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光储电站安全研讨会在华为坂田基地隆重召开,来自30多家行业机构、标准组织和电站投资商的专家、资深技术人员等汇聚一堂,围绕光伏、储能系统的安全设计及标准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共商光储电站系统安全。
针对光伏电站安全方面
黄河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主管宦兴胜在《光伏电站安全相关问题案例与分享》中表示,“根据我们十年的运维经验,可以看到光伏电站随着组件和逆变器功率的提升,光伏电站草势生长好,发生设备起火等安全事件的数量急剧增多,电站安全隐患大;例如目前逆变器在直流侧故障和内部短路保护上不够完善,故障发生时无法主动分断,威胁电站和运维人员的安全。因此,面向行业呼吁光伏系统各级保护需要结合实际系统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提升产品系统设计和故障防护能力,减少现场安全风险。”
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专家万松结合华为在光伏电站安全提升的思考和实践分析认为,针对威胁电站安全的最大隐患——直流侧故障,华为提出行业首创的智能组串分断功能;在组串输入反接、组串反灌和BUS短路等三种主要场景下提供全面防护,提升系统直流侧安全。此外,万松结合电站的应用场景介绍了电站级AFCI设计、交流侧低压部件零飞弧设计、逆变器拓扑设计优化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电站安全性,提供系统端到端的安全保护。
TÜV南德高级项目工程师祝洪波结合《直流分断标准及测试分析》,对IEC 60947-2标准进行解读,从分断电流、延时、次数等角度综合评估智能组串分断功能的标准遵从性,并给出“华为逆变器智能组串分断功能满足IEC 60947-2标准要求”的结论。
在研讨会现在,上海电科所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史贵风,就低压元器件和成套设备的标准和测试验证方法,结合具体案例给出了如何从设计和测试评估保证光伏电气系统可靠安全的建议。
而针对当前行业直流电气标准现状,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解决方案总监王婷重点介绍了《智能组串分断评价技术规范》(CGC/GF 092:2021),鉴衡基于该技术规范,对华为SUN2000-196KTL-H3型号逆变器智能组串分断功能进行了实验室、电站现场实测:当反接/反灌电流达30A以上时保护时间小于250ms,保护精度和时间均大幅优于现有光伏直流熔断器;当分断电流在20A~30A之间,采用反时限策略,最快实现250ms保护;当逆变器内部发生短路,现场实测保护时间16ms。经综合评估一致认为“华为智能组串分断功能满足IEC62548标准要求,分断等级达到I级标准”。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对华为提出的解决方案给与高度评价认为,当前行业标准往往落后于产业技术发展,标准应该服务于产业,不应成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的桎梏。电站的安全问题在单一环节很难突破,行业亟需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从整个系统角度考虑并提出变革性的措施。安全设计上我们应当坚持“应用主导,问题导向”的原则,遵从安全防控规律,精细化评估电站安全风险,利用智能化的手段提升电站安全水平。
储能电站系统安全方面
在储能电站安全研讨中,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院长俞辉表示:储能行业当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安全、成本、智能化等方面,电力储能安全与能源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俞院长还分享了典型的储能电站故障案例分析,对储能行业安全风险管控提出了展望,对华为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从电芯级到系统级整体安全的方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黄河水电公司安全质量部主管李平学分享了故障案例及安全风险分析,他强调:“储能系统的设计要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考虑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安全运维管理,以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呼吁行业提供完备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设备叠加,要全面系统性考虑,给运营单位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设备,保证储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华为智能光伏储能解决方案专家刘石川系统介绍了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将储能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用电力电子的可控性解决锂电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并进一步论述了华为在储能安全方面的“四重安全”理念,智能组串式储能方案可以实现“电芯级-电池包级-电池簇级-系统级”全方位防护,从故障提前预警到主动隔离,再到系统级一键停机,把隐患掐灭在摇篮里。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当前储能的安全技术和标准方面,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方案中对电池精细化管理,主动加被动安全防护理念。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介绍认为,储能安全标准当前更多聚焦在储能本体及其辅助设施电化学安全风险,未来要结合光伏电站实践中经验教训,加强关注储能电气安全的风险。
华为智能光伏业务副总裁、商用电站业务总经理张先淼表示,“安全,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电站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不能只是把逆变器等设备做大、做便宜,我们要有底限思维,无论是部件还是系统,都要坚持把安全放在产品设计首位,同时我们要坚持创新的精神,随着产业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面对问题我们要勇敢的提出解决方法;最后,要推动行业安全的进步需要全产业链的合作来实现,只有产业协同创新、共同去推动和落实,才能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