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不再扎堆一线城市,对中小企业接受度显著提升

00后不再扎堆一线城市,对中小企业接受度显著提升

00后们就业更看重什么?

近日,某机构研究院发布《00后群体就业选择偏好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00后对二三线城市的接纳度明显提升,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同时,格外关注工作带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与兴趣的匹配,对金钱回报的重视度有所下滑,较少关注专业对口工作和长期职业规划,求职方面相对灵活和佛系。

不再扎堆一线城市

看重环境宜居但不“躺平”

《报告》显示,00后对二三线工作城市的青睐明显上涨,相比90后和85后,00后对二三线城市的偏好比例分别提升8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00后对一线城市的偏好比例分别下降6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

“在工作地选择上,00后更加追求平衡工作与生活,对规范友好的工作氛围、城市环境宜居度要求更高,相应也更加偏好二三线城市。”专家在《报告》指出。其中,22.7%的00后倾向工作地“生活氛围好、环境宜居”,比85后高出8个百分点。

重视生活环境,并不意味着00后是“躺平一族”。

《报告》显示,46.8%的00后会优先选择“工作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城市,这一比例与85后、90后差别不大,也是首选“城市宜居度”00后的2倍多。同时,00后表现出更高的闯劲和独立性,仅有21.9%的00后首选“离家人或朋友近”的工作城市,比85后和90后分别低17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

对金钱回报关注度下滑

倾向职业和兴趣匹配

在大部分打工者眼中,工作不仅是获取收入的谋生工具,也是实现职业价值的载体。boss直聘研究团队发现,在择业中,00后颇有个性,高度关注个人成长和兴趣匹配,对金钱回报的重视程度较90后、85后下滑。

《报告》显示,在00后最看重的职业价值排名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薪酬福利(73.5%)、人际关系(68.0%)、个人成长(67.9%),四五名则为工作生活平衡(57.2%),以及兴趣爱好(45.8%)。00后依然看重收入程度,但关注度比90后、85后下降约7个百分点。

在具体薪酬福利上,不同代际人群对钱多(工资/奖金/保障高)、事少(假期多、加班少)、离家近(通勤短)的关注度也有差异。

团队发现,00后对工资和奖金的重视度低于非00后,对保险与公积金等就业保障关注度也不高,甚至低于平均值22个百分点。

相应来说,00后更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假期充足度、加班程度、通勤距离都格外关注,其中00后对“事少”、“离家近”的关注度,分别比85后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约4个百分点。

研究团队也注意到,职业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匹配度,成为00后择业的重要方向标,超过50%的00后希望职业与兴趣相符,比较尊重自身特点和需求,而有相似想法的85后仅占30%。

七成00后肯与中小企业沟通

求职选择灵活度高

此外,该研究院从平台数据观察到,00后的求职心态更为开放,不再纯粹考量雇主名气,对中小企业的接受度有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与500人以下规模中小企业有实质性沟通或面试的人群中,00后占比约71%,比90后和85后高5到7个百分点。

与100人及以下小微企业有实质性沟通的人群中,00后占比超过46%,较90后和85后高6到8个百分点,也是所有代际人群中占比最高的。

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这种现象也许与00后处于职业生涯早期,求职大企业竞争力不足有关。但问卷调研发现,00后确实对中小企业的接纳度相对高,69%的00后没有将“单位名气大、口碑好”列为主要入职考虑因素。

与不拘泥于雇主规模类似,在工作方向上,00后的求职心态也更为开放和多元,他们愿意尝试副业,也不排斥灵活就业。

调研显示,过半00后倾向关注企事业单位、创业、自由职业、读书深造等多个求职方向,尤其00后应届生存在多个求职意向。

职场新人眼中的10大重要基本工作能力

求职市场竞争激烈。学历、专业或许是某些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求职者自身具备的工作能力也是打动面试官的关键。这既包括符合岗位需求的“硬技能”,也包括关乎能否取得更好职场发展的“软技能”。

在工作能力培养方面,今天的大学教育是否为毕业生提供了足够支持?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眼中,哪些基本工作能力最重要?在工作五年的职场老人看来,哪些通用能力工作中需求度更高?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有关毕业生能力分析回答了以上问题。

逻辑思维、设计思维能力

五年间重要度提升明显

通过具体分析本科毕业生对各项基本工作能力的重要度和满足度的评价,我们列出了职场新人眼中较重要的10项能力。

数据显示,2020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动手能力中的电脑编程能力(75%),应用分析能力中的设计思维(71%)、疑难排解能力(70%),管理能力中的谈判技能能力(71%)、解决复杂问题能力(69%)、时间管理能力(69%),理解交流能力中的积极聆听(69%)、积极学习(69%)、学习方法能力(69%),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中的逻辑思维能力(69%)的重要度均较高。

若进一步对比近五年各项基本工作能力重要度变化还可以发现,本科毕业生认为逻辑思维能力(2020届:69%,2016届:59%)和设计思维能力(2020届:71%,2016届:67%)的重要度提升明显,五年间分别提升10个、4个百分点。建议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相关能力的训练。

传统产业升级,

专业人才疑难排解、电脑编程能力培养待加强

在基本工作能力的满足度方面,2020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10项能力中,疑难排解、设计思维、电脑编程能力的满足度均相对偏低,分别为83%、81%、75%。

结合就业岗位来看,疑难排解能力在电力/能源、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机械/仪器仪表等技术类岗位的重要度较高,疑难排解、电脑编程能力在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计算机与数据处理岗位的重要度均较高,但这些能力的满足度均相对较低。

服务于这些领域的专业如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计算机类、仪器类专业,此类能力的满足度均相对较低。伴随传统产业终端化、智能化、精细化的优化升级,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这也给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

