何能把她娶到手,不但着力去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还腾出手去扫清所有情敌,双管齐下,而后得心应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东西人人想要,不付出代价和付之行动又如何能争取得到。
从这方面去说,顾廷烨的人生态度要比齐衡积极,做起事情来更有魄力。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第二,两人面对压迫时反抗的方式不同。
齐衡面对强权或者遭到压迫时,通常有三种反应,是梯度式的,第一步是哀求,第二步是以死相逼,第三步是妥协。
最明显的案例,同是因为私会异性被母亲棒打身边的仆人,如兰以个弱女子之躯尚且可以保住喜鹊的性命,齐衡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为被打死,除了苦苦哀求别无他法。
在他反复哀求母亲同意他迎娶明兰遭到拒绝之后,齐衡以绝食表示反抗;在面对县主逼婚之时,他唯一的办法也是把匕首架到脖子,以自己的生命去威逼,仿佛他的底牌只有那条命,别的一无所有。
但是挣扎了许久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之后,无论是哀求还是求死都是无用的,齐衡发现自己依然束手无策,这个时候只好放下尊严去妥协。
就连最简单的,到庙里拜个神,对跟县主生个儿子这事本来就不感冒,却被县主质问两句,乖乖地转身拜地求神,就景象就像不口渴的牛被人轻易地摁下去喝水。
归根到底,在面对困难、面对无法抗拒的权威时,齐衡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到了最后就选择逃避,或者从空间上逃离或者从心理上隔离。
而顾廷烨则有很大的不同,他惯用的是两种方式,一种直接对抗,一身都是胆的样子,毫无退缩;第二种是不直接对抗,迂回说服或者用计谋拿下。
比如开播之时,他在白家的谋杀阴谋中幸存,小小年纪便敢义愤填膺地闯入白家的灵堂,向白家的家族争取自己的权益,讨回公道。
比如要纳曼娘为妾这件事上,在误以为曼娘是个善良女子之时他本着对人家负责的态度,不管她出身低微,坚决要娶她进门做妾,他直面父亲的责骂、肉体惩罚和种种威胁完全没有逃避。
当经过自己的判断直接对抗不管用时,顾廷烨又会选择智取,所以说他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比如他在当大头兵的时候,预测到有贼人要来偷袭然后报告给上级,却因为对他人微言轻而不采信。
顾廷烨知道说什么人家也油盐不进,干脆懒得费口舌而是假传军令用计谋打了胜仗,把功劳全部贡献给那个昏庸无能的将军,既挽救了军队也救了自己。
在求娶明兰上,自知自己的不良名声在外,如果直接上门必受盛老太太的拒绝,弄不好道阻且长,为了一击即中,精心设下一个很大的局。
就连一件小事,因为齐衡处处与之针锋相对,顾廷烨心里郁闷得很所以上门找他问个明白,齐衡避而不见,齐国公也多次下逐客令,顾廷烨用耍无赖的方式最终还是见到了本尊。
而无论用哪种方式,他的宗旨都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不罢休,是个可靠之人。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第三,两人对名誉的看重程度不同。
齐衡出生于公府之家,家庭教育中对名誉的讲究给他的影响很深远,从郡主那句口头禅“为那不值当的女子”可以看出,他们一家子都非常爱惜羽毛,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骨子里认为他们是非常体面之人,而且这种体面是不容有丝毫的损害的。
所以齐衡在盛府丢失一个小小的手帕便要大张旗鼓地去找出来,怕的就是哪天在某女眷身上发现了会说不清楚,影响了自己的清誉。
也是因为对名誉的看重,齐衡容不得别人对他有不良的评价,所以他要别人看到自己的形象时刻保持完美无缺,所以他要把自己打造成正气凛然、正直忠义和坚定不移地支持正统的正人君子。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所以在朝廷上,他对顾廷烨的圆滑和邪气非常看不过眼。
也因为对这种名誉的看重,他以公府的出身还坚决要通过科举之路入仕,为的就是彰显自己的正派和优秀;他坚决要考中进士才去向明兰提亲,是因为内心需要用一个荣誉去弥补之前被政变者侮辱的名声受损。
齐衡对名声的看重导致了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连他自己最后也难以保存其身。
顾廷烨是没有名声可言的,一出场就“烂人”一个。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整个京城无人不晓他的浪荡轻浮,年少时终日留恋勾栏酒肆,寻花问柳,寻事斗殴,几乎别人能联想到的坏事都加到他身上。
后来虽然有人为他洗白了,说那些烂事基本上都是那些堂弟做的而记账到他头上来,但是未娶妻先养外室却是实锤。
这么“烂”的一个人,在上余家提亲时直接把余老太太给吓吐血了,顾廷烨倒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现身用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余家老爷子,还得到老人家的喜爱,同意了把孙女许配给他。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说到底,顾廷烨“烂”的只是名声,内里却有锦绣,只有真正接触他的人才会了解。
顾廷烨的“烂”名声一方面是小秦氏和顾家家族的卖力吆喝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无所谓的态度。
比如第一场马球会,他就毫无忌讳地把青楼女子带在身边,在别人耻笑他放荡形骸的目光中,实际上他什么也没做,权当红颜知己而已。
新婚之夜时,明兰肚子饿得咕咕叫,顾廷烨二话不说换上衣服到京城最高档的那家餐馆给新娘打包美食,全然不顾别人的眼光。
顾廷烨不注重名声,只注重生活真正的实惠,注重内心真正的感受。
可见,齐衡和顾廷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如果嫁给齐衡可能会过得非常的压抑,所托非人;嫁给顾廷烨则要面对很多风浪,但是他始终与之同心同德,携手而行,让生活充满滋味。
人说女子嫁人,是第二次出生,嫁得好与不好关系到大半辈子的安宁与幸福,荣华富贵未必人人可求,但是实惠、可靠却是能够求得的。
要想坦荡为人,就要清除心中的魔障,时时打掉意识中的妄念,尽可能避开世间外部的世事纷扰,平心静气,平视正直地生活在人世间,不因贪图而倾斜,不因好恶而晃动,不因喜乐而忘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77 字。

转载请注明: 《知否》:明兰为什么嫁顾廷烨而不嫁齐衡?有三大理由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