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间,贪污公款42次,总额达2000余万元。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该区北安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原正科级负责人王风昭贪腐案,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万元。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原正科级负责人王风昭贪腐案开庭审理,即墨区组织各镇街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及区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130余人,以远程同步观看直播的方式旁听庭审实况,“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即墨区纪委监委供图)
虚开发票、伪造签字
5年间贪污公款42次
“世间没有后悔药,自己做的事、犯的罪,就要付出代价。在办案人员的帮助下,我才清醒过来,认识到自己过去是多么愚蠢、可悲,竟然置纪律法律于不顾。”2019年11月22日,被即墨区纪委监委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后,王风昭悔之已晚。
经查,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王风昭利用担任北安街道办事处财政所负责人的职务便利,通过虚开发票、伪造时任办事处主任签字、从个人银行账户走账及直接从财政所公户提取现金等方式,贪污公款共计2000余万元,用于包养情妇、购买股票和理财产品、进行期货交易及日常挥霍等。
在这5年间,他共计贪污公款42次。从起初的小心试探,到后来的放肆妄为,梳理这份冗长的“账单”,可以窥见王风昭的心态转变——
初任财政所负责人前三年,他并未染指公款。2012年,他分3次贪污71万余元。2013年则“按兵不动”,选择观望。因为一时没出问题,他的胆子渐渐大起来。2014年共“出手”12次,贪污总金额也升至535万余元。当年4月到9月,他每个月都有“进项”,其中6月更是达到了150万元。2015年再次偃旗息鼓,之后他再无忌惮,2016年分10次贪污583万余元,2017年分17次贪污近880万元。在这42笔款项中,最少的一笔为1.749万元,最多的一笔达160.17万元。
这一心态转变的过程在王风昭的忏悔中也得到了印证。据他回忆,“2012年8月将26万余元公款占为己有,是我第一笔贪污。当时心情很复杂,既害怕又担忧,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惶恐中度过,可过了些日子没有被发现,我就铤而走险,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
一边挪用公款炒股、办企业
一边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利益
食髓知味。那时的王风昭,又怎会想到不过短短5年,自己就完全堕落成了另一个人。“不单单是贪污公款数目巨大,他还挪用公款炒股、买基金、经商办企业,接受他人的吃请、礼品礼金。”办案人员介绍,“就像他自己评价的那样,‘利令智昏、几近疯狂’。”
王风昭利用职务便利,分别于2013年6月、2015年3月挪用公款共计近250万元,用于公司注册登记验资、购买理财产品等营利活动。整箱茅台酒、儿子结婚“表表心意”的礼金、高档跑步机……来自管理服务对象的“心意”王风昭照单全收、来者不拒。
王风昭不仅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还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利益,将党纪法规抛诸脑后。2012年4月,他在即墨区某村镇银行开设街道办事处对公账户,帮助在该银行工作的儿子完成揽储任务、提高绩效工资。
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
虚构支出一再涉险过关
42次伸手为何得逞?究竟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蚂蚁搬家式”腐败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反思。
王风昭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财政系统工作,长辈们觉得他端起了“铁饭碗”。王风昭自己也认为找到了用武之地。调到北安街道办事处后,他一干就是30多年,从一个记账员起步,升至经管中心主任、财政所长。“一路走来,风生水起、荣誉满满。一开始,自己十分努力,生怕工作上有闪失,可不知不觉就开始飘飘然,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王风昭回忆道。
值得一提的是,寄望于炒股暴富也是王风昭觊觎公款的重要原因。2014年,股市形势大好,王风昭为谋求更大收益挪用公款。令他没想到的是,股市后来急转直下,挪用的公款被套牢。他只得“拆东墙补西墙”,找人开了许多发票,谎称办事处用款报销,补起了窟窿。
回顾那些荒唐过往,作为一名犯过错误的“老财务”,王风昭对单位领导、审计部门、财务管理制度分别提出了若干管理建议。比如,对单位领导,建议“与银行建立大额资金进出报告制度”“建立人员轮岗制度”;对审计部门,建议“对报销单据的审核,要比对签字人的真伪,防止冒领”;对财务管理制度,建议“财务人员要留有签字人员的字模,以备工作人员比对”。
切断“蚂蚁搬家式”腐败的“蚁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原站长莫神鉴5年内收受房地产开发商、施工方送的钱款91次共24.04万元,最少一笔三四百元;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原局长梁龙卫7年受贿860余笔,平均每3天一笔;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办事处原副主任韩鹏4年内贪污骗取公款等合计28次,平均每次1.85万元;利用惠民资金过手的便利,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财政所原副所长陈刚,悄悄把“黑手”伸向涉及2万多农户的补贴资金,不过一年多时间,中饱私囊的资金却多达77万元,其6万多次的频次和最小一笔涉案款仅0.27元的贪得无厌令人咂舌……
近年来,被捉到的“蚁贪”不在少数。其腐败特点是小额多次、长期持续,多发于基层、不易为人察觉。往往因微末线索显露端倪,待到办案人员沿着线头一路追踪,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令人惊讶。
“‘蚂蚁搬家式’腐败,乍看不显眼,但实际危害大,不可小觑。”湖南工商大学教授、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邓联繁指出,首先,“蚂蚁”多数在权力末梢,在群众身边,“蚂蚁搬家式”腐败往往表现为雁过拔毛、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贪污截留等,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啃食群众获得感。其次,群众往往根据身边的党员干部来评价党和政府,“蚂蚁搬家式”腐败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再次,“蚂蚁搬家式”腐败积少成多,导致“小官巨腐”等问题,而且,因其量大面广、持续时间长,极易污染基层政治生态,加剧腐败亚文化的滋生蔓延。
“蚂蚁搬家式”腐败,一面是人性,一面是制度。“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个别干部因为精神缺钙了、思想蜕变了、行为脱轨了,才会贪污受贿。人性难以改变,但不妨碍外部治理。对干部的有效管理,就是要及时发现他的某些不道德乃至违法行为,通过督促提醒,让其悬崖勒马,避免“蚂蚁”衍变成“老鼠”“大象”。
当然,关键还是制度的有效性。“蚂蚁搬家式”腐败案中,故事有多离奇,漏洞就有多夸张。区区一个街道办财政所,科级负责人,5年时间贪污公款数十次、金额超过2000万元,简直是天方夜谭。要是其中的短板不补,抓了王凤昭,恐怕还会出现张凤昭、陈凤昭。要说制度本身,相较于过去,已有极大改观,可为什么还禁不住“蚂蚁”频扰?关键是人的能性动与制度刚性不相匹配,换言之就是,很多时候只见制度不见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少数”盯得不够紧、管得不够严,助长了“蚂蚁”的侥幸心理和违法犯罪的胆量。
“蚂蚁搬家式”腐败昭示,小权力也有大风险,关键看放在什么位置,不能因权小而忽略。“抓早抓小”的“小”,不仅指小问题,也应包括小权力。
责编 | 高羽 孔维薇
资料整合 | 孔维薇
摘编自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