职场中长期发展需关注

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研究中不仅关注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对工作能力掌握和满足程度的反馈,同时从职场中长期发展来看,还关注了毕业生认为哪些通用能力在工作中需求度更高。

麦可思基于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反馈研究发现,信息搜索与处理、终身学习能力在工作岗位中的需求程度最高,但终身学习能力满足工作的比例仍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2015届本科毕业生认为信息搜索与处理、终身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需求度(均为73%)最高,但终身学习能力满足工作的比例(86%)低于其他工作能力。

研究认为,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持续学习能力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较高。高校在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外,也需关注持续学习等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效果。

年轻人职场压力待解

年轻人不堪职场压力的报道并不鲜见,奔溃大哭,或者身患抑郁,甚至轻生。现实中一些职场中“996”的工作制,工作群时时刻刻的微信轰炸,逢年过节还要随时待命的节奏等,的确让不少职场人心力交瘁,处于心累远远大于身体疲惫的状态。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职场高压状态下,崩溃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敏感群体

全球新冠疫情仍未缓解,对经济生活等影响仍在进行中。由于就业岗位减少、求职难度增加、收入减少等,职场人如今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陡增。

某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中国职场压力报告2020》称,2020年职场人平均压力值6.9,达到近两年的巅峰,较2019年的5.7分有明显的升高。这其中年轻人的压力尤为突出。

与2019年的调查结果相反,30岁之前的年轻职场人,压力指数平均为7.3,远高于其他人群,成了职场压力的敏感群体。“95后”、“90后”职场新人们在疫情的打击下,抗风险能力表现得较为脆弱。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就不慌”,从某种程度来说,抗风险能力和存款多少有关,但当代年轻人很少再遵循父辈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及时行乐的新型消费观让不少年轻人存不下钱。当生存受到考验,压力也就随之而来。

心理来源

据《中国职场流动趋势年度报告2021》,57%的职场人认为在2020年自己更加焦虑。在导致焦虑的因素中,71.5%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是最令他们头痛的,其次是积蓄,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仅排第三(36.7%)。

虽然工作是共同的压力点,但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场人,压力来源有所不同。年轻职场人的焦虑不是来源于考核指标、领导的施压,更多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的不满意。他们不确定目前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现在的工作。

不少年轻人在职场有自我否定倾向。自我否定者的逻辑是做事情遇到挫折后,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最后否定自己的能力。很多职场新人初入职场,都会有一个角色的转变,从大学生变成社会人。

职场不像学校,这里有前辈的教育、领导的批评、同辈的竞争,经常会给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当头棒喝。

有的年轻人把自我否定当作对自我的激励,知耻而后勇,努力做到让自己、让领导满意的样子。但有的人会把这种否定内化变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固步自封;他们不能承认自己优秀。看起来是谦虚,但事实上这是他们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即使工作中有了成绩,这些年轻人也更多归因于外界因素,比如“运气好”、“这是自己的工作,做好是应该的”等,最后形成了一种负面评价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自我否定也可以是一种自我保护,“如果没有人对我有希望,不对我有期待,我就不会犯错误,也不会有人批评我”。

这样的自我保护固然可以让自己的心理不受伤害,但也无法获得职业满足。当年轻的职场人无法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成就感,不论自己取得多少成绩,也无法从内心肯定自己和认同自己的时候,职场焦虑自然如影随形。

调节方式

在面对焦虑和压力的时候,很多年轻职场人选择逃避,尝试更换工作。似乎换个工作,就能换个心情。但这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应该积极面对职场压力,从自身出发,缓解焦虑。

如何调节职场压力?

一,要认识到焦虑是常态。职场焦虑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有。

不能看到职场焦虑会导致抑郁,造成不好的结果,就否定其存在的意义。适当的职场焦虑是有动力倾向的,能促进职场人更快融入到职场节奏。

所以,要接纳焦虑的存在,一味关注自身,担心焦虑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反而会引起更强烈的焦虑,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通过对周围人行为的观察,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形成的稳定的、对自己的个性品质的评价。自我评价具有社会功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我们喜欢跟夸奖自己的人在一起,疏远批评、给我们差评的人。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自我反思,努力进行自我改造,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被他人左右,自我封闭。

要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价,首先需要熟悉自己的特质,比如自己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性格爱好、智力水平、职业经验等。发现自己的优点,确定奋斗的目标。

三,不要否定自己,抓紧行动。

很多职场人总是觉得自己忙忙碌碌,却始终一事无成。我们总打算着给自己的生活设计出一套完美的计划,万事俱备之后就可以按照计划一步步走到人生的巅峰。但很多人始终在设计计划那里打转,终究到不了万事俱备那一天。

职场中,每时每刻都是开始,活在当下才最重要。犯错不可怕,只有不断尝试,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才能找到对的路。不要惧怕别人的批评,没有人是不经历挫折就能成功的。只要你能够动起来,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小步快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能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成就感会成为内驱力,会帮助我们走出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

四,学会放松。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学会放松才能让自己积蓄更大的力量。

放松就是把自己身上的担子放一放,心里的委屈掏一掏,脑子的神经松一松。让自己睡个懒觉,手机关机,闹钟关掉,睡到自然醒。找几个知心的朋友出来喝几杯,嘻嘻哈哈、絮絮叨叨,不行就大哭一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一本心仪的书、看电影、运动、旅游,放空自己,放松自己。多留些时间给家人,多留些时间给自己。

总之,职场压力每个人都有,要积极面对,并在职场中锻炼自己乐观的心态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加油吧!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931 字。

转载请注明: 00后不再扎堆一线城市,对中小企业接受度显著提升 - 楠木轩