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心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似乎人民解放军就成了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一群人,他们用铮铮铁骨,守卫着祖国疆土,以及在这片疆土上生活着的普通人。
这一群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或贫穷或富有,他们有的不识字有的智慧渊博,但是无论他们多少不同,相同的是那一颗热血涌流的心脏,他们信仰祖国,信仰真善美,他们用尽一生都是为了让人民幸福,祖国安康,即使为此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刘英俊,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他是一位年仅21岁的烈士,他虽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但他却是为了人民而牺牲的,所以他值得尊敬,也值得纪念。
我们总说烈士可敬,那么,被烈士救下的人又会因此有什么改变呢,他们的人生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发生转变,当年刘英俊牺牲生命救下的六个孩子,他们如今怎么样了呢?
刘英俊出生于1945年的吉林长春,1966年因为惊马救儿童而壮烈牺牲,牺牲时才21岁。那天,刘英俊和战友驾着三辆炮车出去训练,因为突然有汽车鸣笛,惊吓了拉炮车的马匹,马匹失控,冲向人群,人群的中央正好有六个孩子。
或许是因为意外来的太突然,这六个孩子呆愣愣的站着,眼看马匹就要撞上这六个孩子,刘英俊眼疾手快的把缰绳缠在自己手臂上,用力一拉,使得马匹双腿抬升,最终六个孩子躲过了一劫,而刘英俊却被倒下的炮车压在下面,不幸牺牲。
这六个被刘英俊救下的孩子分别叫做赵继、赵英、赵俊、曹文和、刘继英以及王照国,他们的本名本不是这个,但是为了纪念恩人刘英俊,他们改了姓名,希望以此来纪念他,那么,这六个被英雄相救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他们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
赵继、赵英、赵俊是三兄弟,大哥赵继一直上到高中,毕业以后在家乡的钢厂上班,一直本本分分的工作,但是就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因为突发脑溢血过世了。
和他一起上班的工友都说赵继是一个十分老实本分的人,平时休息的时候最常做的事就是去给刘英俊扫墓,由此可见,救命之恩一直深藏在赵继心中,或许也是因为救命恩人的榜样,才让他成为了一个普通但善良的老实人吧。
老二赵英和王照国经历相似,两人本来也都是本本分分的工人,但都是因为一些事故和人发生争执,最终砍伤了人,被关进劳教所改造了两年。
或许因为两人觉得自己愧对于刘英俊的以身相救之情,所以二人出狱之后生活十分低调,但是经常一个人去刘英俊的墓前祭拜,由此看来,尽管二人没能像自己的英雄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但是在他们二人心中,刘英俊对他们的救命之恩也是终身难忘的。
老三赵俊是当时被救的六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当时他只有五岁,成年之后的赵俊和哥哥们一样,成了一位普通工人。
后来下岗之后,他也从事过各个行业,到无论是周围邻居还是身边的同事都对他评价颇高,原因是因为他做人十分厚道,经常帮助别人,或许刘英俊用生命救了他,他便替自己的救命恩人来帮助他人。
如果说赵家三兄弟和王照国对刘英俊十分感恩,那么剩下两个孩子就是将刘英俊看作了榜样,曹文和成年之后毅然决然来到了刘英俊生前所在的部队服役,或许他是想更靠近自己的恩人一点,或许他也想成为像恩人一样的英雄。
而六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刘继英,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继承了刘英俊生前保家卫国的志向,参军做了一名医护兵,在退伍之后成了一名白衣天使。退役以后的曹文和和刘继英经常参加很多志愿者活动,他们的生命是刘英俊给予的,所以哪怕用尽一生,他们也会承其遗址志,但行好事。
在曹文和和刘继英心中,刘英俊不仅仅是救命恩人,更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他们在幼童时期,亲眼看见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这让他们下定决心成为像恩人一样的人。
好的榜样远比任何知识都能教化人,他们二人用自己的未来向牺牲的刘英俊告白,我们会终其一生,救死扶伤,保家卫民。或许,这也是牺牲的刘英俊最想看到的场景。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人生顺畅,是因为有人替你铺平大道,你看世界灿烂如斯,是因为身后有人遮风挡雨,从出生到死亡,有太多的人在替我们承受风雨和磨砺。
有人问,爱国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是因为国家给了我们归属,人民解放军给了我们安宁,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未来,前人不畏生死,奋勇向前,不过是为了后人能够幸福顺遂,万事胜意。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也不能冲锋陷阵,但是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我们可以帮助人生路上遇到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心怀善意,我们可以在下雨天和没有伞的人共撑一把伞,也可以给路边的流浪汉一个热腾腾的包子,我们能做的很少,我们能做的也很多。
刘英俊牺牲了,但是曹文和和刘继英加入了,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的刘英俊,所以也会有很多很多的曹文和和刘继英,他们一个又一个影响着身边的人和事,哪怕终有一天他们离开了,消失了,他们的精神也在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而这,就是薪火相承,生生不息。
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一群这样的人在保护着这片土地,他们如此光芒万丈,又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古语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